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最强终极兵王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大明崇祯,开局释放魏忠贤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大夏第一宠妃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03章 辽东各方因势而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辽水大营的中军大帐之中,杨集正站在透亮的门口,观看木架上的辽东地图。

辽东这段时间变化太快,在杨集原来的计划之中,粟末靺鞨的作用是辅助,从辽水平原牵制高句丽军,以减缓隋军冰雪融化之前的压力,就算是打,也是等大隋和高句丽达成默契以后,不料双方竟然打了起来。

从实力对比上说,粟末靺鞨没资格和高句丽比,可是突地稽愣是打了一个开门红,趁着渊太祚北上之际,于后世的长春地区打赢了一场大胜。然而渊太祚稳打稳拿以后,粟末靺鞨变成了一面倒的溃败,被对方杀到了北夫余城下。

在杨集看来,突地稽是一员不错的统帅、酋长,但终究‘国力’不足人、纵深也不如人,当高句丽甲骑大举出动,便败了。

这一败,粟末靺鞨所控制的地盘大乱,渊太祚趁势接收地盘之余,同时兵临城下,导致突地稽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去召集伯咄靺鞨、安车骨靺鞨、南室韦等盟友。

高句丽这一连串动作,根本没有给突地稽太多反应时间,单纯从战争的角度上说,杨集认为高句丽此战打的十分漂亮。如今的突地稽败局已定,他的盟友一是准备不足,二是出于自保起见,只怕是不会支持他了。

以异族的复秉性来说,他若不退,粟末靺鞨另外七部恐怕也不会和他奋战到底了。在杨集看来,突地稽最好的出路就是在高句丽合围之势未成之时,退回老营,否则,粟末靺鞨必亡。

“大王!”这时,郝瑗、李大亮、宗罗睺、朱粲、沈法兴、达奚景、段德操、皇甫无逸、杨元弘和凉二代们鱼贯而入。

杨集看了众人一眼,摆摆手道:“大家都坐吧!”

郝瑗见杨集愁眉不展,便问道:“大王可是为辽东战局而烦恼?”

杨集苦笑道:“烦恼的事情可多了。岂止是战局啊!”

郝瑗暗自一笑,自家大王总爱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才是王道”,但是当事情一来,他比任何人都积极、比任何人都卖命,辽东之战本与大隋无关,可他这几天不自觉的带入了军事统帅的角色之中,比起坐镇辽州东山县的幽州总管李子雄,还要着急几倍。

郝瑗走到杨集身边,抬眼看了看地图,向杨集说道:“大王,就算突地稽退守老营,但渊太祚定不会给予突地稽卷土重来的机会。若是突地稽亡了,高句丽在辽东的声望必然大涨,而黑水靺鞨联盟本就臣服于高句丽,我们要是放任不管,只怕粟末联盟里的伯咄、安车骨、拂涅等部也会投降高句丽。届时,必然对我大隋幽州造成巨大的威胁。”

杨集默然点头,黑水靺鞨诸部被处于鼎盛时期的高句丽征服,被迫臣附于高句丽,在隋朝与高句丽的多次战争之中,他们都是作为高句丽的仆从军参战。

处于南方的粟末靺鞨文明程度较高、对隋朝的实力也比黑末靺鞨了解,他们不愿屈服于高句丽、参与到两强之战中,故而长期遭到高句丽、黑水靺鞨、契丹攻伐。

要是粟末靺鞨亡了,那么高句丽军北上之路就会彻底贯通,占领靺鞨诸部所占据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而那两个平原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牧业体系,东汉末年至隋,中原军阀混战,许多辽东人到那里避难。他们带去的铁农具,又推进了农业的发展。

而高句丽是中原大战的最大获益者,他们得到了大量的避难人口、大量先进的农工技术,若是他们占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定然大力开发,使之成为重要的产粮基地。

史上的高句丽就是因为突地稽南迁,就是这么轻松占领两大平原的,在杨广远征高句丽的时候,黑水靺鞨就出了将近十万人的大军助战,而到了李世民远征时,黑水靺鞨则出了近二十大军。由此也可见,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即便是在这个落后的时代里,仍然拥有巨大的潜力。

要是任由高句丽将之占领,那还得了?

“段司马,新兵募集得如何了?”高句丽大军压境,杨集自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他这些日子也让段德操令各县丞从新民之中募集青壮,准备将之打造成府兵。

“赤峰、朝阳、黄龙、大安四县百姓皆是刚刚搬迁至此的新民,他们现在家没有、田地也没有,人心惶惶的,青壮们哪能放心家人啊?”段德操拱了拱手,苦笑道:“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在全州募兵,也只招募到四千余人,而且还是未经训练的普通百姓,他们怕是难以担负起作战任务。”

“四千?够了!他们虽然不能作战,可是用来守城的话,自然是不成问题的。”杨集点了点头,向段德操说道:“我欲率左卫将士北上大安县,前去接管冀州军,设法和突地稽取得联系。你则率领幽州军守卫黄龙县,训练新兵,同时充当我和李总管沟通的桥梁。如果打起来,我会第一时间向你下达作战指令。”

冀州军目前由冀州大总管府的司马刘权统领,刘权文武双全,兼通军下,曾任甘州刺史,这也是杨集的老部下。

刘权在凉州的时候,是个坚定的改革派,入京后却当起了卫尉少卿,整天无所事事、异常苦闷;于是在杨广把杨纶调为冀州大总管之时,杨集把他推荐去了冀州。

本来,杨纶和刘权的主要使命是训练新军、把凉州的成功新政在冀州推广,可是他们上任不久,契丹军南侵营州了,所以两人又急冲冲的率军北上。

在与契丹军作战之时,冀州军、幽州军是隋朝这一方的主力军,但由于冀州军是一支全新的军队,他们在精锐、配合作战等方面都不如幽州军,所以在战斗折了两千多人;战后,杨纶回了冀州,而这支军队他们的驻地是大安县的大安城,主要是防备南夫余城的高句丽军。

这支军队加上左卫将士、王府亲兵,足有两万三四千人左右,要是跟高句丽军发生冲突,至少可以从大安县抽出一万五千名士兵充当机动兵力。

“大王,如果和高句丽起了冲突……”段德操犹豫半晌,说道:“我大隋好像是师出无名吧?”

“什么叫师出无名?”杨集冷哼一声,说道:“粟末靺鞨快要死了,如果突地稽在‘临死’前把粟末靺鞨献给我大隋,那么粟末靺鞨的每寸土地都是我大隋的。高句丽擅自进入我大隋国土、悍然袭杀我大隋百姓,实乃是大不赦之罪,我作为幽州最高军事长官,自然要起兵讨之!”

众人:“……”

这理由好生霸道,但却让人无言以对。

默然半晌,辽州长史皇甫无逸向杨集拱手道:“大王理由充分、合情合理,但是大军的粮草如何解决呢?”

“以战养战、就地解决!”杨集说道。

“但是大王,据卑职所知,粟末靺鞨很穷,恐怕我军士兵,所以粮草还得靠自己。此外,辽州新四县有十二万户、五六十万百姓,一旦大战爆了,他们也要入城避战,由官府供养。到时候,粮食若是供应不上,又该怎么办?”皇甫无逸看着杨集,续道:“如果只是小规模冲突也就罢了,若是爆发全面大战,高句丽军一定会杀入辽州,断我粮道,光靠现在的粮食,怕是无法供养军民食用。”

杨集闻言,久久无语。他知道皇甫无逸不是在这里泼冷水,而是提到了实实在在的关键问题。

对此,他也有点傻眼。

他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全部是在敌境搞破坏,根本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哪怕步迦可汗南侵凉州那一仗,也是阴世师、张须陀他们主防御,至于战前的粮草物资准备工作,全都与他杨集无关。

当然了,他也能从幽州、玄州、平州、营州、檀州运粮入境,但朝廷答应的粮草因为道路被冰封的缘故,都被卡在中途了,若非如此,他们哪有什么粮食之忧?

皇甫无逸见杨集不说话了,于是建议道:“大王,现在大雪封路,道路极是不便,不如等到春天再出兵,大王以为如何?”

“眼下的辽东战局严峻,如果等到道路畅通再行军,粟末靺鞨早已是高句丽的了。到时候,有再多的粮食也没用!”杨集冷冷的注视着皇甫无逸,说道:“凉州的冬天比幽州更冷、道路条件更不好,可是凉州军民依旧能够在吐谷浑雪域高原作战,为何幽州军民就不行?”

“我只管打仗,至于粮草,是你们辽州官员和各州官员之间的事,我不管,我只要你们给我足够的粮食,哪个州的官员胆敢误了时间,我砍了他。”杨集无计可施,索性耍赖了起来。

“……”众人闻言,顿时面面相觑。

“大王!当初远征高句丽时,敌我双方都准备,我军将士因为粮食药物运输困难而失利;而高句丽却用修筑军堡屯粮的方式,步步为营向的向西北方的辽东运输,最终解决了粮食物资的问题。卑职认为这种办法值得我们效仿。”段德操起身道:“辽州最大的困难就是地广人稀、百姓又是初来乍到,帮不了大军,如果不能解决粮食运输问题,是斗不过高句丽的。而高句丽早已将辽东打造成了铁桶般的江山,他们兵多将广、无缺粮之忧。两相对比起来,哪怕我们在最初的时候获胜,可是后面,也会因为后勤根不上而失利。”

“段将军既然想到了分段运输的办法,具体又如何运输呢?”杨集点了点头,他很欣赏段德操实事求是的态度,并没有因为高句丽是敌人就把对方的良方一律排斥;更重要的是,他不像皇甫无逸那样一味的逃避,而是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末将有一个办法!”段德操说道:“现在冰天雪地的,粮草运输确实比较困难。不过我们可以用雪橇在白狼水、滥真水的河面上行走;至于陆路,反而是比冰冻的河面软,不利于负重的雪橇行驶,但是我们可以事先可以划出道路,然后反复泼水,只要凝冻成冰,其坚硬光滑程度,必不弱于河面。”

“此法甚好!”杨集向皇甫无逸吩咐道:“立刻向幽州、玄州、平州、营州、檀州下令,让各州各县分段运输,而方法,就是段将军所说的。”

“卑职遵命!”皇甫无逸应道。

杨集目光看向杨元弘,说道:“杨县令,李崇屯到黄龙城的路段,由你率黄龙百姓‘泼水铺设’。”

“卑职遵命!”

两人不敢怠慢,接下命令,立即告辞离开。

杨集正要进行战斗部署,一名斥候旅帅从外面步入大帐,行礼道:“启禀大王,奚族大酋长奚仲率四部酋长求见,如今已出朝阳县境,正往黄龙奔来,这是他们呈递的‘国书’。”【注】

杨集闻言,从旅帅手中接过信笺展开,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脸上不禁露出了一抹笑意:“我还以为奚仲继续装死呢!想不到他终于还是来了?”

奚族控制的范围位于幽州、檀州、玄州、平州、营州的燕山以北,云州以东、辽州以西,也就是后世承德一带,这里有巍巍青山和一望无际的草原,十几条大小河流穿流其境,使它森林密布、牧草丰美、土地肥沃,是一处超过契丹的极佳的栖息繁衍之处。

以前它东接契丹、西至突厥、南抵燕山、北达霫族,但是契丹被大隋占领以后,就像是个葫芦楔入大隋东北部,而小小的葫芦口,则是它和突厥、霫族沟通的所在,如果大隋不高兴,就能轻松把奚族困死在里头。

奚族源自东胡、为鲜卑宇文部之后,在其存在的千多年时间内,经历了曲折的形成和发展、衰落和融合的过程。后来在争战中逐渐形成了五大部落组成的联盟,五部分别是辱纥主、莫贺弗、契个、木昆、室得。而到了周、齐、陈时期,五部更名阿会部、处和部、奥失部、度稽部、元俟折部。其军事实力与契丹旗鼓相当,有时还稍过之。

也是在那个阶段,阿会部脱颖而出,成了五部之中实力最为雄厚的部落,而阿会氏也成了世袭的联盟酋长,从阿会部贵族把“阿会”姓更为“奚姓”来看,阿会部已成了可以左右“奚国”的势力。

权力的集中,也使奚氏野心壮大,他们和契丹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结盟南下中原,屡屡成为突厥汗国、契丹、高句丽的急先锋。这次契丹南下,名义上大隋臣服的奚族似乎也参与了,只不过他们不像契丹那么醒目而已。

但是不管如何,杨集都觉得奚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只因奚族的存在,已经成为大隋东西方沟通的最大障碍。若是将它纳入大隋版图,那么大隋的版图不仅变得更加完善完美,而且走向高句丽的道路也变成两条——一条是燕山以南的辽西走廊,一条是燕山以北的战略通道。

此番奚族大酋长自己送上门来,诚可谓是及时雨哪!

“大王,奚族此来,所为何事?”郝瑗见杨集露出了笑容,好奇的问道。

杨集将信笺交给郝瑗,微笑道:“我们在契丹的表现,让奚族害怕了,他们担心自己成为第二个契丹,便跑过来‘畅叙友谊’。对了,他们这次还带了十万只羊、万斤肉干前来犒军呢。”

众人闻言大喜,大家正为粮食担心,不料奚族竟然这么识趣。

李大亮询问道:“大王,要不要去接他们?”

杨集目光看向达奚景:“达奚将军。”

“末将在!”达奚景连忙起身。

“你带左卫将士去迎接奚人,让他们看一看我大隋精锐的鼎盛军容。”

“末将遵命!”

“大王!”不等达奚景出帐,一名信使快步进入大帐,大声道:“启禀大王,有粟末靺鞨使者忽赐泰求见,使节团已经进入大安县北部。”

杨集和郝瑗相视一眼,能够看到对方眼中喜色,杨集当即向他说道:“我要接待奚族大酋长,你先去大安县,代我接见忽赐泰、了解对方情况。”

“卑职遵命。”郝瑗应命而去。

。。。。。。。。

大兴宫、千秋殿内,杨广正与太子杨昭、议事堂诸相、六部尚书、诸多大将军商议东北军情。

这些日子以来,随着幽州军情不断送来,也使朝廷重臣对于当前局势知之甚详,大家都没有想到区区一场报复之战,会演变成辽东大乱的局面。

对于杨集搞事的本事,大家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个家伙,西北的烂摊子还没有收拾干净,竟然又去东北搞出一个大乱子。

简直不像话。

杨广一边听着众臣议论,一边神情悠然的喝茶,他既不动怒、也不询问。

说起来,他对于杨集的闯祸的能耐,早就完全免疫了,就算那厮现在杀入辽东,杨广都不觉得有什么意外。相反,若是那厮不搞出点事情,那才叫太阳打西边出来。

但是杨广心中也清楚,杨集其实并不是一个无事生非、无中生敌的人,只不过他总是爱把小事无限扩大罢了。就拿现在来说,大抵是高句丽在某些地方惹火了杨集,然后杨集搞出了什么过激反应,于是高句丽就气急败坏了。

虽是如此想,可杨广心里还是有些后悔了;他后悔自己不该在局势未明之际,就移民过去。

现在好了!

数十万人的辽州新民,成了杨集的巨大负担不说,还把他的手脚死死的绑住了,这让他怎么打仗?

更要命的是,他在杨集出征之前,信誓旦旦的说‘你只管打仗,后勤物资我包了’。可是大雪封路,导致南方的粮食运不上去,这就让他觉得自己失信于杨集,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圣人,滕王发来战报,称是从冀州各地集结了三万大军,从时间上算,此军应当到了瀛州一带,幽州各州已经筹齐了各种物资、兵器和粮食。”段文振向杨广汇报冀州、幽州的备战情况。

“粮食筹集了多少?”杨广问道。

“回禀圣人!”段文振拱手道:“滕王在战争之前,以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名义、从黎阳仓调集五十万石粮食北上,但因为数量巨大,又逢大雪封路,故而只有三十万石到了幽州,而幽州各州也纷纷将本地官仓运至作战前沿,据说平州临渝关屯有三十多万石,如今正设法北去辽州黄龙城。”

杨广估算了一下,沉声说道:“粮食数目差不多,但运输速度太慢了。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三十多万石粮食运到辽州作战前线。”

段文振说道:“圣人,现在大雪封路,微臣认为运力有限,能否先把应急之粮送去?后面……”

“闭嘴!”杨广目光凌厉看了段文振一眼,“你的意思是让辽州军民饿着肚子作战?”

段文振吓了一跳,行礼道:“微臣不敢!”

“圣人!”苏威连忙拱手道:“如果要在冰雪融化之前把这些粮食全部送达辽州,至于还得再征数倍民夫。”

“与我有何干系?我现在只知道辽州数十军民即将要与外敌作战,而他们此刻,正在等粮食吃、等衣服穿、等武器打仗。”杨广冷冷的扫视大家一眼,说道:“至于其他的,我一概不管,否则要那些地方官何用?传令下去,平州、营州官员若是胆敢贻误战机,先把刺史、总管给我砍了。”

众人闻言,不禁吓了一跳。

“圣人,辽州急报!”此时,杨安拿着一封信,步履匆匆的走了进来。

杨广接过书信,打开细看,这是杨集亲笔写来的书信,上面详细的写了辽东的情况:首先说高句丽处于南北对峙的格局,两派争权极其严重;在对待大隋的态度上,渊氏为首的北方派主战、高氏为首的南方派主和,如今主和派占据上风。只要大隋没有主动进攻,那么全面战争就打不起来,请朝廷大可放心。

其次说是乙支文德偷渡辽州,企图出使突厥一事,然后再叙说杀掉此人的种种好处;

第三点,则是介绍起了粟末靺鞨,并说突地稽拥有五万青壮,可从北部威胁高句丽军,突地稽已经准备了。

最后说辽州东山县、燕州、营州、平州戒备森严,高句丽军即便是主动进攻、杀进辽州,受损的也只是新四县而已,而在战争之初,他能够抢先把黄龙、朝阳、赤峰三县的百姓转移到南方各州,所以最终受损的,其实只是大安县的百姓,但是在高句丽军进军之时,他完全可以放弃大安县百姓,率领大军杀入人口密集的辽东,来他个互相伤害,看谁最先支撑不住。

看完书信,杨广明白杨集已经做了万全准备;如果高句丽真的胆敢开战,那么大隋折损的也只是大安县百姓,可是对于高句丽来说,却是伤筋动骨。

这生意,划算。

当然了,杨广也明白杨集爱民如子,所谓的放弃,其实是无奈的选择;若他在关键时刻这么选了,那才是一名统帅应有的心理素质,不然的话,杨集就不是一名合格统帅。

杨广并不打算把这封信给大家看,只因这封信的内容牵涉到高句丽太多内幕消息,尤其是乙支文德之死,能够令高句丽北南两派进一步决裂,若是给大家看了,难免会有人传出去,这样便破坏了杨集嫁祸于渊子游的计划了。

“卫王已经有了万全准备,大家尽管放心。不过临渝关的粮食还是尽快运输过去。”杨广收好信件,缓缓的向大家说道。

“喏!”众人见杨广语气和缓,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刚才,真是好生吓人。

。。。。。。。。。

【注:奚族是五个大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南北朝、隋朝时期,大酋长由阿会部酋长长期担任,他的尊称其实叫做‘莫贺弗’,而另外四部酋长的尊号则是“俟斤”。为了便于识别、阅读,所以用大酋长、酋长来称呼。】

(求月票、推荐票!)

7017k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背剑之人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捉诡十八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后宫春春色 艳海风波 上位[娱乐圈] 曼陀罗妖精 圣魄魔道 修神外传仙界篇 极品后妈 宿主今天又不做人了 跳龙门 青山湿遍 我家宿主有盛世妖颜 九海之王 超级特战兵王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从种田到长乐驸马 董卓之子 大明锤王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表少爷的抗战 大隋主沉浮 
最近更新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 强国,从清末开始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朱门风流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 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