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大明第一搅屎棍 拂袖红妆gl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后妈的女友gl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92章 谁利用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雪愈下愈大,洁白的雪花好似鹅毛一般从天而降,纷纷扬扬的洒在天地之间,目光所及,尽是银装素裹的景象。原契丹“王宫”、现辽州州府之中,三名官员一边行走、一边轻声攀谈。

“高句丽在扶余城、新城、辽东城陈兵八万,加上安市城、建安城的兵力,那就是十万,如果把五城青壮也算上,那么高句丽边境线,少说也有二十万可战之士,如果打起来,局面恐怕不利于我军。”

说话的一名年轻官员,他叫杨元弘,出于弘农杨氏,现任黄龙县县令,他续道:“而我军兵力不如人、物资亦不多;而高句丽五大重城屯积了数不清的粮草、辎重,一旦开战,可兵力和物资可源源不绝的运输过来。两相对比,我军优势不大。”

新任司马段德操回头淡淡扫了杨元弘一眼,说道:“不至于,高句丽之所以这般紧张,实则是卫王、滕王、李将军打得太猛,他们害怕我军挟大胜之势收复辽水平原东部,这才紧张兮兮的增兵;等误会消除,高句丽军自会慢慢散去。”

杨元弘辩道:“话不能这么说。在此之前,谁又料到小小的契丹敢杀我百姓、侵我领土?我听人说,卫王就是因为营州总管邓暠麻痹大意之故,气得差点把他给宰了。至于高句丽,它的风格是喜欢以小搏大,有便宜则占,无便宜则退,七百多年以来,从未变过。如今气势汹汹而来,我们绝不能麻痹大意,要做好作战的准备。”

“现在大雪封路,粮草辎重的运输成了一个大问题,诸位有没有想过?我军粮草、辎重在冰雪融化之前得不到补给,若是在此与高句丽进行大战、太危险了!”

“《孙子兵法·九变篇》有云‘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由此引申,则是说争锋天下,不能计较一城一地得失,当以杀伤、俘虏、掠夺为善。”段德操略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况且卫王征战多年,将此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若是高句丽胆敢犯我大隋,无非再增几座京观罢了。”

“再说了,高句丽之强不在其军、不在其装备,而是在于山川之险、气候之恶劣,他们要是从龟壳里走出来,根本不够我们杀。”

“那粮食辎重如何解决?”杨元弘又问道。

“卫王素来以战养战,何时带过粮食辎重?就算战事失利,可我们背靠燕、营、平、玄、檀五州,难道五州官仓、五州百姓连几万大军都供养不了三四个月?”段德操说道:“眼下大雪封路、冰冻辽水,只要我们没有主动去挑衅哪个部落,其他国家和部落也没有进攻我大隋的魄力和勇气,先把辽州彻底稳定,再论其他也不晚。”

“回过头再说大隋和高句丽,其实也是五五开,只因李总管坐镇的燕州、燕刺史坐镇的辽州东山县是两把捅入高句丽心脏的利刃。若是高句丽军若敢在北方挑衅我们,他俩可以直取位于辽水对岸、千山山脉余脉的建安城,只要占了此城,高句丽便被我大隋斩为两半,使敌军首尾无法兼顾,而高句丽若是失去了辽水平原这个块最富庶的土地,国力至少减少三四成。我认为这也是卫王让李总管集重兵于燕州怀远镇的原因所在。”

“段司马所言甚是!”新任通守郭绚对于段德操的说法深以为然,他接着说道:“再者说,契丹虽是成了我大隋的疆土,可新设四县没有多少百姓。如果高句丽胆敢西进,我们完全可以再在这里打一场,就算打烂了,于我大隋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高句丽若是把军队囤积于此,其补给线会无限拉长,这正好给予我们歼敌有生之力的战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欢迎高句丽派大军来战,只要在这里把高句丽的军队消灭干净了;这里的国土还是我们的,而高句丽一旦失去了军队,其营建的两三百座大小城池、关隘、要塞,也能轻易取下,最后,高句丽也是我们的。”

“不错!”段德操笑着说道:“暂时的吃亏,有时候也不是坏事儿。”

“……”杨元弘并未继续话下去,相对于段德操、郭绚,他终究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看问题也不如两人全面,不过经过两人这么一说,大有豁然开朗、获益良多之感。

三人又走一会儿,见到了朱粲,郭绚问道:“朱将军,大王在何处?”

“大王正和靺鞨粟末部首领议事。”朱粲笑着说道:“粟末靺鞨部带来了千匹良马、千张良弓、五车紫貂皮、五车黑曜石、五车人参,此外还有十只猎隼。”

“这是好事啊!”郭绚笑着说道:“若是粟末靺鞨彻底臣服我大隋,我大隋又将多了一把利刃。”

。。。。。。。

靺鞨源远流长,上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自夫余国衰弱以后,时称肃慎的靺鞨诸部逐渐向东南迁徙,入居粟末水流域的靺鞨人(松花江),因而以水为名,号为粟末靺鞨。与此同时,高句丽也在不断北拓,攻占了原属于夫余国的南部大部分领土。北魏时期的李敖出使高句丽时,发现高句丽疆界“北至旧夫余”。

高句丽本来是夫余国的分支,高句丽的建立者朱蒙原本是夫余国王子,因为受到迫害外逃,建立了高句丽国,可以说夫余与高句丽是兄弟之国。夫余国受粟末靺鞨、高句丽南北夹攻,坚持不住之下,夫余王遂举国降了同根同源的高句丽。巅峰时期“方圆两三千里、人口百万”的夫余国,至此灭亡。

高句丽吞并夫余国后,以夫余人正统自居,试图夺回粟末靺鞨、伯咄靺鞨、安车骨靺鞨所占的夫余国故土;就连拂涅、号室、白山、黑水等部的领土,高句丽也认为是他们的。

开皇十三年,高句丽大举进攻粟末靺鞨,粟末靺鞨战事不顺,其首领瞒咄被迫向高句丽称臣;到了开皇十七年,高句丽前任国王、平阳王高汤联合靺鞨攻辽州、燕州,被时为营州总管的韦冲韦尚书击退。第二年,大隋三十万大军,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隋军虽因天气等原因失利,可平阳王高汤也吓得退位了,临终前将国祚交给其子高元。

高元登基后,首先向杨坚上表谢罪,自称“辽东粪土臣元”,杨坚这才作罢。高元之后虽不敢进攻大隋了,但却企图把盟友粟末靺鞨彻底铲除;而他的理由是粟末靺鞨占领了他们高句丽的国土。在此后的战争中,粟末靺鞨渐处于不利地位,于是便请求内附大隋。

杨坚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还决定把他们安置在营州一带,瞒咄接到诏令以后,便带着所属的厥稽、忽赐来、窟突始、悦稽蒙、越羽等八部、部众十多万人,从夫余国都城、北夫余城(令农安)南下,然而出发不久,就被高句丽联合契丹攻击了,而瞒咄也战死沙场。

瞒咄的弟弟突地稽临危受命,接任粟末靺鞨首领,率众退回北夫余城,并且向伯咄靺鞨、安车骨靺鞨、南室韦借兵作战,这三个部落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心知粟末靺鞨一旦亡了,下一个就是他们,于是便支持突地稽,让他率众和高句丽、契丹作战。

突地稽是一个相当有远见、有才华的首领,他不仅撑过了最艰难时期,还带着粟末靺鞨壮大,超越了兄长时期的巅峰水平,成为靺鞨诸部中最强大的部落。

在州治官邸大厅之中,杨集接见了突地稽,此人只有三十左右,身穿皮裘、头带貂帽,帽子之下垂下几条油光光的辫子,从发式上看,和契丹人区别不大。

“大酋长此来,不知所为何事?”据杨集所知,这个突地稽在史上内附了大隋,后来隋亡而降唐,他功勋卓着,身经大小数十战,既有功于隋、也有功于唐。尤为难得的是,不管隋末怎么乱,他都没有背叛隋朝、没有率部自立,可谓是一名向往中原文明、忠于职守、极有节操的异族名将。

但人终究会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粟末靺鞨原本就和北部的南室韦、伯咄靺鞨,和东北的安车骨靺鞨友好,加上契丹已亡,所以粟末靺鞨唯一的敌人是南部、西部的高句丽;既然有了如此良好的外部环境,突地稽未必会内附大隋了。

“禀大王,我部多前年请求内附,贵国高祖文皇帝允准我们内附,怎奈迁徙途中发生意外,使我部无法南下。”突地稽倒也没有谩骂契丹、高句丽,他解释完当年之事,便进入了正题:“如今契丹已亡,辽州大安县与我部领土接壤,双方交流再也不会受到第三方阻碍,我希望圣人可汗接纳我们、给予我们一个恩赐。”

杨集闻言,平静的问道:“什么恩赐?能否说说?”

“大王,我们不敢有过分请求!”许是感觉到杨集语气不善,突地稽态度愈发恭敬:“我部地处蛮荒、不通教化,十分仰慕天朝上国文化,而且突厥、霫族、奚族、高句丽、百济、新罗皆受大隋册封,我们心中十分艳羡,所以希望圣人可汗也能恩封于我,赐予我部贸易往来的待遇!”

杨集知道突地稽不想内附了,不过也无所谓,他又问道:“还有呢?”

“还有、还有……”突地稽咬了咬牙,起身行礼道:“大王,我部长期遭到高句丽欺压,希望得到大隋庇护!”

高句丽在好太王高安手中壮大后,连续出现长寿王、文咨明王、安藏王、安原王、阳原王、平原王六代英主,其政权也处于对外征服的扩张之中。

与“强大”的高句丽为邻,力量相差悬殊的粟末靺鞨无疑是悲催的,他们常年被迫依附于高句丽,平时要向高句丽缴纳赋税,打仗时,则沦为高句丽的马前卒和炮灰。除了高句丽,就连大隋眼中的“小契丹”也欺负他们,其处境可想而知。

粟末靺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也如大隋周边所有的国家、部落一样,存着“大树底下好乘凉”心思,一门心思想抱大隋的大腿,但之前内附之路、称臣之路皆高句丽和契丹打断了。如今的路已打通,而粟末靺鞨以东的国家和部落、北方的南室韦都向大隋称臣了,这就显得他们格外的另类、格外的不安全。

他们斗不过庞大的“大隋共同体”,那就加入其中好了;只要成为大隋附属国,那么在大隋心目中的地位,粟末靺鞨和其他国度是一样的。

要是他们这些依附大隋的国家和部落发生争斗,大隋也不好过于偏向谁;如果实在斗不过对手,还能请大隋主持公道,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对粟末靺鞨而言,只要他们向大隋称臣,起码高句丽不敢随随便便拿捏他们了。而且重要的是,高句丽名义上是向大隋称臣,可东北各族都知道两者关系实际并不好;若是粟末靺鞨彻底投向大隋,不但不用怕高句丽,还能在未来或许会发生的隋、高大战中,跟着大隋一雪前耻,捞取好处。

杨集说道:“此事我会向圣人禀报,将你的诚意一一说明,至于有何册封,就不是我能定的了。”

突地稽虽不内附了,但也算是扩充大隋的影响力了,而且他们在域外自力更生,既能避免他们借大隋之权势和财富壮大、反杀大隋的事情的发生,又能以他们自己的力量牵制高句丽。他日如果攻打高句丽,还能号令粟末靺鞨,令其军队参战,可谓是一举多得。

“多谢大王!”突地稽听到杨集这么一说,顿时大喜过望,连声称谢。

杨集略一思索,向突地稽说道:“明年四月二十六,我大隋迁都洛阳,你可亲自去道贺,这样更显诚意。”

突地稽喜道:“遵命!”

杨集知道靺鞨人是一个渔猎民族,以善射闻名,他们人口虽少,但个个都很勇敢,否则的话,他们早就被高句丽给灭了。他沉吟片刻,便问道:“不知你们有多少军队?”

突地稽虽不知杨集为何有此一问,不过他此刻有求于人,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我们为了防止高句丽军,北夫余城常备的兵力就有两万人,个个都是敢战能战的勇士;如果有需要的话,还能从民间调集三四万名青年勇士。”

杨集点了点头,说道:“高句丽军这次来势汹汹,而我大隋因为大雪封路的缘故,暂时无法调集兵力过来;所以我希望酋长有所作为。”

突地稽深施一礼:“靺鞨上下愿听大隋调遣!哪怕大王让我们进攻高句丽军,也不在话下。”

坐在下首的郝瑗也忍不住点头了:难怪杨集接见之前就说突地稽非是池中物了,果真是有一点名堂。且不说能力如何,光是果断坚决、铿锵有力的态度,就很不错!

杨集微笑道:“我不是让你打,而是让你帮我拖一拖高句丽军;你回去后,让你的军队从北部牵制夫余城的高句丽军。”

“我明白了。”突地稽肃然道:“我回去以后,就集结军队,配合大隋、配合大王。”

突地稽已经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了,而且知道大隋对他的态度,决定此次的配合,所以也没有在这里浪费时间,谈了一会儿,便告辞而去。

等到突地稽退出大厅,郝瑗问道:“大王,你打算扶持粟末靺鞨?”

“不是我要扶持,而是我大隋需要这么一个盟友。”杨集说道:“高句丽是我大隋之敌,而我们终究要离开这里,今后有这个部落在北方牵制高句丽,无疑是一件好事。”

郝瑗缓缓的说道:“我看突地稽野心勃勃,不像是久居人下之辈。就怕他借大隋坐大,成为第二个东突厥。”

杨集淡淡的说道:“所以我才让他集结军队,牵制高句丽!”

郝瑗双眼一亮,问道:“大王是希望他集结兵力之举,刺激到高句丽,好让他们干上一架?”

“对!我就是这么想的。”杨集悠然一笑:“我们打这场占争,原本只是复仇之战;可是高句丽却紧张兮兮的在边境部署重兵,但是他们又不能向我大隋发起攻击,如果兴师动众、却灰溜溜的收兵回去,又如何向国民交待?所以,我给他们安排一个敌人、给他们创造一次向我大隋示威的机会。”

“而突地稽有五万多名青壮,又是在本土;如果双方打起来,怎么也得干掉几万名高句丽军吧?就算不打,于我们也没有什么损失。”

郝瑗闻言,苦笑道:“大王,实在是太……”

“实在是太奸诈了,是不是?”杨集看了郝瑗一眼,笑着说道:“两国之间本来就是利用与被利用、被利用与利用的关系,最终结果,主要是看谁占据大势。而突地稽此番前来,无非就是想利用我大隋。既然如此,我们反过来利用他一把,也没错。”

“……”郝瑗无言以对,但心中却十分赞同杨集之策。

7017k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wtw1974 碧蓝航线界限 捉诡十八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剑道第一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乡村大凶器 绝品桃花命 竹马他有自闭症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 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 千门36天局 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 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 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 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我是袁术袁公路 强国,从清末开始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