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我在大唐做战神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最强兵王 衣冠不南渡 靖难攻略 佣兵禁地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3章 独孤敏乱点鸳鸯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轰轰烈烈的移民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归于平静,当杨集听李靖说十万余户百姓在各州接力下,平安抵达庭州时,一颗悬着的心终是放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杨集一方面整顿民生;另一方面在凉州十一州推广均田制。

没错,正是均田制。

虽然均田制在大隋推行了很多年,但是大隋的均田制不像后世那么彻底。首先、从“个人”上说,大隋王朝没有动关陇贵族私人田产,除去那些私田之外,所有田地都收归国有,然后分给百姓耕种;其次、从全国范围上说,均田推广的地域主要是北齐、南陈的地盘上推广,关陇贵族为主的北周地盘,触动的并不多,当然了,杨坚对犯事的官员、关陇贵族也不手软,他会根据情节轻重,剥夺部分或全部田地,这些田地同样收归府衙所有,然后再由府衙根据实际情况,在御史台的监督下分发给百姓。

百姓以租地的方式上交田租,剩下的尽归百姓自己所得,看起来好像是高了,可是把世家门阀这一层剔除了,所以百姓上交的田租比之以往低了很多很多。

但是大隋的均田制有很多东西没有规定得好,比如说分给百姓的永业田,是人均二十亩,这种田可以传给子孙后代,一切所有权都属于百姓,他转让、贩卖、送人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官府一概不管,百姓有时候为了生计、为了治病,迫不得已将属于自己的永业田抵押、换钱粮、换药物,最终使永业田成为别人的田地,而这种田,也是百姓丢失得最早的田。

第二种是露田,朝廷给百姓的露田是中男和丁男八十亩、妇女四十亩,人死以后会收归国有;但有些心狠手辣的世家门阀、豪强恶霸中意某块露田时,会让该田之主“意外死亡”,然后再以其他方式纳为己有,只是杀人毕竟是要偿命的,只要吏治清明,都不敢明目张胆去干,且由于露田是朝廷的,所以这种被兼并的速度较为缓慢。

某户百姓人家要是先把永业田卖了,有露田的人又死了几个,而家中众多儿女还没到分田年纪,那他只能守着自己名下的露田养家糊口,如果露田的产出,养不活一大家子,那他只好在耕种自家露田之余,去当世家门阀、地方豪强佃户,找一份额外收入补贴家用;若是露田也没有了,那就只要当奴隶了。

另外还有一种名叫“公廨田”的官田,这是均田之后,剩下的官田,一般以官方的形式租给劳边过剩的百姓耕种,以收租的方式充当各级官府办公费用、地方官员俸禄,年度支付剩下的,则上交朝廷,此类田地也是朝廷储备田,人口增加以后,便拿这些官员来分。

而凉州这边,除了新入手的伊州、庭州,另外九州有七个是边州、内州只有两个;大隋建国至今,凉州外有突厥汗国和吐谷浑入侵之险、内有胡羌之乱,在大隋是出了名的战乱之地、凶险之地。

稍微有底蕴、有能力的世家都搬走了,剩下的多是一些新崛起的地方豪强,而且多是集中在内州兰州。

但是随着突厥汗国正式分裂,北方的防御压力为之一轻,而凉州以南的吐谷浑又被死死的堵在山上,于是许多世家门阀便打起凉州河湟地区的主意。

河湟地区包括吐谷浑东南部,大隋鄯州、廓州、洮州、河州、兰州。这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气候温暖,是个宜耕宜牧的宝地。

关陇贵族在关中平原开垦过度、肥力大减、产能大降的情况下,早就盯住比邻而居的富饶的河湟地区,若非有外敌时刻威胁,恐怕早就把河湟地区瓜分一空了,如今终于把侵占河湟地区机会盼来了,于是纷纷派人前来置办产业,每个家族都恨不得整个河湟地方都买下来。

杨集心知河湟地区要是变成世家门阀的私人产业,定然遭到无度开发,使泾渭分明的“悲惨的奇观”进一步加剧,而朝廷不但收不到一点赋税,还要承担水土流失的后果以及千古骂名。

甚至会有人为了一家之利,擅自把粮食、铁器等禁物就近卖给吐谷浑、党项和白兰诸羌,他们家大业大、无法无天,就算朝廷抓个正着,最终杀掉的,也不过几个替死鬼,然后等风声过了,依然我行我素。

出于以上之虑,杨集在接到世家门阀纷纷入境买地消息以后,先是严禁五州官员卖田卖地,接着是紧急向杨坚上疏,向他陈述自己的担忧所在;并希望朝廷重建军户制,以军户和民户并存的形式向河湟地区扩充人口,一来可以让士兵安心戍边;二来也有利朝廷对河湟的区的控制;三来可以令富饶的河湟地区成为利国利民的宝地,而不是某些家族的私人宝地。

此外还建议朝廷在政策上、制度上对田地进行限制,规定百姓只有田地使用权却没有转让权,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方式转让田地,百姓只要有田地,以后便是再怎么艰苦,也有一条生路,只是这年头老实憨厚、愚昧无知的百姓大有所在,未必所有人都能经得起重利的诱惑,所以在对百姓设限的同时,杨集又建设对卖方进行律法上的禁止,谁敢买田,轻则没收其一切家产,重则斩首夷族,从根本上杜绝世家门阀兼并土地的可能。

大隋虽然执行了均田制,但由于没有对买卖双方作出这种限制,所以均田至今,又有许多土地被世家门阀兼并,而历朝历代的世家门阀正是通过这种手段收拢百姓、壮大自己,可以说,一旦土地兼并之风重新盛行天下,那么掌握天下民生的人,绝对不是官府,而是世家门阀。

百姓不懂、也不在意什么国家大义、民族大义,他们只关心一家老小的温饱问题,所以很清楚谁在掌握着自己的命根子,这也是大世家大门阀能够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所在。

现在的大隋王朝,土地兼并虽然已经有了蔓延之势,但杨集认为朝廷此时对买卖双方设限的话,完全还来得及。

至于已经失地的百姓,朝廷可以重新安置到其他地方,只要百姓不用依附世家门阀讨生活,那就等于从根子上绝了世家对百姓的掌控力。

杨集这两项关于土地的建议,事关国基,好处不容置疑,而且不管是河湟地区也好、买卖限制限制也罢,都没有损害既得利益阶层。

不出杨集所料,杨坚一律答应了。

他为了开发河湟地区,使大地馈赠落到朝廷、百姓之手,杨坚在驻军的基础上,于河湟地区设置五万军户,每个州安置一万户,使将士们能够就近服役,之后再从关中迁移五万户失地百姓过去,十万户人家大概在五十万人左右;同时又以分配土地、长期低税和免劳役的优惠政策鼓励百姓自愿迁入河西走廊。

两大土地政策的颁布和执行,对整个天下都是一场巨大地动荡,而且……不仅使世家门阀占领河湟地区的野心落空,还使他们在其他地方兼并土地的势头不得不停下来。

但是杨坚所有人想象中还要强硬,他根本没有默认和容忍已经发生的兼并土地恶劣事件,并将天下划为交州、扬州、荆州、梁州、益州、徐州、青州、豫州、兖州、豫州、雍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雍州府(关中五州)、河南府(河洛七州)十七个监察大区,广派监察御史持节巡察,彻查土地兼并之事。

当然了,有的监察区也没有派御史,比如说杨集为首的凉州、杨谅为首的并州、杨纶为首的兖州、杨昭为首的河南府兼豫州就没有另派御史,而是令他们兼任监察御史之职,杨谅不说好,但是另外三王却都是初来乍到的人,且都没有和世家门阀、地方豪强有关系,自然不会向土地兼并者妥协。

同时杨坚又任命蔡王杨智积为扬州刺史、大总管、扬州监察御史,让他去对付南方士族和豪族。任命道王杨静为青州刺史、大总管、青州监察御史,让他去只要四个的州青州历练。

当朝廷的正式公文、杨坚和杨广的私人信函传到甘州时,杨集对于杨坚大肆任命亲王之举,颇有些哭笑不得之感。

别的政策利国利民,且先不说,关键是杨坚重用几大亲王的政策令他不知怎么说才好,感觉杨坚这种行径,是吸取前朝教训之手笔。

早在曹魏时期,曹操临终遗命曹丕不得加害兄弟,还要重用兄弟们,但曹丕却削去了兄弟们权力,派往封地以后,都受到严密监视。

曹丕这个政策虽然是吸取了汉朝诸侯国作乱的教训,可是却导致宗亲势单力薄,无力阻止外臣夺权。所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曹氏宗室虽然有心恢复曹家江山,但却无能为力。

司马家吸取了曹家教训,于是司马炎称帝后,大肆分封,给予宗室子弟相当大的权利,最后却引发八王之乱,以至于中原内乱、诸胡入华。

到了北周时期,周宣帝宇文贇又吸取司马家的教训,干掉了宇文宪等有能力的宗亲,最终使杨坚轻松夺了宇文家的江山。

至于杨坚,显然是在吸取曹氏、宇文氏的教训,他对兄弟、子侄相当信任,纷纷委以重任,只不过杨瓒、杨爽没让他失望,他的儿子杨俊、杨秀、杨谅显然都让他失望了。

而史上的杨广似乎吸取了司马氏的教训。

要说史上的隋朝灭亡得如此之快,跟隋朝的宗室制度确实也是有关系。杨广因为争嫡上位,又遇到杨谅叛乱,于是对宗室子弟十分提防。

他把亲兄弟、亲儿子集中在京城当猪养,堂兄弟一律流放偏远之乡,别说是有人可以分封建国了,甚至连外出为官都不可能,仅能在地方为官的杨智积、杨庆也都是挂点虚爵虚衔,毫无权力,因此天下一乱,隋朝没有一个统兵握权的宗亲站出来。

再有黄袍加身的赵匡胤,由于担心他人效仿,于是削弱武将权利,以至于两宋武人地位低下、一直饱受外族欺压。

吸取史上教训无疑是好的,但凡事过犹不及,矫枉过正反而会引发更大祸患。

杨集也不知杨广以后会不会变成史上那般,但是从目前来看,他对宗亲的态度其实和杨坚一样,只不过他和杨坚的纯粹的信任似乎大不同,与其说他是信任堂兄弟,倒不如说他对自身能力、实力、魅力、威望充满了迷之自信。但这样自恋,比单纯的信任似乎更加保险一些,因为他始终目光朝天,不当弱小的堂兄弟是敌人。

……

时间渐渐转入冬天,天气冷了起来。冬天本来是一年之中休养生息、吐故纳新的时节,可是凉州官方却在疯狂运转,不止是杨集、总管府,便是十一州各级官员,都像是装了发条的机器。

均田制政令的推广,且不说下方各级官员没有阳奉阴违,但如何合理分配田地、有功将士如何奖励都要考虑到,更何况这里是凉州,有着大隋王朝最复杂的民族问题,又怎么可能没有阳奉阴违的现象?又怎么可能没有土地兼并之事?

仅仅只是一个多月时间,光是刑曹查出来的营私舞弊、官绅勾结案件就有一百多起,这其中尽皆与土地兼并有关,而被斩首的官员更是有几十个,倒不是杨集好杀,而是杨坚和杨广在私人信函中明确表态要从严治吏,尤其是涉及到土地兼并这个根本问题的官员,只要手中证据充足,尽管杀无赦。

他们父子的态度十分明显,就是把凉州当成大隋官制和军制试验田、民生吏治的好榜样,这里没有什么像样的世家门阀、又和京城重地邻近,无疑是杀鸡儆猴的天选之地。

既然皇帝、未来皇帝抱以期望,自己和百姓又全都痛恨这些贪官污吏,那么杀之又有何妨?

固然得罪了这些官员背后的势力,但是他已经得罪了关陇贵族三大派、山东卢崔郑王,多恨一点点也无所谓了。

况且换回来的是一个个州、一个个县的民望。

这笔买卖值不值?依照目前民间的口碑来看,杀贪官污吏无疑是正确的。

如是一来,倍受鼓舞的杨集又有了折腾之心。

折腾的方向还是与土地关系,不是却是税制。

“前些时日,大总管说要在庭州施行摊丁入亩制度,卑职对此还是有些不懂。”

总管府中,民曹杨善会有些疑惑、有些苦恼的问道。

每次面对杨集的时候,杨善会都有一些挫败感,自己引以为傲智慧总是杨集不经意的一个想法、甚至是一个词汇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几乎跟不上他的思路。

就比如这个将在伊州、庭州施行的“摊丁入亩”,民曹杨善会、吏曹虞世南、刑曹萧瑀、礼曹韦云起、工曹王琮、宋正本、郝瑗等等时代精英全都没有搞懂。

杨集耐心的向众属下解释了起来:“望文生义,摊丁入亩就是庸、调并入田租之中…‘摊丁入亩’更加公平合理,一是卸下穷人的沉重负担,缓和朝廷和百姓、富人和穷人阶级的矛盾冲突;二是租庸调合三为一,减轻收税的繁琐程序,节省收税官吏收税时间;三是按照朝廷划定的九等田地的标准来收税,根除收税官员私吞公款公粮的机会;四是庸调并入田地,收税对象从人变成了田地,意味着田多、要交的税收也多,从而减缓土地兼并的进程……最终达到”

历朝历代税赋除了地税之外,还有俗称人头税的“调”,可是到了王朝末期和另一个王朝兴起之时,土地兼并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流动,不少人丁聚而复逃。

要是遇到家有五口人却无一分地的人家,你冲他收“调”,这不是要人命、逼人造反么?而世家门阀坐拥万顷良田,可是只须交纳几十号人的“调”,有的甚至不用交,两两相比,明显会引起社会矛盾。

可是“调”这一项,却又是税赋中的大头,历朝历代不舍得砍。于是张居正一条鞭法执行到了后期时,又提出了“丈地计赋,丁随田定”的政策,即是实行“摊丁入亩”制度,以期通过多种税赋合一的办法来消除前弊。毕竟土地是完整的、稳定的东西,而人口却是变动的,因此以田定役或摊丁入亩比之前任何收税方式都要稳妥适用、合情合理。

而且这种方式不仅使得税赋更公平、收税更容易、减少税官贪没机会,还能使失去土地百姓解除沉重负担。同时把各种杂税计入田租以后,使百姓获得更大的人身自由,农闲时节可以离开田地,到其他地方去务工补贴家用,从而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关键是世家门阀拥有数之不尽的奴仆,使得本该属于朝廷的庸调、杂徭、色役都落入了世家门阀的口袋里去了。一旦执行“摊丁入亩”税制,使朝廷收税对象从个人变成土地,谁家多藏一个人、就多一个人口粮,为了减轻负担、节省开支,只好把奴隶放良,使藏丁上万之家慢慢减少。

只不过具体怎么摊派、怎么分配,杨集没有什么数据可以借鉴,便准备先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庭州尝试。

为大家一一解惑之后,杨集说道:“摊丁入亩税制情况未明,要是在全国贸然推广,肯定要出大乱子。故而准备在庭州试行几年,看看效果再做取舍。”

“从大总管的表述来看,摊丁入亩无疑比租庸调制优秀,若是完善并推广,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杨善会沉吟半晌,又说道:“我同意择取庭州作为试点,这是十分稳妥稳健之法。”

其他人也没有异议,正如杨善会所言,这“摊丁入亩”若是在大家手中完善,这可是稳稳妥妥的德政,不仅是升官进阶的资本,也是名垂青史的历史功绩。没有人愿意与之擦肩而过。

于是决定由凉州民曹制订“摊丁入亩”税制执行方案,并将之纳入凉州总管府重点攻克课题之一。

大家又商议了一会儿,杨集便返回家里,与老娘聊了一阵,便准备去泡个温泉。

临走时,独孤敏对杨集说道:“金刚奴,过了年以后,你三年孝服就过了,到时候,我会择吉日为你和阿颖完婚。我已经让人在你房中等候,你一定要好生学习。”

“学什么?礼仪吗?”杨集疑惑的询问,可是独孤敏却没有作答,直接就把他给轰走了,显然不愿在这问题上跟杨集多说。

离开老娘的院子,杨集心中终是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了,虽然他比较懒散,可是事关皇族颜面的宫廷之礼全都懂,什么场合要穿什么衣服、行什么礼,他全会。

还有什么好学的?

“公子!”杨集怀着一颗疑惑的心返回自己的院子,推开房门,柳如眉便迎了上来,她看到杨集到来,俏丽的脸蛋有着一抹红晕浮现,一袭十分正式的大红宫装衬得她愈发明媚。

“如眉,你这是要成亲了?”看着如若新娘子一般的柳如眉,杨集忍不住打趣道。

“公子,我、我……”柳如眉朱唇轻启,话到嘴边却不知如何开口。

“今天怎么古里古怪的?”杨集扫了四周一眼,发现整个院子除了柳如眉,一个人都没有了。

想着老娘的话,便步入房中,他到桌案边坐下,倒了杯水喝下,忽然看到桌上有本书,便随手翻开一看。

“噗!”书籍上面的画面令杨集一下子没忍住,一口茶水全喷在桌上。

桌上的竟然是一本妖精打架的黄色画册。

“公子……”柳如眉羞得脸色通红。

“你这是……”杨集指着那本画册,恍然的看着柳如眉,哭笑不得的问道:“阿娘让我学的东西就是这个?”

柳如眉看着翻开的画册,脸色更红了,她们这些歌姬出身的人,这种姿势撩人的春宫图不仅看过,甚至更诱人、撩人的姿势都学过,只是和一个大男人同时观看,却是生平首次。

杨集倒是不像柳如眉这么尴尬,这遮遮掩掩、意境为上的春宫图和小鬼子的*****、人体绘画相比,简直就是高雅的艺术品。

柳如眉红着脸解释:“公子,太妃说公子将于明年春天完婚,特地让我来教授、教授公子…行洞房之道。”

古人对生娃这种事讳莫如深,那些整日流连于青楼酒肆纨绔子弟对此事自然是知之甚详。

但也有人确实一窍不通,因此权贵人家子弟在完婚之前,长辈会派一些有经验婢女教他们如何行房,甚至由婢女一步步的引导。

要是什么都不懂就去弄的话,搞不好会直接弄萎了,开枝散叶就别想了。

而杨集,虽然是纨绔之王,但他的纨绔之名是打出来的,家中胖妞,他又不碰,唯一一次去凤鸣楼,也是打了一架。虽然和萧颖看了一晚星星,可结果啥也没有发生。所以独孤敏认为儿子肯定不懂。她为了慎重起见,便挑中了柳如眉。

柳如眉不仅美若天仙,一举一动都带着优雅美感,而且她那高耸的胸脯、那曲线圆润的臀部落在独孤敏眼中,都是能生的体态,再加上她看到杨集和柳如眉似乎更加亲近一些,索性就把柳如眉派来当老师,顺便杨集办成真正的男人,以免杨集和萧颖成婚之日,连干啥都不知道。

“我根本不用人教,知道的未必比别人少,你下去吧。”杨集这辈子确实还是童子鸡,但他前世什么没见过?

这种事情还用人教?他教人还差不多。

“公子!”柳如眉吓得脸都白了,颤声道:“这是太妃交代的任务,关系到卫昭王这一脉开枝散叶,让我一定要教会公子,否则我会受到责备的,我吃罪不起啊。”

“我真会。”杨集沉吟一会儿,苦笑道:“这样吧,未免你为难,我看图好了。”

柳如眉脸色又红了起来,默默地低头不语。

杨集看她这样子就懂了,她这是要一步步的带他亲身实践才行。

看了看柳如眉一袭宛如嫁衣的大红宫装,也明白了她的用心所在。

每个女孩都有一个美好甜蜜的梦,柳如眉也不例外。

她虽卑微、渺小得身不由己,可内心深处,也期望自己有份稍稍像样点的卑微的记忆。

70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洛公子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背剑之人 后宫春春色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真是大神医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山村情事 wtw1974 踏天境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阴阳捉鬼师 从红海开始崛起 高铁首席专家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奇谭 被追杀的我,被敌人推上了皇位 
最近更新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 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 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穿越1644 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 大树将军冯异 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东汉之乱世黄巾 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 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 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秒懂三国全史记 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 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 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 大乾边关一小卒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