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首页 >> 大明新命记 >> 大明新命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世子无双 衣冠不南渡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我在亮剑卖军械 大国军舰 三国第一狠人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 大明新命记全文阅读 - 大明新命记txt下载 - 大明新命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九三章 缘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多尔衮兄弟的实力,原本不在黄台吉的两黄旗之下,比如他们拥有的满蒙牛录,他们拥有的马军、步卒以及人丁口数,都很强大。

崇祯十二年春夏之交,多尔衮入寇大明腹地并顺利回到辽东的时候,两白旗的实力一度达到了近年来的巅峰阶段。

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三兄弟拥有的满洲牛录、蒙古牛录以及汉军牛录,一度达到了九十八个之多。

这个牛录数目,不仅超过了两红旗,而且也从数量上超过了两黄旗。

如果不是黄台吉与豪格父子二人的手里除了两黄旗之外还有一个正蓝旗的话,那么多尔衮三兄弟的实力,在崇祯十二年春夏之交的时候,就已经足以与黄台吉抗衡了。

但是自那以后,事情起了变化,杨振的渡海突袭辽南,让原本实力强劲的两白旗开始由盛转衰,开始走下坡路了。

熊岳城里死伤的,盖州城里死伤的,以及随后被黄台吉借机罚没的,两白旗所属牛录开是减少。

尤其是多罗豫郡王多铎的被俘身死以及镶白旗诸多宿将老女真的损失,让满洲镶白旗的实力大减。

不仅多铎自领的满蒙牛录伤亡殆尽不说,他旗下分得的诸多汉军牛录,也几乎被一扫而空。

其中石廷柱所领的,自不必说了,多年积攒的精锐力量,在卧牛沟一战当中,几乎全军覆没。

至于剩下的续顺公兵各部,那更不必说了。

除了当初被达尔汉带走的部分重炮牛录以外,其余的都跟着沈志祥、许天宠等人归降了杨振。

正是镶白旗的实力锐减以及正白旗汉军牛录的锐减,让多尔衮与阿济格两兄弟及其支持者们,始终不敢轻举妄动,最后,错过了篡位夺权的最佳时机。

当然了,黄台吉在重新升殿理政以后,也并没有对多尔衮兄弟等人痛下杀手。

相反,为了安抚最有情绪也最易冲动的阿济格,或者说为了光明正大地削弱多尔衮的正白旗,甚至是分化多尔衮与阿济格的关系,黄台吉破天荒地提议,让阿济格继承多铎的镶白旗旗主之位,并晋封其为和硕英亲王。

与此同时,黄台吉还提议从多尔衮实力强大的正白旗当中,额外分出五个牛录,编入到重建的镶白旗旗下,充实镶白旗的实力。

对此,头脑相对简单了一点的阿济格大喜过望,当即领旨谢恩,原本所持的反对黄台吉的态度,因此迅速发生了变化。

多铎死了以后,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就是多尔衮最坚定的支持者。

阿济格的态度一发生变化,多尔衮就立刻丧失了原来仅有的优势。

到了这个时候,对多尔衮来说,不光是发动兵变,进行篡权夺位的事情,已经难以成功了,就连面对黄台吉变相剥夺正白旗旗下牛录的提议,他也无法拒绝了。

当年,奴儿哈赤临终之前,曾经亲自指定分给多尔衮三兄弟每人十五个老建州牛录,预备让他们三人都做旗主。

但是后来,情况有了变化,老奴死后,这个局面并没有出现。

多尔衮三兄弟当中,年纪最长的阿济格,被排挤到了一边,反而是年纪尚小,对四大贝勒最没有威胁的多尔衮、多铎成了两白旗的旗主。

不过,阿济格所领有的十五个牛录,并没有被剥夺,而是与他一起,最后被纳入到了正白旗的旗下。

多尔衮所领的正白旗,之所以实力一直比较强劲,其实就与这一点有关。

因为他的旗下,囊括了他与阿济格共有的累计多达三十个的老建州牛录。

这些牛录,可与其他的蒙古牛录、汉军牛录,甚至与后来新编的野人女真牛录大不一样。

因为这些牛录归附奴儿哈赤很早,多是奴儿哈赤当年起家时就建立的牛录。

他们更比后来编建的其他牛录富有得多,而且拥有的人口牲畜更多,地位也更高,装备更好,战力也更强。

多尔衮三兄弟早年备受四大贝勒排挤,后来又备受黄台吉猜疑忌惮,但却始终屹立不倒,就与他们领有的这些老建州牛录有关。

然而现在,经过黄台吉这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一番调整,阿济格不仅带走了属于阿济格自己的十五个老建州牛录,而且还额外从正白旗的旗下分走了另外五个牛录。

搞到最后,在松锦军前损失没有多大损失的睿亲王多尔衮,赫然发现,回到了盛京城里以后,自己竟然成为了实力损失最大的那个人。

可是面对黄台吉的提议,少了老礼亲王代善这个老谋深算的人物居中调和,多尔衮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拒绝了。

阿济格是多尔衮的同父同母兄长,让阿济格成为镶白旗的旗主,成为和硕亲王,多尔衮根本无从反对。

尽管他十分清楚,这是黄台吉的阴谋,是黄台吉为了避免他多尔衮兼领两白旗所采取的计谋,他也不能反对。

阿济格早先就曾做过镶白旗的旗主,而且战功卓着,完全不存在所谓的资历和军功问题。

同时,阿济格又是多铎同父同母的长兄,而多铎本人这个时候又还没有儿子。

因此,多铎的镶白旗今后要么归多尔衮兼领,要么归阿济格领有。

除此之外,基本没有其他可能。

如果多尔衮反对黄台吉的提议,那就不仅仅是反对黄台吉的问题了,他同父同母的嫡亲兄长阿济格,也立刻走向他的对立面。

面对黄台吉的手段,缺少汉人智囊辅佐的多尔衮根本招架不住。

就这样,原本心高气傲的多尔衮,不得已接受了黄台吉的种种安排。

二月初,身体稍稍恢复了一些的黄台吉,雷厉风行地完成了对八旗上层的人事调整,而此时,大明朝廷正式设立金海镇并命杨振率部渡海移防金海镇的消息,也传到了盛京城里。

闻讯大惊失色的黄台吉,在详细了解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差一点又被气昏过去。

但是,时至今日,事已至此,黄台吉除了咧着歪嘴瞪着斜眼大发雷霆,然后用他那只尚能活动的手,摔碎了数不清的杯盘碗碟之外,只能强忍着满腔的怒气,接受了这个现实。

然而,复州城以及金州城、旅顺口所处的位置,对满清国有多么重要,依然充满雄心的黄台吉,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如果杨振所部人马还像上一次一样,只是上岸攻破城池,袭扰乡野,搞一番破坏然后就撤离退走,那还可以从长计议。

可是现如今,他们却是要盘踞此地,预备长久立足,对黄台吉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局面。

所以,黄台吉直接跳过了追究辽南失地之责的阶段,很快便任命能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命其节制两白旗与两蓝旗人马,前往熊岳城,坐镇指挥铲除金海镇杨振所部人马的作战。

如果不是黄台吉实在不良于行,自感不便于拖着病体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露面,那么他就亲自率军前来征讨了。

而刚被黄台吉在明里暗里一顿收拾的多尔衮,也不敢造次,老老实实地接受了任命,领了奉命大将军的敕印,督师南下熊岳城来了。

不过在松锦军前已经与杨振交过手的多尔衮,深知重炮对于攻坚的作用,临行之际,请求黄台吉将两红旗汉军重炮牛录,一并调拨麾下使用。

恭顺王孔有德被编入了正红旗,其部下兵马数千人虽然仍旧自成一部,但却编在正红旗汉军序列里面。

而这也正是恭顺王孔有德所部带着车炮辎重队伍,出现在两白旗与两蓝旗后面的原因。

“珠玛喇,若不是看在你这狗奴才以往作战有功的份上,今日本王就替英亲王清理门户,先斩了你这狗奴才再说!”

多尔衮一边心怀怨愤地回想着去年底从辽西撤回盛京城以来的种种事件,心中越发后悔当初在松锦军前的时候没有痛下决心,以至于酿成今日这般被动的局面。

然而他满腔的怨愤却又不能对人诉说和宣泄,只能借着驻防熊岳城的镶白旗甲喇章京珠玛喇的无能,呵斥他一阵,来稍稍排解一下了。

因为,以前与他一直一条心的同母兄长阿济格,如今也受到了黄台吉的恩惠,让他觉得不再那么可靠了。

“奴才有罪,奴才该死,奴才叩谢王爷不杀之恩,奴才珠玛喇愿为本旗主子爷充当先锋效死赎罪!”

珠玛喇见睿亲王多尔衮骂了自己那么久,此刻终于松了口,知道自己逃过了一劫,当下立刻叩首谢恩不止。

而此时,多尔衮骂了一通之后,心中积压的不满情绪宣泄出不少,眼见立了威了,也感到累了,便摆了摆手,让珠玛喇退到一边去,然后转身看了堂上坐着的诸王,淡淡说道:

“从征诸王大臣,今夜难得聚齐了,都说一说吧,我大清重兵南下,铲除杨振所部兵马这一战,究竟应该怎么打?”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女帝痛哭,她杀死了自己最爱的人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综影视穿越 特摄:我,贪欲者,欲望成神! 毕业前,清纯校花为我怀了龙凤胎 穿成假千金,真千金对我嘎嘎狂宠 凡人策 关东山,黑刀客 抄家前,小奶包搬空京城去流放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快穿:病美人仙君又拿白月光剧本 我跟极品娘把缺德奶奶嫁出去了 搬空全球穿七零,科研军嫂有点颠 末世重生后,我获得了无限空间! 洪荒:开局夺舍殷洪得造化乾坤图 港片:开局穿越洪兴大头 女富婆的第一神医 相府嫡女惨死下堂重生后大杀四方 玄鉴仙族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 红色脊梁 董卓之子 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 
最近更新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山贼之谋定三国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镇国世子爷 三国第一公侯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动荡的大元 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明末之我若为王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 大明新命记txt下载 - 大明新命记最新章节 - 大明新命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