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搬砖呢别闹

首页 >> 我要做明世祖 >> 我要做明世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大秦痴呆太子开局斩赵高 大夏第一宠妃 重生之魏帝曹髦 大秦海归 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 
我要做明世祖 搬砖呢别闹 - 我要做明世祖全文阅读 - 我要做明世祖txt下载 - 我要做明世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84章 完结!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年底,朱佑栎在北京大雪纷飞之时回到了家里。

朱见济看着又长高长壮实了不少的儿子非常欣慰,就算被爱子心切的王氏挤到了旁边,根本无法跟儿子碰一碰,也在一旁不住的点头。

等到王氏把儿子上下打量一遍,发现朱佑栎当真没有受伤,只是因为在外奔波而黑瘦了一些后,才勉强让开身子,让朱见济能跟儿子说话。

“父亲!”

“好哇,好哇!”

朱见济站到朱佑栎身前,看着已经长得跟自己差一个头的儿子,满心欢喜,最后不知道说什么,只能不断的复读。

等到朱佑栎说了自己在外面做了什么,走过了哪些地方,虽然难免遇到一些危险,但到底是平安渡过了。

朱佑栎甚至还在一片山区之中,说服了当地的村民,跟自己一块剿灭了附近的土匪。

这经历听起来,还真的有开挂的以为。

不过朱佑栎也提到,那个村子长期与世隔绝,官府的一应政令都很少听说,只知道延续祖辈的生活,不断的种着那略微贫瘠的土地,对这些年里,朝廷大力推广的海外良种都没有见过。

这样的地方,不说穷山恶水,也不能称得上啥好地方。

所以要想说服当地的村民跟着自己一块干事,也是不容易的。

朱佑栎一个外面来的毛头小子,要不是自己能打,身边跟着的人也能打,他们能听话?

“不管过程怎么样,结果好就可以了。”

朱见济欣慰的拍着儿子的肩膀,“你去外面走了一遭,想来是有些真功夫在身了……”

“正好这两年,为父预备着改革六部,你就来帮我搭把手。咱们父子齐心,总不会吃亏受累的。”

六部要改,要被拆分,这是很早之前朱见济就有的念头。

现在大明朝要办的事情越来越多,发展的势头也越来越好。

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真理,老一套的管理办法其实是不够用的。

现在不主动改,以后总会有东西逼着朝廷改,最差的,就是在改动制度之时,顺便把“朝廷跟谁姓”也改了。

要当一个好皇帝,目光就要放长远一点。

只是六部跟丞相之制差不多,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不能一拍脑袋就改。

对于这点,朱见济选择了温水煮青蛙。

在考成法的基础上,朝廷其实已经在进行严格的官吏管理,要求他们专事专办的。

而且表格模式推行出去后,每件事都有了明确划分。

朱见济这个皇帝也有点强迫症,大小事都要求有朝廷管控,利用几次查田的机会,狠狠打击了一把地方乡绅,地方监察权的延伸让大明朝能够实现对基层乡镇的监管。

所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让官员的工作负担又加重了不少。

除了这些,改土归流后的西南归入中央直接管理的范围,三辽省份的建立,还有西域的收复……

对官僚系统来说,实际上也是一阵动荡的。

要他们管理的地方又多了那么多,这哪儿受得住?

偏偏每年考核有要求,不能偷懒,偷懒就实现不了今年的工作量,逼得不愿意被通报评批和因事罢官的人只能选择主动加班。

在某次,六部有数位官员因长期加班到深夜而不幸猝死后,朱见济应内阁请求,宣布对六部进行扩招,增加其中的办事人手,并且增设一些部门,将事权进行重新划分,提高办事效率。

时至今日,六部早就不是当初的六部了,已经膨胀到了可以让皇帝重新分割的地步。

当然了,面对扩大了的部门,六位尚书也不会很乐意被分走权利,一旦宣布要改革六部,定是要面对新风暴的。

好在自己的儿子,现在也长大了。

朱佑栎也充满了期待,“那就听父皇的!”

于是在朝臣惊喜的发现皇太子终于重新出现在皇帝身边,天家父子的感情也没有变质时,还没来得及为之高兴多久,就接到了皇帝的新圣旨。

很多好不容易适应了现在的工作强度,觉得乾圣朝都二十多年了,不会再多做折腾的官员在事后都忍不住回忆起这封圣旨下达之时,自己那复杂的感情。

“我真傻,真的。”

“我单知道皇帝年轻气盛会有很多想法,会做很多事情,但不知道一个做了二十四年天子的人还能这么折腾。”

“而且他还带着儿子一起折腾!”

“六部以前人多,门面很阔气的,人人路过六部正门,都要夸一两句,里面的人也都昂头挺胸的,气派的厉害。”

“可圣旨下来后,折腾了两三年,六部被分了十几块。”

“我来原来的部院门口,喊六部里面认得的老友名字,没有应,门开了再看去,只见里面空了不少房间,人也不多了。”

“我问,我那老友呢?还在这儿当差的人说,怕是调去新成立的某某部了。”

“我当时心里想着,不过外派几年,哪里会变得如此之大,就又倒退出门去看招牌,还在贴在旁边木栏上的人员调动告示……”

“原来的牌子已经被换了,我那老友,也果然被调去了新部之中,做的还是以前一样的工作,也没有多轻松。”

“等我好不容易约他出来喝酒,他手里还紧紧攥着几份报告呢。”

……

谢迁是真能说。

听完了终于过完地方磨砺阶段,调回京城的某人长篇大论,前来向他请教为官经验的官场新人只能面带笑容,然后在心里感慨。

至于朱见济跟朱佑栎,在做完了大事后,在歇口气的空挡,却是受到了来自沂国的坏消息——

万贞儿去世了。

年纪上来了,再好的大夫,也没办法跟生死簿抢人。

第一代沂王朱见濡悲痛难耐,竟然跟着一块病倒,并且很不配合治疗。

“你母亲是看着我长大的,现在她去了,我又何必独留在这世上?”

“你不要多讲了,好生照顾弟弟,把国家管好就好。”

面对着跪在面前,请求自己配合大夫治疗,缓和心情的大儿子,朱见濡只是有气无力的躺在床上,面如死灰。

国事他已经安排好了,不需要多关心。

所以现在朱见濡只需要安心等着死就好。

朱佑樘还在赶回来的路上,没能陪在爹娘身边。

朱见济听说这个事情后,自然也赶紧派人过去探望,可惜一来一回到底是需要时间的。

等皇帝的使者登陆吕宋没多久,沂王去世和世子请求册封的消息就一同传了回来。

“沂王就比我大了一岁啊。”

哀叹堂兄之时,朱见济不免念叨起对方的年纪。

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一直很有信心,倒不担忧自己像堂兄或者亲爹一样,三四十岁就没了。

可他担心朱佑栎。

要是这好大儿也英年早逝,自己的心血岂不是要白费了?

为了培养太子,朱见济特意拉开了自己和其他儿子的距离,特意让朱佑栎去领着弟弟们,树立起榜样形象。

如今成果已经出来了,后面的小子对大哥的确爱戴服气,被朱佑栎调教的很好。

但相对应的,他们对朱见济就是敬大于爱了。

“你说天底下,还会有第二个懿文太子吗?”

大半夜的睡不着觉,朱见济把老婆推醒,突然问她。

王氏迷迷糊糊的回道,“懿文太子?你和春官不都被人说跟他一样吗?”

当然,这里指的是待遇一样。

懿文太子朱标跟他爹朱太祖,那可是绝对的好父子。

当年朱见济跟着景泰帝一块干活,也有人常拿懿文太子来跟朱见济做对比,不过等话传到景泰帝耳朵里的时候,反而被皇帝斥责了一顿——

懿文太子好是好,可偏偏命不长,硬生生带着他那一脉都往地下去了。

要是朱标多活几年,哪怕最后同样没继位,可指不定能把朱允熥培养起来,而不是让脑子进水的建文帝上台。

这么一来,历史就要完全改写了。

由此可见,太子的寿数如何,实在是影响国家根基的大事。

而自打朱见济五岁那年生过病,景泰帝就很忌讳别人在寿数这方面对儿子指指点点,怕人说多了,真把自己的独苗苗给吹去陪太祖了。

只是没想到,景泰帝替儿子注意着,自己一个调整弹道,把自个儿给炮出去了。

现在,轮到朱见济来替自己的儿子担忧。

“春官一定要好好保养身体啊!”

乾圣二十七年,政治上风波逐渐平息,也因为年岁已长,成功娶妻的朱佑栎突然被他爹语重心长的嘱咐了这么一句。

皇太子不由得猜测是不是自己在洞房之时的表现过于优异,从而引起了众人惊叹。

唉,其实这种事情只能讲天赋,后天是无法弥补的。

“儿子懂得!”朱佑栎看着父亲,严肃的点了点头。

可即便有这样的承诺在前,老天爷也不是太给面子。

等到朱见济才过完五十四岁生日,一直陪着他走过青春年少岁月的王氏就病倒了。

这时候的朱见济差不多把政务都交给了太子,自己倒是可以专心的陪着老婆养病。

“你怎么还不去睡觉?”

还是在半夜,病中总是昏昏沉沉的王氏突然醒过来,然后发现皇帝竟然坐在床边,看着床杆闭目养神。

朱见济睁开眼,给王氏摸了摸额头,发现没发烧没出汗,才缓缓说道,“你病一直没见好,我不放心,多陪着你点。”

王氏笑道,“我已经好多了。”

“你这话,生病的时候说了不知道多少次,结果眼下不还在床上躺着?”朱见济哼了一声,根本不信。

“可陪床哪里是皇帝能做的?你也上了年纪,别折腾自己的身体。”

“快去休息!”

王氏都没想到,年轻时候丈夫睡不着或是睡得晚,自己要劝他去睡,现在还得这么说。

“我不!”

“春官他们也在隔间陪着,有问题还有宫人伺候,你担心我干什么?”朱见济继续哼哼。

太子要处理国政,是无法熬夜陪床的。

朱见济也不可能让儿子这么消耗自己的身体,所以把本想跟老爹一块陪护的朱佑栎给赶去旁边睡觉,自己霸占了床边唯一的位子。

可惜的是,其他孩子早就出去就藩了。

老二去了河中,老三老四老五三个去了印度,老六最惨,被分到了北殷洲那边……

就算听说母亲病重,也根本没办法跑回来看望。

“有我陪着你,你就好好躺着吧!”朱见济让睡在偏殿的太医给皇后诊治了一番,确认皇后正在恢复,病情好转许多,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后,便得意了起来。

“你此前病的那么厉害,都亏了朕这真龙天子给你蹭了龙气护身,才有今天的好消息……你不要白费了我的好心,赶紧养病去!”

他嘴上说得轻松,实际上在王氏病的最厉害的那段日子,朱见济总是难免想到马皇后的事。

这位老祖宗的境遇,跟他们家又何其相似?

为了这个,朱见济还跑去太庙拜见了朱太祖跟马皇后,希望这两位老祖先在天之灵,能够给自己一点面子,不要让乾圣朝重蹈洪武的覆辙。

幸好幸好,王氏从小就养的好,底子扎实,大明朝的医疗技术这几十年也是突飞猛进,简易版本的青霉素都有人弄出来了,这才挺了过来。

朱见济为之松了口气。

然后,那口气又被皇帝给猛地吸进去了。

因为在王氏刚刚病好一些时,朱佑栎又病倒了。

皇太子现在是实打实的国之副君,皇帝也仿效太祖太宗的例子,将朝政都放心的交给儿子,除了三品以上的大臣调动会关注一下外,其他的都让太子一个人决定了。

所以朱佑栎的负担是不小的。

以前被父亲叮嘱过,朱佑栎自己也习武强身,倒是从来没受过头疼脑热。

他从小厉害惯了,成天也是一副自信昂扬的“天生主宰者”的气派,让人根本想不到,他也会生病。

而原因,也不过是一边忙着国事,一边忙着家事,让皇太子忘记了日常锻炼,一个不小心就中了招。

这事情发展的,差点让皇帝也跟着病倒,然后一家三口排排躺着,整整齐齐。

好在朱佑栎只是简单的受寒,多穿了几件衣服,喝了几天苦药就好了,后遗症是因为生病缺了勤,积累下了一些政务,让有工作狂属性的太子极为难受,一下床就赶紧疯狂的扫起了文件。

朱见济看了直叹气。

“京张铁路这段日子也通了车,你要不要跟我去看看?”

从工科院弄出来原始版的蒸汽机开始,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有皇帝的大力支持,还有巨额奖金鼓励,大明科研人员对蒸汽机的摸索倒也顺利,在乾圣三十年的时候,做出来了完整版的蒸汽机。

当听到那刺耳的鸣笛声时,朱见济一边鼓掌一边扯着嗓子叫好。

虽然蒸汽机刚刚问世,那种引导人类进入新时代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显露,但皇帝这么重视,自然会有人响应。

一时之间,对蒸汽机的研究和利用就成了个热门。

而有了新的强大动力,火车这种标志性的玩意儿也得提上日程。

还是那句话——

想要富,先修路。

把交通能力提上去,有利于大明朝强化地方控制,增强国力。

再说当年为了方便马拉车,各地已经铺设了很多轨道,正是火车推行的好条件。

在多次实验,确定蒸汽机的确能够拉动沉重车厢之后,朱见济就钦定,要在京城和张家口之间修建一条铁路。

克服各种困难,今年总算是修好了。

“可以。”

朱佑栎在蒸汽机问世之时也旁观过,还见过火车模型,对那能够拉动车箱,载重前行的大家伙也很好奇,所以不用多考虑,便点头同意了。

于是皇家父子第二天就出了宫,坐上了火车。

此前,京张铁路已经试着运行过了,不然也不敢让皇帝跟太子坐上来。

火车的速度也不是太快,这样也方便出现意外,人能够打开门跳下去,不至于摔死。

“感觉跟马拉车的速度差不多。”

摇摇晃晃的坐了一段路,朱佑栎皱着眉说道。

不敢相信期待这么久的火车最后就表现出这么一副怂样。

那朝廷花了几百万两银子岂不是打了水漂?

“这算什么?新东西总是会改进发展的,火车刚出来就赶得上马拉车,以后要是多烧点煤,多加几个轮子,不就能跑的比马快了?”

“到时候,用不了多少时辰,大明朝都能坐着火车转一圈!”

“春官,你这是在和为父见证历史啊!”

朱见济对着窗外的风景可劲儿的欣赏,看够了后才勉强收回视线,突然提出,“等明年,我就禅位给你吧。”

朱佑栎猛地抬头,不知道他爹为什么突然说这个。

天底下哪里有皇帝当得好好的,忽然放弃的事儿?

以前的太上皇那是啥人啊?

刘太公?

唐高祖?

靠着儿子坐的天下,当个太上皇是理所应当。

可朱见济威望足够,完全可以不管儿子的想法,在皇位上坐一辈子。

太祖高皇帝对太子多好?

不也是舍不得把位子挪给儿子?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诱惑,谁能放弃!

“这个不必了!”朱佑栎急忙拒绝,表示自己还年轻,不急着登基。

“不行,就这么定了!”朱见济一锤定音,直接把话说死了,“等明年,我五十五了,你也三十三了……都是恰好的岁数。”

“天下哪里有四十年的太子?”

“你现在执政,做的很好,我完全不担心。”

“今年你母亲病了一回,我也想了很多,觉得既然已经把国事交给你处理了,为什么还要死抓着龙椅不放,拿着个名头有什么好的?”

“不如趁着还能走动,做个太上皇享享福,卸了担子到处走走……为父活了五十多年,可很少去外面走过。”

“现在大明朝变得很厉害,为父却没有见过,只能从各地的奏疏里面瞧瞧……”

“思来想去,发觉大好河山,不去看看实在可惜了。”

要是有精力,他还能去其他儿子的封地,父子重逢一番。

扭头继续看着窗外,有风从某处吹过来,把朱见济的胡子吹得飘动起来。

“天下是我的,也是你的,可到底会是后来者的。”

“人要服老,要学会退让。”

“春官,以后大明朝就交给你了。”

放松身体靠上真皮缝制的椅背,朱见济语气轻松的告诉儿子。

而朱佑栎听着他爹的话,也不再搞什么“三辞三让”的把戏。

“儿子不会辜负父皇!”

屁股底下的车子还在摇摇摆摆,吭哧吭哧的沿着铁轨慢悠悠前进。

他们知道,这火车终点就在不远处,用不着到张家口就会调头,载着皇帝太子返回北京,不会真的把天家父子带去很远的地方,给当地官员一个巨大的“惊喜”。

但大明朝这辆车,以后又会开向哪个方向呢?

反正是不关自己的事了。

朱见济喝了一口热乎的茶,舒服的叹了口气。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都市偷心龙爪手 遍地尤物 男欢女爱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艳海风波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踏天境 和竹马睡了以后 春浓花娇芙蓉帐 异世流放 春色田野 极品老师 洛公子 新现代逍遥录 动漫之后宫之旅 搬空奇葩养母家,假千金下乡了 花都太子 1987,3天成万元户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我的美利坚 诸天皇帝聊天群 救岳飞建强宋 穿越之华夏崛起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大唐皇太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大唐逍遥小神医 医妃惊天:王爷,求恩泽 我的明朝我的王 霸蜀 穿越医女嫁贤夫 
最近更新才下刑场,便上战场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穿越】我爹是异性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大汉天子,我能开启群臣天赋 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 我在三国捡尸成神 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三国:三分天下 我在洪武开商铺 夙志 大唐小说家 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一梦南唐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不见长安 地狱笑话:给乾隆看后宫如懿传 大唐广播站2 
我要做明世祖 搬砖呢别闹 - 我要做明世祖txt下载 - 我要做明世祖最新章节 - 我要做明世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