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首页 >> 大明建昌侯 >> 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红楼群芳谱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亮剑:让你驻防,你却团灭鬼子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第一狠人 色泪 非洲创业实录 摊牌了我是假太监 
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 大明建昌侯全文阅读 - 大明建昌侯txt下载 - 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三十四章 江南风月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张延龄渡江了。

渡江之前,他没有跟扬州地方的官员打任何招呼,渡江之后,也没跟南京有任何的沟通。

他到南京,完全是以朝廷钦差的身份,低调而来。

他名义为大明的江南四省督抚,所督的是河工以及粮食等,也对盐政之事直接加以干涉,等于是说他并不督导军政方面的事,是以一个查账的朝廷钦差的身份到江南,这层身份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查阅江南过去几年在朝廷账目上的问题。

本身他并不涉及到地方文政,那是各布政使司的事,大明的总督和巡抚也仅仅是挂名的,并不作为布政使的上官存在。

“老爷到的南京,现在正是最繁华时,入冬之前,江南各地的秋粮也已经入库,百姓手上有了余钱,城中各处的光景也是最好的……这里不比北方,就算是在腊月时,气温也没有到寒风刺骨的地步,所以老爷到江南来过冬也是明智的选择……”

船过了江。

张延龄立在船头上,吹着冷风,却好像一个文人墨客。

旁边还有徐夫人在做向导,虽然徐夫人长久在做北方的生意,但她在南方同样有布局,她毕竟是作为行商发家的,坐商所不具备的人脉,也正是她最擅长的。

有了人脉,也就有了消息网络,对于各地的情况便了如指掌,这也是作为商贾必备的条件,若是连基本各地的情况都不了解,干脆也就别做行货的买卖。

“南京是好地方,我就只是来过冬的?”

张延龄一脸的惬意。

一旁的徐夫人听到问题,却正视着张延龄,好像在问,你到江南是来干嘛的你自己心里清楚,难道问我?

张延龄道:“谁都知道我是来江南查账的,但江南早就把账目做到天衣无缝,本该有的亏空,现在是一点都瞧不见,各处的库房正对数字,账目查不出问题,库房也查不出问题,现在却好像谁都觉得,我是为整顿江南军政的秩序而来。”

徐夫人点点头道:“距离老爷查工部账目,已经过去有小半年时间,江南则还会留下破绽等老爷来查?再者说来,陛下应该也不会指望老爷能在江南查出什么吧?”

张延龄苦笑了一下道:“陛下是因为听信了李广的谗言,把我调到江南来,名义是派遣任用,更好像是流放,我在江南是否有作为,真的有人在意?哈哈。”

言语之间,张延龄却有了几分自嘲之意。

也好像是在告诉徐夫人,说不定我什么时候就彻底失势,所以现在还是在我有权力的时候,尽量多用吧。

……

……

过了江。

有人给打点了马车,是先一天渡江的南来色。

这次张延龄没有跟锦衣卫打招呼,就连陆坤都没跟着一起来,可说是突然要走,连停都不停。

“爷,从这里进南京城,估计不用半个时辰,要不要再派人前面打探一下,免得有人威胁到您?”南来色一脸的谨慎。

张延龄道:“谁威胁我?有人劫道不成?”

“这……”

南来色不知该怎么回答。

徐夫人道:“估计是怕有人拦路告状,或是想要挟老爷做一些不情愿的事,老爷到了地方上,很多事会身不由己的,这不是在山东时,那时老爷身边有大批的护卫,还能随时都下令动手,连杀人都可以……”

张延龄摇头道:“那时我还没真正杀过人,现在已经杀过了,反而要怕?走吧。”

没提前打招呼,各级官府都不知道。

或许就算是南京的人知道,也未必会派人来迎,就在于张延龄不会被当作是南京本土的势力,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把张延龄早点赶走。

就好像张延龄在京师不受待见一样,到了这里……

谁会真正把他当回事?

也只有施鉴和徐俌、朱辅两大势力的人,为了一个南京守备的次序问题,还在争。

可问题是,在南京还有守备太监,有带兵的也有管兵的还有监军的,南京的军政体系,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

张延龄初来乍到,南京各地的官员和武将,估计也不太敢跟他正面接触,免得在张延龄走之后,被人清算报复。

……

……

入城很顺利。

没人拦路的感觉很好,这比张延龄低调南下都要顺利。

南下时,还会有人去打听驿站,而他这次突然从扬州渡江往南京来,别人还以为他是闭门谢客留在扬州查账,到了南京也不用去衙所……或者说南京根本没有他的衙所。

他这个督抚的职位,只是临时加设的,以后也不可能常驻,或许连他的继任者都不会有,干一任就完的事,朝廷最多会给他安排个临时的衙所,既然他是突然来,连衙所都免了,就好像他在扬州时,直接住在驿馆或者是商贾给他的大宅便可。

没人真正在意他的衙门在哪,只在需要找到他的人之时,能把他给拎出来便可。

南京城的繁华,也的确是让张延龄很意外的。

江南之地的繁盛,比之北方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江南手工制造业,以及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而是北方在很多时候受“天子脚下”等事的影响,甚至在行商时官僚主义也太重,导致繁华不如江南。

张延龄是深有体会的,因为北方的商贾被他死死拿捏在手里,而江南这边,则没法完全把控。

进城之后,也不住驿馆。

也不会接受商贾的安排,徐夫人早早就给安排好住处,也不是徐夫人自己的产业,而只是临时租住的院子,不大,但比之小门小户是大了很多,三进院也足够居住。

旁边还有两个不大的宅子,供张延龄带来的人一同居住,都是建昌伯府的人,行保护和打下手的责任。

至于苏瑶她们,则会晚两天渡江,这两天张延龄也打算在南京好好转转。

这次他的心情很好,到江南之后,也是本着要以“微服”的方式,不以自己的官职去压人,到处走走看看,当是领略大明的风光。

从来到大明之后,尚且不到一年的时间,张延龄做的事却太多,好像总是在做事以及勾心斗角中,想真正闲暇几天,也总会有事摊派到他头上,但现在不同了,到了南京这样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自然就有时间去享受生活。

既然是来享受生活……

当然是要先到南京教坊司欣赏一下风景。

刚安顿下,他就让徐夫人安排好。

南京教坊司,并不是普通商贾可以去的地方,至少是达官显贵,才有机会踏足。

张延龄要去,也不是以自己本身官职的身份前去,需要教坊司单独给办一个官牒差不多的凭证,然后便能去。

有钱还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就算是商贾,进了教坊司,只要低调不惹事,谁会管?

教坊司为了赚钱,至于各级的官府还不是一样?皆大欢喜的事,就连朝廷也不会去查谁去谁不去的问题。

徐夫人对这种事,好像也是轻车熟路了,找人给弄好了关系,让张延龄可以以私人的身份前去。

“还是做个普通人好啊。”

张延龄没有选择晚上去教坊司,因为那时人多,鱼龙混杂的,反而不利于自己领略“风土人情”,选择的是下午去,准备到晚席时就走。

下午到教坊司,也果然清静。

大概这时候的达官显贵也在忙于公事,还没到休息时,就连教坊司的乐师和舞女等,也以休息的居多,在这里谋事的,都是世代的乐籍,他们习惯了声色技艺娱人,也习惯了昼伏夜出,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夜生活才是文化内涵的核心?

“南京在别的地方倒是挺好,只是这教坊司,还是差一截啊。”

张延龄到了教坊司,上了三楼,这算是不错的建筑了,但到里面后,其实发现还是有些破落的。

大明在南京的达官显贵是很多,但都是清贵,不像是京师那样都是实权人物,教坊司有好的艺人,自然也是往北边送,这也是大势所趋。

这里严格来说,并不是赚钱的地方,只是一个朝廷的办事机构,方便官员找乐子。

徐夫人一身男装,与张延龄进到房间之后,再安排了酒水和表演等,而教坊司的一名老太监缪洋的人,显得很恭顺,这样的人却不是为权贵而服务,只是为钱而服务,当太监的混到被发配到南京教坊司来,也的确是很没面子的。

混成这样……

就是身上缺一块,本身比别人低一等,比同类人也不如。

人下人。

既然地位上没有任何突破,那就只能从钱财上,看看自己是否还能老有所依。

……

……

酒菜上来,倒也是不错的。

江南的菜色更新颖一些,比之北方重在烹炒不同,南方的菜肴更讲求的是花样的翻新。

明明很普通的一些小菜,看上去就是那么赏心悦目,至于吃起来……对张延龄这样吃过了山珍海味的人来说,吃什么其实查不多,最近张延龄觉得自己缺乏锻炼,就连南下途中都要乘坐马车,好像自己发福了。

但论到艺。

则乏善可陈。

并不是说表演得不好,只是因为这里是南方,表演风格更接近于南方人所习惯的那种慢节奏,所唱的多也是吴侬软语,适应南方人的生活习惯。

但张延龄却不喜欢这种咿咿呀呀好像老太婆念经的表演方式,本来这年代的才色表演便很原始,再慢下来,听着跟催眠曲也就差不多了。

“江南的戏曲,比北方要更宽泛一些,戏文方面好像有不少专业的人在写,元曲留下的基本脉络,有的人去北方后也不适应,便留在了江南,世代而居……”

徐夫人知道张延龄在京城经营过戏楼。

所以给张延龄安排的表演中,也多以唱曲和唱戏为主。

但到教坊司这种地方来听戏……

连张鹤龄都知道,教坊司是个来找女人的地方,难道来这是吃素的?

“安排一下陪酒和陪睡的人吧。”张延龄话也很直接。

徐夫人笑道:“酒在这里喝,那睡呢?”

“当然是带走。”张延龄道。

徐夫人道:“那恐怕不容易,除非老爷把自己真实的身份拿出来,否则要把这里的姑娘带出去……很麻烦。”

坐的不出……这怎么让张延龄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加钱?”张延龄问道。

徐夫人微笑着摇摇头。

张延龄脸色有些不耐烦,到教坊司来,不给安排漂亮的女人,到闺房里好好联络一下感情,那真就成素食动物,那我还来这里花那冤枉钱干嘛?

“老爷之前跟江南商贾打了招呼,他们都已在准备,只要去通知一声,人自会给老爷送到住所去。”

徐夫人的意思,咱别要外面的,家里有,还是那种跟了你就不会走的那种。

张延龄摇头道:“家花哪有野花香?”

徐夫人听出来,张延龄今天是非要领略一下风月场的精髓,也非要在南京的教坊司做点事情。

“那就给老爷安排吧。”

徐夫人作为一个为政治服务的女人,轻易不会说不行,她存在的意义,就是去解决难题的。

既然都看出来,南京教坊司内有人喜欢钱财,那就直接花钱把难题搞定。

把之前迎客的老太监叫过来,单独问询几句,果然先是不行,再到有条件可以,再到讨价还价并做出一些“约法三章”这种脱放的事。

“商量好了,最多也就四五十两,老爷能带二女出去,后半夜到天亮之前送回来,神不知鬼不觉。”

徐夫人安排好。

接下来就要到选姑娘的环节。

但可选择的面很小,还是要由那老太监回去说。

在这里,虽然每个女人都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但也不是每个女人都甘于承受这种命运。

他们世代要为乐籍,这对他们而言,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了,没有什么谁看不起谁的问题,就算是嫁人生子……难道就有办法脱离苦海?在乐籍人眼中,自己也不过是一件工具,难道还有人想走出这里?最多是被谁收为妾侍,也是一种奢望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背剑之人 碧蓝航线界限 剑道第一魔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绝色神雕 虚空塔 乡村大凶器 魔艳武林后宫传 军少大人,体力好 孙猴子是我师弟 第一女仙修炼记 慕先生每天都想复婚 纵剑万里,从落魄杀手开始 不会修炼的狂人 萌妻高高在上 时空旅行家 萧阳叶云舒 江湖亲启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谍战之巅 抗日之铁血智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董卓之子 十三皇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生死主 大隋主沉浮 
最近更新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我是袁术袁公路 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 强国,从清末开始 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 我乃边军一小卒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无敌小公爷 墨影奇局 
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 大明建昌侯txt下载 - 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 - 大明建昌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