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首页 >> 大明建昌侯 >> 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大明国师 红楼群芳谱 辛亥英雄 王妃你是魔鬼吗 这太子,不做也罢! 最强终极兵王 拂袖红妆gl 金牌帝婿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 大明建昌侯全文阅读 - 大明建昌侯txt下载 - 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零三章 以死谢罪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佑樘抛出个让在场文臣很是着恼的提案。

皇帝要出兵草原?!

朱佑樘从登基开始,就是以一个虚心求教、倚重于大臣的“面瓜皇帝”形象治理朝政的,现在突然改得很强势,也是让很多大臣适应不了。

内阁大臣刘健出来劝谏道:“陛下,如今我大明经历中原水患日久,百姓民生刚有起色,百废待兴,此时实在不宜大动干戈,当以稳守九边防备为主,不宜有其它……动向。”

本来他想直接反对出兵的建议,但又一想。

皇帝好像只是说,想敲打一下草原部族,也没说一定要出兵,那劝谏起来的话术就需要有所收敛。

皇帝还没说要出兵,你非要劝谏皇帝不出兵,最后不会把皇帝惹怒了非要出兵,搞成大年土木堡之变前的状态吧?

“嗯。”

朱佑樘点了点头,未置可否。

在场很多大臣,眼见皇帝好像是被刘健说动了,心里也不由佩服。

看看。

这才是真正有节操的儒臣,明知皇帝是要主动出击给鞑靼教训,也明知出来劝谏不讨好,还是要以大明江山社稷和百姓福祉为重,冒着被皇帝疏离的风险出来劝谏……

刘阁老才是未来内阁首辅的不二人选。

朱佑樘环视了一圈,似在等有人出来说出不同意见,但既然由刘健奠定了基调,普通大臣已经很难出来反对。

最后,朱佑樘的目光,不偏不倚落在了张家兄弟身上。

也不是朱佑樘非要看张鹤龄,实在是因为今天张鹤龄跟弟弟站在一起,也很难分得清,皇帝是在看张家老大,还是在看张家老二。

“没人有旁的意见了吗?”朱佑樘打量着张家兄弟在问。

意思很明显。

没人出来反对,你们兄弟的一人,总该出来说点不同意见吧?

张鹤龄似乎从来没感受到如此被人重视的时候,我姐夫、大明的皇帝,居然在遭遇到反对声音时,看着我,问是否有旁的意见,这是器重我啊。

“陛下,臣有意见。”张鹤龄自告奋勇走了出来。

很多人看到张鹤龄走出臣班时,已在暗暗皱眉。

你们兄弟俩搞什么鬼?

朱佑樘看到走出来的是老大时,也不由皱眉道:“寿宁侯,你有何意见?这是朝堂,你可要谨慎言之。”

这也是在提醒张鹤龄,你会说就说,不会说给朕憋回去,别以为朕忘了之前你跑皇宫里来讨盐引,朕的怒气还没消呢。

张鹤龄道:“臣认为,鞑子简直是不要脸,给他们脸他们也不知干什么用,明明已经夹着尾巴逃走,还敢来犯境,一定要给他们个大教训,如果这时候能派兵再去灭了他们的威风,相信他们以后几年都不敢再来犯境,还请陛下恩准,在朝中选拔能人,诸如臣二弟这样有带兵才能的,以大军给予鞑子痛击,震我大明威风!”

话很直白。

直白到让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大臣应该在朝堂上奏对时说的话?

一点水平都没有,但无论如何,人家还是掌握了皇帝的心态,说出了皇帝想要得到的答案。

现在朱佑樘不就是想得到出兵的支持?

朱佑樘对此却好像很不满意,冷声道:“寿宁侯,你可知出兵之事,涉及到方方面面,粮草军备等筹措,都需提前有安排,临时出兵只会带来不好的恶果,你可有想过?”

张鹤龄一怔。

剧本好像有问题。

不是让我出来支持姐夫的说法,让姐夫对我刮目相看的吗?

怎么姐夫就先质疑我起来?

“建昌伯,你作何意见?”朱佑樘这次直接把目光稍微抬高几分,以确定自己所打量的并不是张家老大。

张延龄这才从臣班走出来,道:“臣附议。”

“啊?”

在场大臣一片哗然。

朱佑樘眉头深锁道:“你附谁的议?怎说话都没个着落?”

张延龄道:“臣既附寿宁侯的议,又附刘阁老的议,也附在场文武大臣的议,总之……西北是否用兵的议题,臣既有意见……也没有意见……总之臣觉得……谁说得都有道理。”

换了以往,在场大臣早就有人跑出来,攻击张延龄在朝堂上信口开河,不把朝议当回事。

但现在,却没人出来质疑张延龄的话。

因为谁都知道,张延龄那张嘴啊……

太伶牙俐齿,可不是一般人能撬得动的,既如此,那还不如听听别人说什么。

朱佑樘往四下看了看,对于众大臣没有出来质疑张延龄说法的,连皇帝都感觉到有几分意外。

一个外戚,在朝堂上近乎胡说八道,居然没有一个大臣出来抨击他一下?你们身上的骨气,被朕这个小舅子给打怕了吗?

朱佑樘道:“建昌伯,你到底是支持出兵,还是不支持出兵?”

张延龄摊摊手道:“从短时间来说,臣并不支持出兵,大明的边备本来就有所不足,经过今年春夏之后的一战,各地的府库粮仓更是捉襟见肘,宣府的钱粮一直在告急,好不容易等入秋之后,钱粮紧缺的情况有所好转,为何要在此时冒险出兵,打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事呢?”

很多文官听了这话,突然感觉到……

你小子,很上路啊。

我们文臣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好像就你小子敢这么直接去进言。

朱佑樘语气冷漠道:“那从长远来说呢?”

张延龄道:“长远来说,似乎也不该打。”

这话,皇帝听了都想吐血。

你刚才还说,又支持打又不支持打的,还以为你要来个大转折,原来你就是变着花告诉朕,你不支持朕西北用兵的策略喽?

“如今草原虽然有汗部独大的事态,但总的来说,达延汗想一次统一草原,也并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东蒙古诸部在得到大明朝廷的支持后,更是有底气跟达延汗叫板。”张延龄侃侃而谈,“如今正是草原内乱不止之时,我大明何不趁机休养生息,多筹措边备,加固城防,以等草原各方几败俱伤时,再有动作呢?”

朱佑樘冷声道:“那要等到何时?”

张延龄道:“边境安定,并不在于几时,而在于长治久安,只要未来多少年内,边防没有问题,那就是大明之幸,百姓之福,如果要以战止战的话,首先会让多少边军将士死伤,边疆也会长久经历战祸,实在非长久之计。”

张延龄话中的意思,阐明的就是“和平”的重要性。

无论民族矛盾或是纠纷,再或是大明想一统草原,再或是别的什么……

任何的脸面,都不及和平重要。

大明以往固守的原则,其实也就是固守边防,保证边军、百姓、朝廷的利益不缺失,但凡兴起战事,交战的双方就没有胜利者。

……

……

朱佑樘脸色很不好看。

很多大臣似乎也在窃笑。

张延龄可是以往最坚定的“主战派”,本来皇帝以为自己有个识大体的外戚,会懂得揣摩上意,在这时候给出一些不同的意见。

谁知张延龄这小子居然“背叛了革命”,跑去跟文官站队了?

枉负了朕之前对你的一片真心啊。

徐溥走出来道:“陛下,西北各处如今战事告急,但其实边防威胁并不大,只要以固守为主,再配合各地的调兵遣将,应该不会有大的边患,不如等来年开春之后再做商议……”

这时候,居然是文官之首的徐溥,出来“力挺”了皇帝一把。

我们现在不商量了,等来年春暖花开之后,再商量一下是否出兵的问题……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朱佑樘无奈点头道:“既如此,那此事再议吧。”

显然皇帝没有死心。

都觉得朱佑樘是个面瓜,但其实朱佑樘一点都不面,相反朱佑樘有一颗当圣主的心,只是平时受文官挟制惯了,再加上他以仁孝立国,以往也没什么军事上的成绩,也就没去往这方面发展。

现在刚有一点要往“武宗”发展的倾向,朱佑樘还是很希望大明能在自己的治下开疆拓土的。

但现在的现实是……

“建昌伯,听闻你昨日里上了一道奏疏,言辞好像很激烈啊。”都以为事情告一段落时,皇帝突然用阴阳怪气的语调提了一句。

文臣听了不知为何……心里就是觉得很舒服。

张延龄终于把不准皇帝的脉了,这下好了,这小子要倒霉。

明知皇帝对你参劾李广的事很生气,朝堂上你还非要跟皇帝顶着来?你小子这是屁股插了翅膀,飘了啊!

张延龄本要退回臣班,闻言直接拱手道:“是的陛下,臣参劾了自称天师,但其实乃不学无术妖人的李广,并列举了他曾经所做不法之事,还望陛下明察。”

还真是……

不撞南墙不回头。

朱佑樘道:“你对李天师,有何看法?”

皇帝这话很强势,其实也是想告诉张延龄。

李广可不是“自称”天师,而是钦封的天师,是朕觉得他是天师,别人才这么称呼他,你小子别想诽谤他。

张延龄惊讶道:“陛下,臣的奏疏您没有看吗?臣想说的话,其实都列出来了,如果陛下实在没看的话……臣在这里复述一遍也是可以的……”

以往不识相,那是在文官面前不识相,跟皇帝穿一条裤子跟我们文官作对。

这次不一样了。

居然跑到皇帝面前来不识相,顶撞皇帝?

我们文官可没打算跟你穿一条裤子!

你参劾李广,跟我们无关。

“不用了。”朱佑樘冷声道,“你的那些胡言乱语,朕不想听。朕只是想问你,李天师在万岁山上修建毓秀亭,乃是为皇后的病,皇后可是你姐姐,如今皇后的病情好转,他功不可没,你何以以怨报德恶意中伤?难道你是觉得,你有比李天师更高深的仙法不成?”

皇帝好像是生气了。

话说得很直白,而且是当着如此多的文臣武将说的。

“以怨报德”、“恶意中伤”,这明摆着是告诉张延龄,你这是在触朕的逆鳞,你明知朕最厌恶别人提到李广的事,你还非要顶着风头往前冲。

就算你是朕的小舅子,朕也不能对你有所姑息。

张延龄叹道:“臣不过是以一介臣子的本份,所进言罢了,若是陛下不肯听,那也只能……很遗憾。”

“混账!”

朱佑樘一怒之下,已经站起身来,怒视着张延龄。

在场的大臣都战战兢兢。

很少能看到皇帝如此生气的时候,他们也能感觉到,这次皇帝是真的生气了,而不是在惺惺作态。

他们心里不但不觉得不痛快,反而觉得很爽快。

张延龄啊张延龄,你也有今天啊。

以往是我们跟你斗没好果子吃,你不会以为连陛下的私事你也能掺和吧?谁给你的勇气?

“陛下,臣想进言的是,万岁山乃是我大明皇宫的镇山,涉及到我大明国祚,以臣阅读古书所知,一旦镇山的龙脉受损,将会带来上天的反噬。”张延龄义正言辞。

“胡言乱语!”朱佑樘没有坐下,拂袖怒道。

张延龄不依不饶:“臣没有胡言,臣之前不肯接受督造毓秀亭之事,正是因为臣知,如此做会带来恶果,臣之前便想参劾李广,奈何陛下对李广太过于宠溺,以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全场的文臣武将都惊呆了。

这还是张延龄吗?

我们不是来错地方了吧?

今天是在做梦吗?

为何却是这混账王八羔子,在这里“大放厥词”,把我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就这么以煽风点火的方式说出来,他是不知道皇帝有多生气吗?

他这是要自取灭亡吗?

甚至连一些对张延龄行事风格早有了解,更觉得张延龄“老成持重”,只是平时装出嬉笑怒骂的样子的大臣,诸如周经、李东阳等人,也都不由好奇侧目看过去。

他们也想知道,为何今天的张延龄会这么一门心思非要搞死李广不可。

“建昌伯,朕给你个机会,你可以收回之前的话。”朱佑樘脸色阴沉,随时都有爆发的迹象。

这其实好像是跟张延龄最后和解的机会。

张延龄显然不想把握最后的机会:“陛下,臣敢以项上人头作保,不出半年,上天的反噬必将到来,天崩地裂大火焚宫,若半年内不能应验,臣愿意以死谢罪!”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背剑之人 碧蓝航线界限 捉诡十八年,我进入了惊悚游戏 剑道第一魔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逍遥人生 洛公子 虚空塔 艳海风波 魔艳武林后宫传 修神外传仙界篇 军少大人,体力好 宿主今天祸害男主了吗 不会修炼的狂人 萌妻高高在上 时空旅行家 重生之后中奖十亿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抗战之烽火燃血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全球高武之我的系统送错了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我是袁术袁公路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小兕子驾到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 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 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 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 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 
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 大明建昌侯txt下载 - 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 - 大明建昌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