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首页 >> 大明建昌侯 >> 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我在大唐做战神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最强兵王 衣冠不南渡 靖难攻略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 大明建昌侯全文阅读 - 大明建昌侯txt下载 - 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四十三章 名声是个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东阳开始无心政事。

自己在政坛取得的成就再大,来个断子绝孙,放谁也受不了,何况还是他这种肯定能给子孙带来隐蔽之人。

先不说隐形的可以相助后世子孙在科举上无往不利,就说荫蔽可得监生、中书舍人等职位,就无人来继承,会让李东阳觉得自己的努力没了意义。

很快,朱佑樘也得知了这件事。

给安排了御医前去府上,亲自为李兆先诊病,所得的结论没有江湖郎中那么悲观,但看样子,未来李兆先也非要静心调养,估计就算不死也只剩下半条命。

坤宁宫内。

日落时,朱佑樘夫妇用过晚膳,朱厚照陪着妹妹到后面去玩。

张皇后还在提醒着:“别欺负皇妹……”

朱厚照平时太调皮了,在小公主面前一点当哥哥的样子都没有,没事就喜欢欺负妹妹,张皇后还是很担心儿子欺负女儿。

等只剩下夫妻二人后,朱佑樘把即将召张延龄回京师,以及李东阳基本要绝后之事说出来。

“有那么严重吗?”张皇后显得不可理解。

李东阳也算是一代英才,年轻时那也是风流倜傥的,曾经也诞下不少儿子,怎么这些儿子一个个都短命呢?

朱佑樘道:“朕也是听东厂的人调查说,李先生的长子流连于秦楼楚馆,因而惹了不少的病。”

张皇后听到“秦楼楚馆”的说法,面色很不正常,还白了自己的丈夫一眼。

大概觉得,男人都好那一口,就连李东阳那个少年英杰般的儿子都不能幸免,这大概也是在用眼神提醒丈夫……都是教训。

张皇后问道:“陛下谈及此事,可是想说,未来李阁老只剩下一个女儿,更不愿意嫁给延龄?陛下没派太医去过吧?”

“这……朕还是派了的。”

“陛下还真是好心,他一再推搪婚事,既没把张氏放在眼里,又将陛下的好意劝说当耳边风,就这样还给他面子作何?”

张皇后心眼还是比较小的,何况文官也的确没给她和她的家族面子,她更不会待见李东阳。

朱佑樘一时都不知该怎么跟妻子谈下去。

从亲疏远近的角度来说,的确李东阳的家事跟他这个皇帝无关,若是每个大臣家里死不死儿子,或者是否断子绝孙,都要皇帝来关心,皇帝怕早就殚精竭虑而亡。

“陛下,您既然那么关心李阁老孩子的生死,臣妾也不多说,只是希望陛下还记得延龄如今也没子嗣……”

张皇后之意,你要关心那是你的事,以后别跟我说了,反正我不想再听到有关李东阳的家事,而且你还要记得我为弟弟争取到好的联姻对象,哪怕不是李东阳这样的鼎盛家族,也不该是小门小户。

……

……

张延龄已经在计划归途。

来到西北也就一个月时间,就被朱佑樘暗地里告知,他可以先回宣府,等进一步的指示就可以回京师。

这算是一种“两步走”。

可能朱佑樘也担心张延龄离开西北,鞑靼会卷土重来。

本来计划是让张延龄负责把西北屯田的秋粮入库事宜完成之后再走,现在是张延龄和张皇后接连请求皇帝,皇帝才“勉为其难”,让张延龄在宣府跟新的宣大总制交接之后,才能离开西北。

但新任的宣大总制到底是谁,都还是个秘密。

张延龄将从偏头关离开,定下动身的日子,是在八月十三上午。

在动身前夜,张永和京营千户宋明顺一起前来问询张延龄归程的细节。

“爵爷,您何不先过太原?可走紫荆关,就算去宣府,也不耽误几日……还可跟山西地方的官员将领见上一面……”

宋明顺得张延龄相助,取得战功,虽然正式受赏的公文还没下来,但估计回去之后至少能官升一级。

最重要是巴结上张延龄这棵大树。

此时他提醒张延龄去太原,更多是想让张延龄接纳地方官的“孝敬”,在武将看来,有权势之人不懂得利用手上的资源谋私,自己也有必要提醒一下。

张永笑道:“宋将军你这是不知爵爷的家底,以爵爷的身家,还用到山西地方上打秋风?”

“是,是,爵爷之前赏赐给下面的,就算是十个山西布政使司,怕也孝敬不上来……”

张延龄下发了一万引以上的盐引,市价五万贯,光是这出手大方的劲,那简直不是在赏赐功勋,简直是在散财。

底气如此豪横的张延龄,还在意太原府那仨瓜俩枣的?

张延龄道:“本爵也是很贪财好色的,只是呢,朝中那些文官盯得紧,若是往太原走一趟,名不正就容易被人参劾,为了几千几万两银子,我找那不痛快作何?还是早点回京师过自在日子不是更好?”

“我早回去几天,就能赚到更多的钱,来年的盐引也到了快要厘定之时。”

张延龄话很直白,直白到让张永都觉得很无语的地步。

就算你贪财好色,你也不能这么说啊,你让我这个监军太监很下不来台你清楚否?

当监军的,要不要把你这番言论上奏陛下呢?

他也就这么一想,可不会傻到真去说,皇帝对张家兄弟的偏爱程度有多高,他最清楚,何况他名义上还是张皇后的人,张永除非是以后不想在朝中混了,或是想早点入土,否则是绝对不敢说张延龄一句坏话的。

之所以将他安插到张延龄身边来当监军,不就是看准了他是张家派系的人?

“爵爷,有件事……咱家想问问您,这新任的……宣大总制,不知是何人?”张永随后问出个西北军政体系都很关心的问题。

张延龄笑道:“我上哪知道去?”

张永惊讶道:“您马上要到宣府,跟新的宣大总制对接,您不知是何人?”

张延龄好奇打量着张永道:“张公公,你大概也能收到一点风声,就是陛下最近一直在朝中,让文官来推举新的宣大总制,但以我猜想,陛下想要的,并不是一个能在宣大有所作为的统帅,而是更希望在三边有所作为,你觉得呢?”

“啊?”

张永一怔,在张延龄提醒之下,他感觉到自己的见识也随之“升华”。

一想也是。

这次之所以安排宣大总制,并以宣大总制来统帅九边,主因是鞑靼从宣大一线杀进来了。

换了平时,以甘肃、宁夏、延绥为主的三边意义更大,三边总制统调西北军务,才是正途。

“那谁是新的三边总制?”张永又问出个听起来傻傻的问题。

张延龄笑道:“还是要问那些文官啊,我怎知道他们推举了谁?反正我要回去了,就算我不走,他们也不会推荐让我上,这个新任的三边总制,一定是他们认为跟文官走得近,他们能控制得了,而且对西北军政体系知根知底,旁人想行贿也很难的一个……看似正直、有资历的老臣……”

说到这里,张延龄拍拍张永的肩膀,意思是,我言尽于此剩下的你自己慢慢琢磨。

张永比照了一下张延龄所说的“前提条件”,竟然没有一样是跟张延龄对得上的。

张永心说:“这位爵爷说话真有意思,你还不如直接说,找了个跟你正好相反的人来?!”

等张延龄打着哈欠进内帐休息时,张永也在琢磨:“建昌伯所说的还真是那么回事,朝中文臣必然是要推举这种人的,可问题是……为啥这位建昌伯没有文官所中意的任何一条优点,竟能在西北如此游刃有余还获得如此大的军功?而以往那些人就不行?”

“难道说,那些文官所推举的,其实是错的?”

张永作为朝中的新贵,未来可能会影响大明朝政之人,此时也学会反思,开始去探究文官立场的正义性。

……

……

张延龄带着京营两千人马,以及金琦等人一起回到了宣府。

宣府巡抚刘大夏亲自出来迎接。

跟之前一次见面不同,这次张延龄功勋卓着,连刘大夏甚至都很眼气。

谁让张延龄毫无资历,就是舍得散财,就能取得如此大功劳?

刘大夏本身就是被皇帝派来西北筹措军粮物资,完成地方钱粮奏销的,他自然不会有张延龄那么阔气,他甚至还试探着,想让张延龄拿出点,比如说把之前朱佑樘交给张延龄的两万引盐引,直接留在西北,作为填补西北军饷之用。

“刘中丞,你所说的盐引,本爵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不妨上奏,请求陛下来调配,比跟我说更好。”

张延龄在宣大巡抚的衙门内,很直接便回绝了刘大夏的请求。

盐引是朱佑樘给的,但想让我再吐出来?

门都没有。

那本来就是我姐夫送给我当军费的,现在我只是靠徽商的势力筹措了小部分的军费,就把问题给解决,盐引自然是要被我揣兜里的,想让我拿出来非要御旨不可。

刘大夏显然也没办法。

谁让自己本身就是下级,跟上级提请,上级没啐他一脸唾沫就是好的,现在只是说话难听了一点,他也有所准备,毕竟朝中人都知道张延龄跟文官之间有嫌隙,而他刘大夏恰恰也是文官体系中的一员。

“刘中丞,你在中原治河数年,对于河工的账目应该最为清楚,此番本爵回京师之后,必然还是会重新查河工账目的。”

“要不趁着我在宣府这几日,你跟我好好研究一下河工账目?”

张延龄不但吝啬不想吐血,还想让刘大夏帮忙。

刘大夏赶紧行礼道:“在下还有要紧的军务要办理,涉及万全都司周边的土堡修筑和加固,不能与建昌伯多行会晤。”

“哦,那太遗憾了,本爵也旅途劳顿,就先回去休息!”

一次高层的会面,便如此不欢而散。

……

……

张延龄回到驿馆,见到了一身男装的徐夫人。

徐夫人是奉命来宣府见他的。

在雁门水一战结束之后,宣大一线的紧张局势已大有缓解,百姓也都开始回归家园,虽然田地被损毁不少,但大部分的农庄并没有被毁。

或许鞑靼人也知道,留着这些农庄和田地,大明还会在西北继续布置屯田,以后还有机会来抢。

若是这次抢得太狠,连房子都给烧了,或许大明引以为戒就把屯田往内迁,百姓也都不愿意过来种田,那以后他们抢黄土黄沙?

百姓的认知层面没到那么高,他们只感念于张延龄的恩德,觉得是张延龄带兵把鞑子给赶走,保住了他们的家园和田地,甚至粮食都还能接着收获,一点都不耽误。

心中那股欣然,简直是发自内心的。

当徐夫人把一路走来所见所闻跟张延龄说了,张延龄只是笑了笑,也没太当回事。

“老爷现在于西北已有很高的名望,百姓都以老爷为大明的功臣,想必以后对老爷的攻讦也会少很多。”徐夫人趁机恭维。

张延龄笑道:“夫人怎么也开始说这些片汤话?掌握舆论的是普通百姓吗?我跟掌握舆论的人是死对头,就算我为大明殚精竭虑死而后已,怕是也会被人认为是咎由自取不可救药,我还是不指望能把自己的名声给改善过来。”

徐夫人苦笑道:“那岂不是说,老爷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得到承认?”

“那可未必。”

“我要做的,其实不就是让大明更稳固?只要陛下知道我是能做事的,其实也就够了,我有钱有势有女人,逍遥快活,想干什么干什么,名声好坏有那么重要吗?”

“对我来说,名声是个屁,对得起自己就行。”

张延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身为大明的外戚,张延龄从最开始就已经有了身份定位。

当文官口中的好人?

那多没劲?

要当就要当权臣,权臣有一个敢说自己是好人?

不懂得因势利导,不懂得杀人灭口,不懂得卑鄙无耻成大事的道理,也没资格当权臣。

“我这次叫夫人来,其实是让你安排一下西北的商屯,你先一步在西北接管和开垦荒地,等朝廷粮开中的诏书下来,你所得的土地价格,至少能翻个几倍,这可是一门大生意。”

到此时,徐夫人才终于知道自己被召来西北的目的。

原来是帮张延龄赚钱的。

这是打仗、做官、赚钱……几不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凡人策 碧蓝航线界限 背剑之人 洛公子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后宫春春色 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真是大神医 踏天境 和竹马睡了以后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我在大唐做战神 剑道第一魔 动漫之后宫之旅 铁血特战队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唐奇谭 被追杀的我,被敌人推上了皇位 
最近更新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 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 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 三国野史! 三国伏生志 寒门科举小懒娃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大乾边关一小卒 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 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寒门小郎中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 大明建昌侯txt下载 - 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 - 大明建昌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