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因何造反

任国成

首页 >> 陛下因何造反 >> 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大明国师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重生之征战岁月 衣冠不南渡 回到大唐当军阀 开局穿越寡妇村 金牌帝婿 农家悍女之隔壁猎户是丞相 超时空史记 
陛下因何造反 任国成 - 陛下因何造反全文阅读 - 陛下因何造反txt下载 - 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32章 水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茅良哲告退离开了行宫,朱由检却仍然在沉思着。

把茅良哲调回朝中有两个原因,一是茅良哲在海贸商行时间太长了,很多大掌柜都是其一手提拔,在海贸商行说一不二。若是再让其干下去的话,恐怕会生出事端,比如巨额贪腐等等。

海贸商行利润极大,对皇室非常重要,朱由检不愿看到那种情形出现。朱由检虽然允许茅良哲举荐三个商行大掌柜人选,但每个商行的财副都必须由朱由检亲自委派,直接掌管商行账目,另外还会往商行暗中派出督察。

每年数百万两的利润,朱由检不允许出任何乱子。

而调回茅良哲的另一个原因,是真的需要他主持税务部。去年成了的税务司主事是平辽伯赵率教,但赵率教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当时用他主要是为了对付北京城内的勋贵,而税务司真正管事的是谭兴贤。

税务司成立一年多来,税务司先后在运河沿线各大城市开设分司,每月能征收税银十多万,一年下来征收的税银已经超过百万。假以时日,若是在整个大明全面征收商税,每年征收的税银恐怕要超过千万两!具体数字不好说,但超过田税是必然。

南巡一路行来,朱由检见识了扬州以及江东的繁华,运河的商船如织,长江中舟楫如梭,充分证明了江南各地商贸何等的繁华。江东,被反贼占据的江西,以及浙江福建广东,是工商最为繁茂的几个省,特别是江东四府和浙江,家资百万的豪商为数众多,家资十万者不可胜数。若是全面征收商税的话,哪怕是十一之税,每年税收到底有多少简直无法想象。

再比如皇家海贸商行,看起来占了倭国航线三分之二的份额,但目前也只是开展倭国航线而已,吕宋及南洋航线还没有涉足,而南洋海贸利润之大不亚于倭国。若是对海商全面征收商税的话,每年的税银也会有数百万两纹银。

全面征收商税是朱由检制定的国策,不可更改。所以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部,负责商税征收。在朱由检的心中,税务部的地位将不亚于户部,甚至比户部还要重要一些。

按理说税务部是在税务司的基础上扩建,赵率教自然不适合当这个尚书,副司正谭兴贤却有能力担任。但谭兴贤到底资历尚浅,不足以被任命为正二品大员。朱由检便下令,任其为税务部左侍郎,位次仅在茅良哲之下。而税务部需要官吏,一部分是由税务司官吏组成,再就是从吏考通过者中抽调一批算术学的好的。

不过朱由检还有一个忧虑,茅良哲离开海贸商行后,海贸商行的生意会不会受到影响?

盘算一番后,朱由检突然笑了,他已经想明白了,海贸生意的好坏其实关键在于水师武力的强大。

正是福建水师强大的武力,清除了沿海诸省的海盗,才使得大明沿海没人敢和皇家海贸商行竞争,才使得那些海商老老实实给商行交银子买出海贸易权。

正因为福建水师的强大,皇家海贸商行才能控制倭国航线。

所以只要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任何人做海贸商行掌柜都差不多。

所以,必须继续扩充水师力量,要大规模的造船,造大船,造出比佛郎机荷兰红毛鬼还要大的海船,这样将来才能在各个海域和西夷人抗衡。

虽然不懂得造船,但朱由检知道,造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别是那些大海船,每一艘都需要数量庞大的木料,而且不是一般的木料,想筹集出适合且足够的木料并不容易。

懂得造船的工匠大明有的是,皇家科学院中不少西夷传教士,也都懂得造船,若是木料和其他材料足够的话,造船媲美西夷战列舰巡洋舰的大船也没有问题。但问题是想筹集足够的木料并不容易。李彦直在福建五年时间,也只造出了二十艘三桅海船,其中只有三艘夹板船,就这已经用光了整个福建各船场的木料。

“传旨,从即日起,重建龙江船厂,从全国召集懂得造大船的工匠,重金购买适合造船的大木,命各省筹集造船的绳、胶、漆等各种材料。”沉思良久,朱由检缓缓说道。

“是,陛下。”一旁的柳如是奋笔疾书,把朱由检的话记录下来。

福建水师实力固然强大,但却无法和西夷相比。也许有人说李彦直打败了台湾的荷兰人,这些西夷人的实力也就那样。那其实是一种错觉。

台湾毕竟靠近大明,在台湾岛的荷兰人也就五六条船,而且都是一些中型武装帆船,整个台湾岛的荷兰兵也只有千余人,李彦直动用了上万禁卫军数百条船方才打赢。

荷兰人主力舰队并不在大明沿海,而是在欧洲,正在和西班牙人、英吉利人争夺欧洲霸权。

不管是荷兰人的主力舰队,还是西班牙的主力舰队,都不是大明水师所能抗衡。

魂游四百年的朱由检知道未来的世界格局,若是任由局势发展的话,未来的几百年将是西夷人的天下,华夏将会很快被西夷人赶上并彻底超越。

现在西夷人已经发现新大陆很多年,西班牙,葡萄牙,乃至英吉利,正在新大陆疯狂的建立殖民地,疯狂的掠夺财富。正是靠着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那些西夷小国才能拥有庞大力量,才能控制整个世界数百年。

在战船火炮等方面,大明已经落后了很多,若是再不奋力直追的话,恐怕再也追不上。

正是因为知道未来的格局,朱由检才做事这么急。

他要尽快在大明进行改革,均田改制,彻底控制大明。然后以整个大明的力量发展海军,向海外扩展。

台湾和福建近在咫尺,台湾岛上的荷兰人力量薄弱,赶走荷兰人占领整个台湾很容易。接下来还要向占城、越南,吕宋、婆罗洲、爪哇、马六甲进军。要彻底控制马六甲以北的各个岛屿,把南海当做华夏的内海。

吕宋岛有金矿,更有大片适合耕种的平原。占城土地肥沃粮食一年三熟。婆罗洲富源广阔,爪哇岛等岛屿更是盛产价格昂贵的香料。

南洋虽然气候炎热,但不可否认,那里的资源实在太丰富。这些年来,大明气候越来越寒冷,而且天灾越来越多。在农业技术根本得不到本质的发展的现在,以大明的田地已经难以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所以才有了各省百姓起义,才有了建奴之乱。

即便能彻底完成均田,以大明现在的人口土地现状,均田之后百姓的日子也不会过的有多好。比如江南,人口多田地少,很多地方均田后人均也不过一两亩田地,这么少的田地,所产的粮食根本就无法吃饱,更不用说过上富裕的生活。

所以,对付天灾最好的办法,便是向海外扩展。占据海外富饶的田地,然后进行大规模的移民。人口少了,田地自然能够养活剩下的人口。

华夏三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口和田地的历史。都说华夏王朝顶多坚持两三百年,然后必然灭亡,真正的原因就在于此。

一个王朝成立两三百年后,人口必然繁衍的非常多,田地不够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必然有人会饿死,不甘饿死的话便会铤而走险造反,然后便是战争,便是大乱。

等到大战结束,王朝覆灭,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人口会迅速减少,十不存一乃是常态。人口少了,土地足够养活先有的人口,然后便是治世来临。两三百年一个打轮回,真正原因就在于此。

说什么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固然都是千年一遇的英主,但出现治世的原因全是他们功劳吗?也未必。

文景时,经历了秦末汉初的战争之后,华夏人口急剧减少,文景二帝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只是没有瞎折腾而已,然后便迎来了治世。

贞观之治也差不多,经历了十多年隋末大战,中原的人口十不存一,土地足以养活剩下人口,于是便迎来了盛世。唐太宗固然雄才大略,但若换上李建成当皇帝的话,也未必会差多少。(吐槽了一下李世民,大家别黑我,其实我对唐太宗还是很尊重的。)

大明现在的情形也差不多。立国两百多年后,大明的人口同样急剧增加。虽然官方统计的数据始终是六千多万,但实际人口肯定要超过一个亿,甚至两个亿也有很能。实在是隐户太多。

很多百姓为了躲避朝廷税赋,拖家携口逃离家园,托庇在士绅地主做雇农,然后变成了黑户。农户如此,军户匠户逃亡者也非常多。而对地方官府来说,治下户册上若是人口数量多的话,向朝廷缴纳的赋税也多,在大明,征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若是征税数量太少的话,地方官员便会被朝廷斥责甚至罢官。为了完税率,地方官对这些隐匿黑户也根本不管。甚至巴不得治下户籍人口少,这样征收的赋税交给朝廷一部分后,还能贪污一部分。

人口增加,田地兼并越来越重,再加上各种天灾,以及建奴的抢掠,大明终于走到了末路。

而这一世,朱由检励精图治,积聚(抄家)钱粮,苦练精兵,才得以击败建奴,把大明从灭亡的悬崖拉回。

但只这样就够了吗?远远不够!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天气还会越来越冷,各种天灾还会接二连三,田地绝收,百姓吃不上饭,还会有接二连三的起义造反。

只要人口和土地的矛盾不能解决,战乱是必然的事。朱由检不想看到这种情形出现。

而解决的唯一办法,便是向海外扩展,占领资源丰富的东南亚,把多余的人口移民过去。

国内的人口少了,剩下的百姓便不至于饿死。而大明也能趁机占领大量的地盘,在未来能和西夷人抗衡。

当然,东南亚那些国家并不好打,那里气候炎热潮湿,充满瘴气毒虫,想打下来并不容易。大明也能占领过越南,但最终还是被迫放弃。

而要打下东南半岛和南洋群岛,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官府为后盾,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攻城略地。

当然,那都是以后要做的事,而现在,还是先彻底平定各省士绅之乱,然后在整个大明进行均田改制。至于其他,只能日后再说。

朱由检正沉思着,王承恩上前提醒道:“陛下,郑芝龙等在外面,要不要宣他觐见?”

“啊?宣他进来吧。”朱由检忙收回思绪,沉声说道。

“末将郑芝龙叩见陛下。”郑芝龙恭敬的跪拜行礼。

“朕的飞黄将军来了啊,快快平身。”朱由检微笑道。

“这几年来你为朕开拓海贸,真的是辛苦了。”朱由检道。

“为陛下效力,都是末将的本分,不辛苦。”郑芝龙连忙道。

朱由检微笑道:“朕并非客套,这几年,海贸商行真的立下大功。正是海贸商行赚的银子,让朕才有财力养兵,才能击败建奴收复辽东。爱卿你有所不知,这几年来,国库收入锐减,国事开支却越来越大,朕自登基以来,常为国事彻夜难眠,常为无处筹集银两而发愁,幸好有了海贸商行,大大的解决了朝廷的难题。爱卿你不知道,为了省银子,这两年来,朕甚至不舍得做一件龙袍,龙袍破了都是由皇后亲自缝补......”

朱由检拉着家常,说着朝廷这些年的困难,说着自己的艰难,郑芝龙却听得浑身不得劲,甚至生出了隐隐的恐惧感。

朝廷这么缺钱,要靠海贸商行的银子维持,而自己却在海贸商行占据股份分红,每年分得数十万两银子的利润。皇帝都如此的节俭,自己却花费巨资在安平老家建设豪宅。

虽然这一切都是自己该得的,但是其他人又会怎么想?自己一个臣子,凭什么在皇家商行中占据股份?

越想,郑芝龙越恐慌。

“陛下,国事如此艰难,末将很是不安,愿献出在海贸商行中的股份给朝廷。”郑芝龙突然说道。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剑道第一魔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艳海风波 山村情事 魔艳武林后宫传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穿越大周 肥水不流外人田 极品后妈 绝品桃花命 美女的兵王保镖 琥珀之剑 东汉末年枭雄志 从红海开始崛起 数据散修 末世了,恋爱系统才降临 风水之王 这个反派有点良心,但是不多!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抗日之中国战神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谍战之巅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十三皇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 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 边荒枭龙 请摄政王赴死 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 明风再起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大宋河山 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 
陛下因何造反 任国成 - 陛下因何造反txt下载 - 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节 - 陛下因何造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