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首页 >> 寒门宰相 >> 寒门宰相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大明国师 大明第一搅屎棍 军工科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奋斗在五代幽州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 寒门宰相全文阅读 - 寒门宰相txt下载 - 寒门宰相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服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初秋的汴京城刚下过一场冷雨,檐角的铜铃在风里叮当。司马光倚着青瓷枕半卧病榻,

司马光自那日见过章越后,遇疾又大病了一场。

病了十来日,方得以下床。

司马光颤巍巍地披衣起身,望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恍惚间竟分不清那飘叶与自己的须发孰更枯槁。

正如他所言,好似一片孤伶伶的黄叶飘零在秋风。

这场病来得又急又凶,此番病愈之后,司马光深感自己食欲减退的厉害,精力也大不如前,

此番进京他早已交待了后事,正如他所言资治通鉴一书已写完,以读书人立言之志而言,此生心愿已了。

将自己托付给了医生,将家事已托付给了司马康,以后他司马光一了,国事只能托付给吕公着。

立言已了,如今就到了立德,立功了。

司马光眼中的立德,立功就是废除新法,使被新党拨乱的天下,重新乾坤归位。

窗外又飘进几片银杏,司马光忽隐约听到门户传来太学生的鼓噪,依稀听得“免役永存“的呼喊。司马光心道,这些太学生固然一腔热血,却不识得国家根本所在。

可现在吕公着已是一点一点地倒向了章越,章直叔侄二人,在免役法之事上,非常坚定,他坚决反对司马光对此法进行废除。

这令司马光非常的担心。

吕公着之前态度还有些保留,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坚决呢?

是从章越进京起?

从章越上疏反对废除新法起?

还是太后令二大王出外起?

不错,是从太后令二大王出外起。

这是一个风向啊!

日后赵宋这个天下定是要太子来坐的。

章越甫一进京就震慑住了高太后,逼得雍王不得不出外。

司马光病弱的身子,扶住门框。他脸上泛起一丝苦笑,章越,吕公着等人越是反对他废除免役法,在这件事上表现的越激烈,反而越证明这件事他做对了!

“父亲!“司马康捧着药盏跪在阶前,青瓷碗里浮着几片残菊。

“传笔墨!“他猝然转身,在司马康惊惶的注视下,他颤抖着写下“乞尽废免役保甲第三疏“,笔锋过处力透纸背。

写完这一疏后,司马光有些精疲力竭,司马康劝道:“父亲歇一歇吧。”

司马光摆了摆手道:“歇不得,我病的这些日子,太府少卿宋彭年上疏禁军设三衙管军臣僚,水部员外郎王谔上疏论保马法及在太学增设《春秋》学博士。”

“被蔡确,章惇二人以非言本职,惊扰圣听为由,各罚铜三十斤。”

司马康道:“陛下病重,言保马法和增设春秋确实不当。”

众所周知这是一个风向,王安石讨厌《春秋》,认为这是烂断朝报,所以太学里一直不讲春秋。

宋彭年,王谔上疏都颇为敲打新法的边角,试探风向意思,但都被蔡确,章惇二人给阻拦了。

司马光道:“宋彭年不识事体,老生常谈,但王谔却是迫切中要害。若不得言,则无所用于圣世,上负皇太后陛下下问之意,下负吾一片忠心。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贤。”

“我还要再上疏,不仅要广开言路,还要让太后求谏言。无论是‘一道德’,还是‘明明德’都要抛在一边。”

司马光病愈复出便上二疏,一是坚决要罢免免役法,二继续广开言路,而且下诏求谏。

办完这二事,司马光再度觉得筋疲力竭,司马康服侍汤药在旁。

司马光勉强睁开眼睛道:“我已不能提笔,你替去信家里,告诉他们我任宰相已是月余,但此非我意料之中。对于前路,我也是有惧无喜,要他们勿以我任相位而骄,不可依仗我的声势,打扰地方,更不可凌虐小民。”

叮嘱完司马康这些,司马光目光望向帐顶:“上下责望不轻,我当如何应副得及?”

……

司马光二疏如同滚油泼入了冷水中一般。

当初司马光来京时,数千百姓遮道“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将司马光的声望推上了天。

暮色中的都堂烛火摇曳,司马光的第二道奏疏正静静摊在紫檀案上。蔡确指尖摩挲着青瓷盏沿,茶汤已凉了三回。

太后已是下旨切责二人必须对司马光二疏做出回应。

王珪去后,中枢大变局。

吕公着,章直;苏颂都立场趋于有限支持废除变法,司马光坚决反对变法,李清臣,张璪,韩缜都在观望。

蔡确,章惇日渐狼狈。

“持正,新法如种树,纵有枯枝败叶,但绝不可连根拔起。太后没有处理政事之经验,只是信着司马光一人。而司马光更是颟顸,多充任过佐贰官和幕职官,几时真正治理过地方。当年官家龙体康健时,他回朝自是无事,但如今咱们不可让司马光这般胡来,左右局势。”

蔡确看了章惇一眼心道,章惇说话完全不看场合,自己也缺乏地方执政的经验,还不是官至宰相了。

不过蔡确没有表露道:“司马光名望高,又是道德清流,你又有什么办法?”

章惇看着司马光奏疏上‘免役乃蠹政之首’,继续道:“章度之倒是聪明,躲在府中不出,倒显得你我成了恋栈权位之徒。”

比起罢相后在京赋闲,无所事事的章越,蔡确章惇他们二人可谓坐如针毡。

蔡确道:“此事怪他何用。三省之中,中书权重,吕晦叔为右相确实不便。”

“我看必须三省合奏,以剥中书之相权。”

元丰改制后设立三省,中书掌握取旨权,权重一时。章越罢相后固然将堂除等权利上缴,但中书依旧权重。

蔡确从右相升左相后,深感大权旁落,所以决定出手剥夺中书的单独取旨之权,改由三省公议一同取旨。

三省一起取旨,那么还不是左相蔡确说得算。

章惇点点头。

“那么其余事?”

章惇道:“容易,保甲法归于枢密院主管,我便先拿一个章程来,略微修改之则可。至于免役法便不去理会他。先应付了太后。”

“好办法。”蔡确言道,既来事则御事,章惇处事,他是信得过的。

“至于求谏,我们也可依司马光的意思。不过在求谏诏书之前,我们要下列六事。”

“何为六事?”

章惇道:“其一,阴有所怀,必罚无赦。”

“其二,犯其非分,必罚无赦。”

“其三,扇摇事机,必罚无赦。”

“其四,迎合己行之令,必罚无赦。”

“其五,观望朝廷之意,必罚无赦。”

“其六,炫惑流俗之情,必罚无赦。”

蔡确闻言抚掌大笑道:“好个章子厚!”

章惇闻言不笑,旋即蔡确也敛去笑容道:“我们这般阻拦,在他们看来不过是阳奉阴违,不过更添太后,司马光恨意罢了。”

章惇怎不知道蔡确的意思,这些都是耍手段,玩小聪明。

太后司马光一看,你执行得和玩一样,肯定大怒。

但是真要蔡确,章惇执行废除新法的决定,他们也是万万不可。

章惇道:“那便罢去便是。我等不负陛下与荆公的心血,以后太子会知道我等的苦心的。”

蔡确点点头道:“子厚,你要留此有为之身。”

章惇脸色一变,问道:“左揆,何出此言?”

蔡确摇头道:“无他。”

“我这些年身居高位,办了不少事,得罪了不少人,剥麻乃迟早之事。”

宰相拜任称宣麻,宰相获罪除任称剥麻。当然不会立即一贬到底,而是有一个逐渐的过程。

一般先任为宫观官,夺其实权,再由台谏官上书弹劾,天子同意后,诏令降官,逐渐贬斥,

蔡确仰头道:“想想熙宁之时,新旧两党虽有攻讦,但除了少数人并未受党争之波及,韩魏公,欧阳永忠等虽反对新法,但王荆公在他们身后都给予礼遇,甚至司马光当年在洛阳被人言替商人揽税,荆公亦出言为其辩解。”

“到了元丰年间,相州案,太学虞蕃案,乌台诗案,还有陈世儒案,都是由我蔡确一手促成,恐怕……”

章惇道:“持正,莫要多虑。再说你是宰相,宰相有宰相之体面。”

蔡确笑了笑道:“我年少时有一相士给我与几道一起相面。”

“相士与我说,我有朝一日会像丁谓一般官至宰相,但也会如丁谓那般被贬岭南。只是丁谓能从岭南反返,我却要死在岭南了。”

“常言道春、循、梅、新,与死相邻;高、窦、雷、化,说着也怕。岭南此路已是有七十年没有人走了,或是我的终老之地。”

蔡确言罢,渐渐寂然。

章惇喝了一盏茶,怒声道:“只要此例一开,以后除了以牙还牙,以怨报怨,不做他途之想!”

“持正,命由自造,方士之言何必理会!”

蔡确道:“我年少时也不信。”

章惇道:“左揆,勿多虑。官家吉人天相,自有疾痊之时!”

蔡确心道,不错,只要官家疾愈,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

章惇走后,蔡确回到暗室,面前站着一个身材矮小之人。

蔡确沉声问道:“官家寿数真不可挽回了?”

对方低声道:“以左太医估摸最多十几日了。”

蔡确闻言闭上眼睛片刻,然后睁眼道:“御医治病讲究循序渐进,整日用那些培元固本之药如何有用?一个个就怕担着干系,万一出了差池身家性命不保。”

“这太医院的药方,素不顶用,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朝廷喜用墨守陈规之臣,连医也是这般。”

蔡确越说越气,想起新旧党争不也是如此吗?

旧党动则指责新党,哪里哪里不好,但要他们开出的药方,都是四平八稳的,根本解决不了国家的疾病。

只能看着朝廷一日不如一日。

但新党不顾性命,担着干系所开出的方子,他们却认为是虎狼药。

下面人附和着说话道:“不是没有国医,只是不敢医。”

蔡确心道,这话何尝不是讽刺。

蔡确道:“你就按着我的吩咐,让左太医他们开些振作之药。”

蔡确心道,这时候也唯有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对方道:“官家的药膳都是太医联合开方子后,在御药院的监视下完成。左太医一个人也无从主张啊,之前钱太医被劾罢官后,太医就是这般了。”

蔡确也是无奈,因钱乙是章越举荐上来,还出任太学中医学的博士。不过去年章越辞相位后不久,钱乙因细事被弹劾丢官,这其中也有蔡确的责任。

党争都卷入了医官之中。

蔡确没有反省下去,而是道:“我会让御史弹劾那些太医不作为,你说你的办法。”

对方咬咬牙道:“我认识一个西域方僧,不如以进献金丹的名义。太后也吃这一套。”

蔡确道:“什么办法都可以试一试。民间的神医也可问来。之前仁宗皇帝病重时,韩琦等也不是选民医入宫看视吗?”

对方道:“官家病重以来,民间也颇有进献仙丹或是名医自荐,我看多不有用,倒有一个叫李光宏的游医,说自己是药王孙思邈之徒,似可行。”

蔡确道:“那你带他去太后那边说辞。好歹试一试。”

……

皇太子轻抚药盏边缘,指尖微微发颤。比起前些日子来说,他已是轻松了许多了。

望着榻上形销骨立的天子,往日被雍王频繁入殿,越帐窥探的屈辱仍如芒在背。

现在以往一直出入福宁殿内的雍王,曹王出宫了。

他指尖终于触到锦衾暗纹,他忽觉眼眶酸涩。父皇浑浊的眸光落在他身上,竟似春阳化开坚冰,那久违的慈爱令他喉头一哽。

经过章越五日斡旋,这一次破开了这铜墙铁壁。

烛火忽然爆了个灯花,惊得他指尖一抖。余光瞥见殿角宦官垂首的模样,往日趾高气昂的嘴脸此刻尽数化作恭顺。

雍王出宫,这些人的态度也变了。

权力更迭竟比汤药见效更快,他甚至发现官家的病情也是好转许多。

若章越不曾以雷霆手段逐雍王出京,此刻跪在榻前的怕是雍王和曹王了。他连掖被角的资格都要看雍王脸色。

他窥见官家枯槁面容下隐现的欣慰。

而病榻上的官家,虽说再也不复能够动指写下言语。

官家眼色间透露出了宽心,父子间的亲爱,这个神情是他侍奉汤药半年中,从未有过的。

皇太子心中暗暗欣喜,他当然隐约猜到是谁带来的这一切。

章越回京不过五日,虽未得天子召见,但已是办妥了这一件大事。

随着药匙碰撞的轻响,内侍一勺一勺地喂至官家嘴里,至少这些事不用他办,但贵在孝举。

办完这些事后,太子退至一旁抄写佛经,这是太后安排给他的章程。这半年日夜煎熬中,他早已习惯将焦虑嚼碎了咽进肚里,反而真正有些了一丝孩童不曾有的早熟。

身在帝王家的孩童本就比他人聪慧得早。

太子写得很用心。

不久高太后抵至,太子连忙行礼。但见高太后身旁跟着一名穿着百姓服侍,背着药箱之人。

高太后威严的目光扫过太子,看到案头上抄写的密密麻麻佛经经卷时,神色露出些许嘉许。

太子被内侍带到一旁,帷幕被放下。

太子隐约看到这名民间来之人被邀至官家病榻旁坐下,之后对方给官家诊脉后,之后与高太后言语。

太子虽不明医理,但听此人所言病源,治法都颇得太后欣赏。

片刻后,此人离帐,太后应送此人之帐,对张茂则道:“现在官家之疾一日不如一日。让宰臣们议一议好了。””

太子看着病榻上的官家,不由目泛泪光。

……

在询问了御医会同进诊后,众御医们依旧拿出了模棱两可,谁也听不懂的答案。

尽管宰执们多次质疑,但这些御医们依旧拟了一帖宽缓之药。蔡确等人看了只是改了两处辅药,对于天子每况愈下的病情根本无济于事。

殿外众宰执们都熟读天子脉案,都说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但宰执们除了擅长治国外,也都略通一些医道。

众宰执们询问这名名为李光宏的游医。

吕公着捻着白须率先发问:“李先生既通岐黄之术,当知朦胧进药乃欺君大罪。你说你献之药,可有几成把握,使官家之疾得缓?”

对方道:“世上无万全之药,依官家今日之病症,纵扁鹊再世,亦不敢言万全。”

张璪道:“进药一节,尤宜十分慎重。以如今看纵有仙药也不可轻用。”

李清臣摇头道:“此大关系,不可轻投。”

韩缜看众人神色也道:“需严择良医制方,不可让陛下请试药饵。”

苏颂道:“不可以宗社社稷,妄为尝试。”

司马光直接询问李光宏道:“常言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尔祖上可出过侍奉禁中的国手?”

“不曾。”

蔡确听了不由目光一厉,众宰执都忙着撇清干系。

下首章惇已是出面道:“太医院那些平安脉方子灌了半年,倒把陛下灌成一日不如一日。下面的官员都上疏以为太医院都是尸位素餐之人了。”

章惇鹰隼般的目光掠过殿侧瑟瑟发抖的御医们。

蔡确愀然道:“所谓医不三世,一世是《针灸》,二世是《神农本草经》,三世是《素问》、《脉经》,岂有祖孙三代的都是医生,才可救人的道理。”

“《素问》有云,甚者从之。如今已是破釜沉舟之时。这么多御医用了这么多药,也只如石沉大海,倒不如另选良士。”

一旁的章直道:“以往有个钱乙也是善用药的,如今也不知哪去了。”

章直当然愤慨,钱乙是章越所荐,这些年给官家治病治得好好的,结果被蔡确罢去,导致官家如今无人可医。

蔡确被章直这一讥讽,脸上却恍若无事道:“陛下久病,药石罔效,诸医束手,避之唯恐不及。此人既敢进药,先找人试药。”

李光宏面对众辅臣,不惊不惧正色称是。

不久就有御药所的人就带对方下去了,当场配药,这李光宏自食一药,又找两个普通患病的内侍试药后都没有妨碍。

御医看了方子也模棱两可地道了一句,似皆补养之药。

众宰执们与御医们又合计半天。

御医们道:“此药如刀劈朽木,好时能续三日清明,歹时...”

章惇截断:“总强过坐视君父膏肓!”

蔡确心道,官家就算留下些言语,也好过司马光将局势倾覆。

蔡确拍板以‘陛下势将不起,饮之或可生也,不饮则坐而待毙耳’当即命呈官家。

……

殿内龙涎香混着药气浮沉,数盏错金银宫灯将御医们额间冷汗照得分明。

他将汤药奉至官家面前,先亲尝其药。

皇子侍疾自有制度。

过去许国的国君病重,他的世子许止一直在旁侍疾,亲自喂药。然而,国君吃了他的药后竟然死了。

孔子批道,许世子止弑其君买。

为什么孔子批注,许世子弑其君呢?后世儒家解释为,因为许世子的孝道还不完善。

礼纪有云,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

所以皇子侍奉汤药,必须先亲尝药。

这也是撇清利害干系的办法。

内侍将药喂给官家。以往官家都不喜饮药,但这一次却反常地全部饮下,甚是顺滑。

榻上传来气若游丝的喘息,他瞥见父皇浑浊眼底泛起的水光。

太子看后甚喜,这药饮下后,官家病稍安。

这令外头宰执们都是雀跃不已。

高太后立即赏赐了李光宏,给了他一个县尉的官职。让他有了一个身份继续医治天子,同时命他再拿出些本事来。

李光宏当即又往药中加入一味。

次日入夜。

官家忽然睁开眼睛,面色泛红,居然强行起身,太子见了大惊。

而内侍连忙命人禀告太后,值宿的宰臣。

“陛下……”

宿直的宰臣乃吕公着,韩缜,章惇三人,他们同时赶到福宁殿中。

却见官家在榻上半枕,太医正在诊脉,高太后在旁凤目微红。

众人心道,这难道是垂死病中惊坐起?

众宰执们入内问安,却见官家手指太子道:“六哥……”

殿内所有人惊了,官家又能说话了。这简直不可思议。

pS:四天没有八千,只有六千,又得欠着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碧蓝航线界限 wtw1974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我在大唐做战神 虚空塔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我是大球星 不装了,霍总每天都想复婚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生死主 
最近更新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 寒门人杰 我的外卖通万朝 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 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幼帝传奇 以捕快之名 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 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 穿越五代末年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 寒门宰相txt下载 - 寒门宰相最新章节 - 寒门宰相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