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共赏清歌

首页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辛亥英雄 重生之征战岁月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拂袖红妆gl 回到大唐当军阀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亮剑:开局成为汉奸,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 三国第一狠人 金牌帝婿 暄和皇贵妃传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共赏清歌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文阅读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txt下载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92章 矛盾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自从刘志挥军北上,将辽东、辽西和乌桓部落收入囊中,北匈奴便枕戈待旦,时刻防止他攻击。

但此后大汉却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反而开始努力经营这些地方,后来又出兵攻打乌孙国和大宛。

当时北匈奴便严阵以待,以为大汉会一鼓作气打过来。

这几年来,大汉就像悬在他们头顶上的一块巨石,一天不落下来,就每天都提心吊胆,饱受折磨。

不过,强大的外来威胁,也让北匈奴空前的团结起来,呼衍单于趁机统一了各个部落。

天天操练兵马,整个汗国的士气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当他得到消息,中原地带出现了大瘟疫,刘志此时自顾不暇,不由得喜出望外。

经过长老会的决议,一致认为不应该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大汉的武器再厉害,也不可能左右兼顾,到时候他粮草不济,自然就撑不下去了。

至于火器,北匈奴经过几年的演练,认为不适合近距离攻击,所以要破解这一点,就只有偷袭。

只要两军混淆在一起,火药的超强威力便不攻自破,发挥不了三成的作用。

于是,月黑风高之夜,北匈奴大军兵分两路,从辽西和乌孙两个方向,同时发起了偷袭。

由于没有准备,北匈奴首战告捷,在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之后,将汉军的前沿阵地占领了。

乌孙那边的守将是奋威将军段颎,而辽西的主将则是伏波将军皇甫规,两人都不约而同地下达了暂时撤退的命令。

刘志曾经给过他们指示,遇到突然情况,一切以保存实力为主,战略性的撤退他绝不会怪罪。

所以,他们下达命令十分及时,也毫无心理负担,有个心胸开阔的帝王做后盾,打起仗来简直就是随心所欲,完全能够发挥出他们的天然优势。

一边将消息用最快的速度送回京城,一边组织人马准备反攻。

段颎及时通知了守在大宛的羽林军中郎将全旭,让他看紧了边境,防止康居国与北匈奴联合起来,趁机叩关。

除此之外,对于贵霜帝国和身毒,也要严加防范。

在未接到刘志的命令之前,全旭便暂时封锁了边境,并发出了通告,让商人们最好是走南线入境,北线的封锁解除遥遥无期。

凉州的守军也迅速向边境集结,北匈奴与大汉的边境线十分漫长,要想全面守住,难度非常的高。

辽西都护府如今的守将是镇东将军张奂,一得到消息就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他并没有派军去支援皇甫规,毕竟辽东、辽西和乌桓等地收复了没几年,虽然也迁入了一部分移民,但相对来说,数量非常的少。

所以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看紧了鲜卑人,不让他们趁机作乱,与北匈奴里应外合。

由于刘志平日里就很重视边境军事,与军机府就开战问题演练过无数次。所以,根据种种突发情况,早就布置过宏观策略。

毕竟北方和西方的边境线太过漫长,这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又太慢,如果不能够及时应对,将会十分危险。

因此各位将军在指挥军队上,都有着高度的自主权,并不会畏首缩脚的。

等消息传到京师,战争都打响了有一段时间了,正如段颎的估计,康居国也悍然发兵,偷袭乌孙和大宛,看来两国私底下早已达成了同盟。

一时间京师震动,也因此许多人都对刘志全力救灾的行为,颇有微词,认为正是皇帝的高调行为,使得北匈奴的探子知道了消息,从而钻了空子。

还有人认为他把粮食都用于救灾,致使现在无力筹措军粮,给后期的战争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总之大部分人都对这场战争的结果持悲观态度,哪怕他们认为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大汉,可付出的代价肯定会非常高昂。

这也加深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军机府的武将一派,力主全面反攻,并认为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可以把北匈奴的问题彻底的解决掉。

可文臣们却不这样认为,但如今内忧外患,岌岌可危,刚刚开通的丝绸之路,也遭到了毁灭性的重创。

在中原疫情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开展一场大型的战争,实在是不明智的行为。

因此他们认为应该与北匈奴议和,等度过了眼前的难关,再与他们算账。

两方的观点针锋相对,各不相让,朝廷内外已经吵翻了天。

但刘志却并不着急,任凭他们争执不休,边境的局势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早已今非昔比。

几位将军也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并且关于战略战术方面,也早已经进行了种种布局。

所以朝廷的争议丝毫也不会影响战事的发展,至于军粮,短时间内也不用担心。

去年刘志便未雨绸缪,秘密向天竺和身毒购进了大批的粮食,屯在了凉州和辽西。

根据保守的估计,至少能够撑上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他认为无论是解决国内的疫情,还是解决边境的争端,时间都足够了。

对于战争的胜负,他更加不担心,这几年来大汉的火药研发十分迅猛,已经能够制造出更加精巧的火药弹,而且数量十分庞大。

冷兵器和热兵器的对碰,其结果不言而喻。

对于他来说,现在最大的困难在于朝廷本身,尽管登基已经八年,表面上看起来,经过了重重改革。

整个朝廷架构似乎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实际上在某些方面依然换汤不换药,根本就没有撼动世家阶层在大汉的地位。

譬如土地政策,根本就不敢进行重新分配,只能说是投机取巧,世家的土地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下来。

他唯一能起到缓和作用的,就是开辟了辽东的大片新土地,用来调剂国内土地矛盾。

在朝廷制度方面,尽管从三公九卿制改成了九品十八制,但人还是原来的那批人,并没有多少改变。

甚至他引以为傲的科举制度改革,也只能说是个半成品,为了不激化世家与皇家的矛盾,不但保留了征辟制度。

还在科举中留下了可以举荐的名额,还为世家在军队留下大量的空缺,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出仕。

唯一改变的就是这些名额的审查比以前更严格了些,杜绝那些不学无术的人混进朝廷。

没办法,由于长期以来中下层人员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中的人才十分稀少。

即便是开了科举,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出人头地,少量进入朝廷的寒门学子,由于年龄和经验以及资历方面的限制。

要想成为大汉的中流砥柱,只怕还是任重而道远。

到目前为止,刘志能够倚重的大臣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士大夫阶层的有识之士。

他们的利益与皇权有着很大的冲突,与百姓阶层更是有着不可调和的天然鸿沟。

所以这次抗疫,刘志才深感无力,因为全力救援百姓的行动,已经触动了世家阶层的根本利益。

他投机取巧,甚至是以帝王之尊耍赖皮,与他们百般斗智斗勇,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

如果一切顺利,按照他原来制定的温水煮青蛙的政策,只要再给他十年的时间。

他相信自己可以在不动声色之间慢慢的改变朝廷格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些年来天灾人祸不断,给他设置了重重难关,也不断的挑衅着皇权与世家之间的关系。

让两边本就脆弱不堪的维系,越来越薄弱,眼看就要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种时候,如果刘志不做出让步,恐怕后果会不堪设想。

但关键是这个让步要做到什么程度,刘志绝不可能让自己辛苦数年的布局,倒退回从前的状况。

而世家阶层对于皇帝的怨气也是空前高涨,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边缘。

年轻的皇帝不断的挑衅他们的利益,但由于他巧妙的利用了世家之间自身的矛盾,所以数年来一直走钢丝般,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但疫情和战争的同时爆发,却打破了这个平衡,使得一切的矛盾都血淋淋的撕开,呈现在眼前,无可回避。

这几年来,刘志所做的桩桩件件,也早已让世家阶层明白,要想让皇帝做出大的让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从前他们以为刘志只是过于年少,喜欢任性胡闹而已,但现在没有人再秉承着侥幸的想法了。

就在前朝风云变幻莫测的时候,后宫之中,一场阴谋也在无声无息的展开。

这日,耿妃的娘家突然送了消息进来,直接求到了郾太后的永安宫,说是她母亲病重,希望能见女儿最后一面。

郾太后向来比较喜欢耿妃,平日里又最注重孝道,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做主,让耿妃带着小王子刘维即刻出宫。

耿显见来的人是她娘家的嫂嫂,又听见母亲突然病重,一时间心急如焚,根本就没有多想。

带着刘维走到宫门口的时候,想想觉得不妥,就打发了一个宦官去禀报刘志,自己随着来人一起回去了。

匆匆忙忙回到府中,耿显心中焦急,也来不及跟其他人打招呼,便径直往后院而去。

谁知却被自己的父兄给拦住了去路。

“阿显且莫慌,你母亲并未病重,为父找你回来是有事相商。”

耿显大吃一惊,脸上的神色顿时就变了,惊疑不定地打量着父亲和兄长,见他们的神色也不似作伪,顿时便心知不妙。

强颜笑道,“父亲这是做什么?有什么话不能让母亲进宫来与我说,非要如此行险呢。”

她聪慧过人,虽然还不清楚父亲到底所为何事,但已经预感到绝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话里话外都在委婉的劝解对方放弃。

耿闻冷冷一笑,他对这个女儿平日里并不是很关注,当年强行将她送进宫,也没有指望一定会得宠。

“为什么?就是因为你生了个皇子。”

这些年来耿氏家族早已没落,耿闻尽管志大才疏,可野心却从未停止过。总想着有一天能有机会重新登上辉煌的巅峰。

自从女儿生下了皇子刘维,他的心就开始活泛起来,东汉百年来一直是外戚掌权,直到当今陛下刘志废弃了外戚的特权为止。

要想凭借外甥上位,成为权倾天下的权臣,最大的障碍就是刘志。

只要他一天在位,哪怕将来刘维真的被定为了皇太子,耿家也不可能飞黄腾达。

除非,刘维能够以非常规的手段登基。

当然最开始他也不敢有这么大逆不道的想法,最近刘志与世家阶层的矛盾激化之后,有一批野心家便将目光投在了两位皇子身上。

他们开始与两位皇子的娘家势力频繁接触,想从中选择出一位合适的傀儡人选。

在这种情况下,耿闻的野心空前的膨胀起来,若是刘维能够登基,自己的女儿就成了太后,按照传统他就能成为大将军。

到时候耿家就能重铸辉煌,甚至还更甚从前。

本来他也无需如此心急,但听说另一位皇子的娘家,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不由得心急火燎。

这事若别人抢了先,他可就鸡飞蛋打一场空了,什么好处都捞不着不说,还有可能被对方当成威胁给直接抹除掉。

毕竟刘维可是占着皇长子的名分,而且耿显的位分也比另一位美人高。

因此,一番思索之后,他才下定决心,将女儿和外甥从宫里骗了出来,无论如何,没有耿显的配合,此事断然难以成功。

“如今陛下一意孤行,将朝中搅得乌烟瘴气,已经引起了天下公愤,既然他不在意汉家江山,自然会有人会群起而攻之。”

耿闻侃侃而谈,“如今他们有意让维儿提前上位,由你来垂帘听政,于国于家这都是件天大的好事情。”

在耿闻的认知中,这些道理不用说耿显也应该明白,东汉朝廷很看重嫡庶正统。

如果按部就班,就算将来刘维能够顺利登基,太后之位也只可能是邓猛的。

耿显最多也就是个皇太妃,亲儿子当了皇帝,耿家也不可能因此而显赫起来。

而且他听说女儿在宫中并不受宠,无论是与刘志相敬如宾的皇后,还是宠冠后宫的淑妃,都比她强多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便是个傻子也知道如何选择才对自己更有利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错花轿嫁病弱权臣,被宠冠京城 拥有荒古肾体的我,末世无敌了 凡人策 你结婚我劫婚 斗罗:左手七杀剑右手昊天锤 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我的宠物是鳄龟 诡舍 傅爷的小祖宗是个马甲精 孙猴子是我师弟 破道狂兵 星际玄学应用指南 纵剑万里,从落魄杀手开始 奇异录在民间 凡人修仙,开局看守废丹房 洛公子 罗盘里的秘密 盗墓之欠债还钱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代号惊蛰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大唐逍遥小神医 董卓之子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大隋主沉浮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 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 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 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 大乾逍遥皇太子 勾搭皇子后要退婚?我直接停了皇帝金库 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 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 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 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 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 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共赏清歌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txt下载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最新章节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