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共赏清歌

首页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大明国师 红楼群芳谱 辛亥英雄 王妃你是魔鬼吗 这太子,不做也罢! 最强终极兵王 拂袖红妆gl 大夏第一宠妃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共赏清歌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文阅读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txt下载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77章 加元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东汉晚期的造船技术,已经很发达,尤其是荆扬和广州一带,出现了建造工艺复杂的楼船。

可以沿长江出海口,航行至辽东一带,而且当时星相学十分发达,依靠星星、月亮和太阳等来辨别方向,精确度很高。

东汉人对于大海潮汐的认识也相当深刻,完全出乎现代人的预料。

有经验的船长和水手,能够凭借肉眼判断海上天气和洋流方向。

认真的来说,其实东汉晚期的技术已经具备了远距离的航海要求,唯一缺乏的便是划时代的发明:指南针。

海上天气多变,经常会遇到狂风暴雨或者是阴雨绵绵,如果无法辨明方向,很容易迷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也因此指南针的出现,才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四大发明之一。

但根据现有的历史考证,虽然无法知道指南针发明的具体时间,但应该至少不早于北宋。

所以中国的远距离航海技术,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突飞猛进的。

在此之前,中原文明也进行了长途的航海探测,晋朝时便已经有船去往印度海一带。

可那时候的远洋航行十分危险,几乎就是拿命在赌。

所以说在东汉想顺利进行航海探测的话,就需要增加两样东西,指南针和望远镜。

中国人对磁石的发现,源远流长,当时磁山是寻找铁矿的重要标志之一。

且此时的磁铁名称为“慈石”,认为磁石是铁之母,铁石受到母亲慈爱之情的感召,才被它吸引过去的。

所以说,磁与铁相吸引的特性,很早就被发现了,相传始皇帝的地宫大门就是用磁石所铸,就是为了防止有人用铁器盗墓。

西汉时期,有位方士叫栾大的,便利用磁石的特性做了两颗棋子,称之为“斗棋”。

进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通过调整极性,出现相吸或者排斥的现象,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

东汉时期,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指南针的雏形,司南。

王充在《论衡》中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就是早期对司南比较清楚的描述。

在此基础上,要发明指南针,的确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甚至只需要他稍加点拨就可以了。

而望远镜这个东西,每一个现代孩子可能都拥有过一个类似的玩具,在没有玻璃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用纯净的无色水晶制作出来。

当然,后期他也可以发展玻璃工艺,虽然他并不很清楚玻璃的制造过程,但大概的原材料还是知道的。

所以想制造出彩色半透明的玻璃,应该很容易,可若是想制造出现代这般晶莹透亮的玻璃,还需要很多工艺的支撑,例如纯碱的提炼等等。

此是后话,在基础薄弱的汉代,能够先制造出最基本的玻璃,就已经不错了。

就让工匠们慢慢去研究开发吧,一蹴而就未必就是好事情,总要让他们有个渐进的过程。

说干就干,当天刘志就召集画师,让他们照着自己的草图,画出了长筒形望远镜和普通指南针的详细图纸。

又召集相关工匠,与他们进行了一番细致的解说,这与水泥和火药不同,不需要再进行长时间的试验和研发,只需要照做就可以了。

东汉的手工艺品,工艺已经十分高超,镂空、掏雕等高难度技术早已广泛运用在玉器上。

而水晶在此时也是玉器的一个重要分类,称之为水玉,多产于东海郡一带。

纯色系水晶在此时并不是最尊贵的,但道家方士却很推崇,认为乃玉之精英。钟天地之灵秀,食之可增加体内的灵气。

对于玉器的切割,雕琢,打磨和抛光技术,当时已经达到了令人惊叹的水准。

所以,琢磨两块凸透镜和凹透镜,对于皇家的顶级大匠们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几天的工夫,指南针和望远镜就做好了,刘志检查了一下,有些细节还是有偏差。

于是指导他们又进行了二次修改,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做出来的成品便已经差不多了。

望远镜经过他的测试,由于过于简单,放大的倍数不太高,也就六倍左右。

而且还有个大缺点,幻光现象严重,使得望远镜里呈现的远景有些五彩斑斓,严重影响了清晰度。

经过他的反复回忆和揣摩,又进行了多达几十次的改进和摸索,最后终于制造出了比较清晰的成品。

而且放大的倍数也提高到了十几倍左右,完全可以满足航海或者行军观测的需要了。

刘志对这个效果很满意,又让工匠做了双筒望远镜,感觉工艺成熟之后,便一口气做了几十副。

派人给远在边疆的各位将军,一人送了一副过去,还附上了详细的说明书。

他给望远镜起了个很有古代神话色彩的名字,千里眼。

这可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于领兵打仗的指挥官来说,简直如有神助。得到此物之后,个个都欣喜若狂。

有了千里眼,打仗的时候,只要选择一个地势高的地方,就可以纵观全局,随时随地做出正确的判断。

平时也可以拿来观测敌情,防止偷袭,还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对方的布阵和工事情报,简直就是太神妙了。

至于指南针则生产得比较多,因为用得到它的行业实在太多了,军队的探子,商队的向导,矿脉和道路的勘探等等。

有了它们,再整合全国的力量,造几艘高大坚固的楼船,然后遴选最有经验的水手和船长。

进行试探性的航海行动,一边走一边绘制海图,并重金寻找沿途有经验的水手,开拓出几条相对比较安全的水路。

将宋明时期开创的海上丝绸之路,提前几百上千年呈现出来。

作为现代人,他很了解海域的重要性,谁能成为海上强者,也就相当于成为了世界的霸主。

但他不希望把一切寄托于运气,所以开拓安全的航道,至关重要。

只要能够到达南洋,再开发马六甲海峡,就能扼住海上航道的咽喉,从这里,无论是去印度洋,还是太平洋,都非常方便。

进一步的说,要是能将马六甲海峡纳入大汉版图,以此作为跳板,将来等航海技术成熟以后,几乎可以通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只能说是个遥远的设想罢了,要想实现可不是短期内能够办到的。

别说一两年了,只怕是十年八年也只能完成部分目标,穷其一生,甚至是下一代人,希望能够成就海上功绩吧。

现在,他只希望能开通海上贸易通道就行了,海运的带货能力,可比陆运要强了何止百倍,而且速度也更快捷。

总之一句话,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不容易,一趟下来都是以年为时间单位来计算。

这是当下落后的交通工具造成的,要想加快船舶速度,以目前的技术,唯一可能的就是开发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

可这东西他只在课本上见过简易的图形,要想制造很困难,只能抱着跟火药一样的想法了,给一个大概的方向,让工匠们自行摸索。

当然,他会尽量提供指导和要求,希望能够让他们少走弯路。

蒸汽机时代是世界工业革命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也是近代科技文明的基础。

由农耕社会拔苗助长,直接向工业文明发展,其中的隐患非常之多,尤其是没有理论基础来支撑,后续能否继续下去,还很难说。

他假托上天传授的基础物理和化学知识,都很有限,由于年代久远,记忆力发生了偏差,他只能回忆出最常见的一些知识点。

没有涉及到任何高深的专业知识,就这样他还担心大汉人民看不懂,无法接受。

所以在语言表达上尽量浅显易懂,唯有理论知识全面深入人心之后,才能彻底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

后续才会涌现出更多的专业人才,为大汉的工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近一年来,他沉浸在新发明带来的快感之中,不停地开发新项目,可底子过于薄弱的他,很有自知之明。

他知道基本上自己的知识储备已经快掏空了,很难再有什么亮眼的发明创造。

所以接下来,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对大汉人民进行改造。

为了避免和儒林发生直接冲突,就必须将两种学科,以不同的名义分化开。

荆州牧董班在当地贫苦百姓中开办的培训学校,给了他灵感,与其花费巨大精力去说服士大夫们,让他们接受格致学。

还不如直接在一张白纸的普通百姓里面,重新培养,就说是为了学习手工业所需,只要学有所成,将来国家会安排进作坊里头干活。

这样,既然士大夫们自觉高人一等,打心眼里排斥格致学,那干脆就从那个阶层里剥离出去。

反正他将《格致》学印刷了上万册,随意投放到了全国各地,如果有人对比产生兴趣,也能自行学习和研究。

希望十年后,他播种下去的种子,能够小有收获,为大汉工业的发展聚集人才。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还是懂得的,想发展工业急不得,仅仅靠着他搬运一些小发明,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最多只是能挑起有识之士的兴趣,未来还是要靠集体的智慧。

夏季很快就过去了,刘志依然忙碌而充实,他还抽空指挥工匠们,为皇太后郾明制作了大汉第一副水晶镜片的眼镜。

作为礼物送给了她,郾太后生性喜爱读书,以前常年在昏暗的蜡烛下研读,结果熬成了近视眼。

现在有了眼镜的帮助,眼前立马就变得无比清晰,这让她开心不已,像个孩子一般戴着四处炫耀。

这下子许多王公大臣们都羡慕不已,纷纷厚着脸皮直接跑到刘志面前来讨要。

刘志也懒得应付,让他们自己出钱找内务府去买,反正这技术要不了多久,就会传出去,不如趁机先小赚一笔,充实一下自己的私库。

过了中秋佳节,对于他本人来说,今年还有一件大事,九月间,他就虚岁二十岁了。

这在古代将标志着成年,并举行隆重的加冠仪式,虽然他内心早已是成年人。

而且皇帝这个职业,最是早熟,基本上十几岁大臣们就会把你当大人看待了,各种与你斗智斗勇,不亦乐乎。

不过皇帝的成人礼,还是一件举国同庆的大事件,宗室将为他举办王朝最高规格的仪式。

汉代皇帝冠礼称加元服,自从汉惠帝行冠礼时,宣布“赦天下”之后,便开了帝王行冠礼而大赦天下的规矩。

到了汉昭帝加冠时,不仅大加赏赐,还减免税赋、普天同庆。

而且汉昭帝加元服,为与臣下的冠礼区别开,表现帝王的超凡脱俗,还特地专门撰写了冠辞,为后世帝王另撰冠辞之始。

由此可见皇帝行冠礼的隆重,若按古周礼,帝王在未曾行冠礼之前,是不可以亲政的。

当年秦始皇便是二十二岁冠礼之后,才开始掌管朝政的,两汉的士大夫也严格遵守这个礼仪。

基本上未加冠的男子,都没有资格入仕。

《后汉书·周防传》中就曾记录了一个故事,周防十六岁仕郡小吏。世祖巡狩汝南,召椽史试经,见周防“尤能诵读“,欲拜为守丞。

而周防因为自己尚未行冠礼,居然直接拒绝了这个别人求都求不来的良机。

不过刘志情况特殊,梁冀死后,梁太后心灰意冷,主动还政于他,而郾太后又无垂帘之志。

总不可能自己弄个顾命大臣来恶心自己吧,所以大家也就默认了他亲政。

搞得现在这个冠礼也只是走个形势罢了,宗正府那边早早地就来请示,是按从前的旧例举办,还是有什么新要求。

此事关系到整个国家,刘志也不可能私自决定,便召集众臣商议,秘书省和中书省、翰林院、六部尚书等等,都参与了。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是否免除赋税,如果免除的话,又免几年合适。

其他诸如大赦天下,普天同庆,大肆封赏等等,都不是问题。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女帝痛哭,她杀死了自己最爱的人 穿越从开荒开始 在诸天中无限穿越 都市极乐后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成神风暴 碧蓝航线界限 吞天塔 混沌不灭珠 其实我是个作家 天山侠女传 捡宝生涯 万法无咎 穿书后我将反派大佬拐跑了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我给自己命运加属性 wtw1974 傻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养只小人鱼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抗战之烽火燃血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全球高武之我的系统送错了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表少爷的抗战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揭皇榜:我竟是太子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 朱门风流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 大秦:始皇诈死,我登基而上! 无限:升维之路 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 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 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 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 请,卸甲! 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共赏清歌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txt下载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最新章节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