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首页 >> 三国之谋伐 >> 三国之谋伐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流氓帝师 大明国师 红楼群芳谱 辛亥英雄 最强兵王 王妃你是魔鬼吗 最强终极兵王 拂袖红妆gl 后妈的女友gl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 三国之谋伐全文阅读 - 三国之谋伐txt下载 - 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十九章 内部的一把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豫州战争的第一阶段,是对峙期。

袁术需要等待吕布,袁绍以及自己其他各部的援军,因此面对张飞的挑衅,坚决不予理会,高挂免战牌,据营死守。

刘备也需要等待典韦关羽那边出结果,所以倒也不急,在城外结营,与朱治互为犄角。

对峙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双方都在等待其它战场结果出炉。

而相比于南面剑拔弩张,马上就要开始大战的气氛,北面的气氛却有些相当诡异,明面上波澜不惊,暗地里,却是暗流涌动。

邺城,这一日下起了大雨。侯栩和太史慈潜入了邺城已经有一个月,为了怕被熟人认出来,侯栩停掉了买卖。

最近廷尉府正在招下人,一老一青年前去应聘。淅淅沥沥的大雨让街上的行人极少,两人都打着青州的油纸伞,踩着木屐,缓步走在北街的青石板上。

自从冀州伪帝被废后,原来的三公九卿十分尴尬。

连皇帝都没有了,他们这些原来冀州朝廷的公卿,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不过袁绍本身就是党人出身,面对原来的这些党人遗老,他还不敢下死手,只能花钱先养着。

一来党人名望很高,王芬虽然死了,可在冀州留下的余威依旧存在。

二来他自己就是党人,还是因为党人而上位。如果在上位之后,马上开始清除党人势力,对于他自己的名望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说不上众叛亲离,但肯定也会离心离德。毕竟在世人眼里,你出身于这个阶级,最后却背叛了这个阶级,且这个阶级还是大汉的清流,名望所在,袁绍敢对党人动手,就等着名声毁于一旦。

所以他只能将党人遗老全部束之高阁,架空他们的权力,不让他们插手军务和政务。但生活和物质条件则依旧供应,一些要求只要不涉及到权力,也尽量满足。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耗。

袁绍作为青年党人领袖,自己都已经快五十岁了。而那一批老党人,最年轻的都已经年近六十,老的甚至已经八十多岁,等到他们老死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够在资历上比他老。

到时候党人遗产都归袁绍所有,同时他作为四世三公的袁氏,还是世家领头羊,包揽了清流一派和世家一派的名望,获得的支持,必然少不了。

因此可以说,袁绍废除冀州伪帝,是在打洛阳公卿牌。不得罪党人,将党人供应起来,是在打党人牌。以四世三公的名望,团结各大世家,是在打世家牌。

再加上麾下文臣武将,多以颍川、南阳、冀州本土派,多方平衡,形成了袁绍集团这个庞大的结构。

这也是为什么陈暮认为此时并不是北伐的好时机的原因。

因为袁绍现在正是强盛的时候,内部矛盾并没有显现出来,大家暂时有共同敌人,造成冀州集团空前团结。

一旦青州出手,最好的结果,估计也就是两败俱伤。

所以他必须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到冀州集团的敌人开始被削弱,等到他们内部矛盾开始爆发的时候。

历史上,曹操在官渡之战只是击退了袁绍,根本就没有消灭袁绍。

哪怕坑杀了袁绍八万降卒,袁尚和袁谭加起来,总兵力依旧比曹操多,实力比他强。

甚至如果袁绍没病死,历史的走向还不一定呢。

而青州要做的,却是消灭袁绍,这难度远比官渡之战大不知道多少倍。因此一切种种,都需要小心谨慎,步步谋划,不能有任何出错。

侯栩站在了廷尉府门口,因为今天下雨,大街上没什么人,除了盘查的丁吏以外,倒没遇到其他熟人。

那丁吏上次就已经认识了他们“父子”二人,有邻居担保,再加上城内确实有这对“父子”,自然也就没有对他们产生怀疑。

这就是身份互换的好处。

以冀州现在针对军情司的严查手段,如果没有身份的话,很快就会被揪出来。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说冀州针对间谍的手段有多高明。

而是当今社会现状如此。

因为这不是一个城市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口的年代,而是一个城市只有几千到几万人的年代。

很多人质疑为什么古代一座县城人口那么少,但我们要知道的是,汉朝百姓九成以上都不住城里,而是住在野外各乡亭。

除了洛阳长安这样的首都以外,当时的城市规模很小,甚至哪怕是洛阳长安,大部分百姓也都是住在城外,能够住在城内的基本都是达官显贵。

这应该很好理解。

比如一个县,总人口有八万,其中七万是住在城市外面各乡亭的百姓,从事种田种菜之类的农业劳动。另外一万住在城池里,小部分是豪强贵族,其他大部分是手工业劳动者以及商业人口。

这样管理城市的吏员就只需要对这住在城内的一万人负责,而不需要对野外的七万人负责。

邺城是魏郡治所,魏郡有十五个县城,总人口达四五十万,其中大部分分散在各县城以及乡野,住在邺城内的只有那么几万人而已。

人少就意味着更容易管理,更容易变成熟人社会。

如果没有身份在城内行走的话,你猜会不会在刚进城的第二天,就被人揪出来?

所以说并不是古人不懂得用间谍,而是间谍这玩意儿需要一个复杂的环境才能掩盖,在浑浊的黄河底藏一条鲶鱼,与在清澈的小溪中藏一只螃蟹,是两个概念。

好在陈暮早就有安排,侯栩以老周头的身份顺利进入了城内。现在他不再是一只容易被发现的螃蟹,而是一块溪底普通鹅卵石,多得随处可见。

廷尉府不大,只是一桩普通的三进三出宅院。前厅是个花园,顺着回廊进入副厅,侯栩和太史慈就看到了来面试他们的赵恭。

赵恭的府里人不多,随着年岁日益老迈,他也感觉到身子骨大不如前,因而需要招几名忠心的奴仆来服侍。

像普通的豪强世家往往不会在外招人,他们用的都是自家庄园的庄生子。但赵恭属于党人,党人在冀州的根基说深不深,说浅也不浅,可到底比不得那些传承数代的豪强大族们,因而才有了这个需要。

侯栩和太史慈运气不错,他们只蛰伏了一个月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本来他们甚至已经打算再过一段时间就冒险登门拜访,现在能够更隐蔽地潜入进去,自然是再好不过。

赵恭坐在席上,看着他们进来,见侯栩年纪比较大,长相忠厚老实,微微点头。又看到太史慈年轻力壮,想必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同样非常满意。

“见过主家。”

二人同时拱手行礼。

“坐下吧。”

赵恭伸出手,示意他们坐在一边说话。

侯栩与太史慈互相对视一眼,就笑着说道:“主家,其实我们不是来入府为仆。”

“嗯?”

赵恭看向一旁的管家。

管家诧异道:“你们之前不是说?”

“之前是之前。”

太史慈从怀中掏出匕首,夹在了管家脖子上:“我们只是找个借口入府而已。”

看到这一幕,赵恭下意识去摸腰间的佩剑,但很快他才想起来,这里是自己家,佩剑只有出门才带,在家哪有佩剑的?

“子谦先生莫要惊慌,我们也算是老朋友了不是吗?”

侯栩笑眯眯地看着他。

赵恭皱起眉头,仔细看着侯栩苍老了十多岁,长满皱纹,鬓角都已经染白的脸,印象中,回忆仿佛又回到了十多年前,在洛水河畔,看到的那个黄巾贼寇。

“你是?”

“子谦先生记起我了?”

侯栩笑着说道:“那时,你还是赵部尉。”

“原来是侯先生。”

赵恭诧异道:“我记得那时先生被朝廷抓走了,后来被处于极刑,没想到先生居然逃出来了?”

当时侯栩设金蝉脱壳之计,从赵恭手里逃出去,但转眼他们就听说他被宦官抓走了,设计之人正是那位号称党人救星,正义的伙伴陈子归。

荀和曾经打听过侯栩的下落,知道他被关在洛阳监狱里,那地方位于皇宫内,是廷尉关押重大罪犯的地方,想逃出来难于登天。

没想到侯栩竟然没死。

侯栩微笑道:“宦官嘛,只要给钱,别说我这一条贱命,就算是亲生父母,他们也会卖。”

这就是在骂宦官不孝了,在东汉,这是非常恶毒的咒骂。

赵恭却是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这倒是,侯先生说得没错,只要给钱,那些宦官什么不能卖?这大汉天下,不也最终被他们卖了吗?”

侯栩不赞同地说道:“这话倒是严重了些,大汉天下,是那董卓独夫所为,宦官酿祸,倒是没董卓危害更大。”

“先生是来找我争辩的?”

赵恭嘴唇微动,转而又忽然苦笑道:“不对,你是来找我寻仇的吧?”

侯栩摇摇头:“我与先生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何来寻仇一说?”

赵恭想了想,当年的事情他没有办利索,中了侯栩的计,自己一没有杀伤他们的人,二没有将人抓回去,徒劳无功,他们之间确实不能算有仇。

想到这里,他指着太史慈,开口询问道:“既然如此,侯先生这是何意?”

“只是怕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已。”

侯栩摆摆手,示意太史慈把手中的匕首放下。

太史慈放开管家,管家惊疑不定地看着赵恭,赵恭摆摆手道:“你先出去吧。”

“先生。”

太史慈转头看向侯栩,侯栩笑了笑,摇摇头没有说话。

管家就缓缓走出门去。

赵恭示意道:“请坐,先生倒是跟从前一样好胆色,就不怕我让管家出去叫人把你们抓起来?”

侯栩淡淡一笑:“子义有万夫不当之勇,以他的本领,只要部尉敢叫人,杀了部尉后,再逃出去易如反掌,至于我嘛。一条贱命而已,换部尉一命又有何妨?只是可惜了公舒先生的大业而已。”

赵恭脸色大变,从席上站起来飞快往门口方向走去。

太史慈看向侯栩,侯栩则又是摆摆手,像是反客为主了一般坐在了主位下首的席上,老神在在,似乎丝毫不担心赵恭逃走。

赵恭果然没有逃走,他只是走到门口之后,对着门外大喊了一句。

过了片刻,管家又急匆匆过来。

“让人看着院子,不准任何人进来。”

“好的大郎。”

等管家应下后,赵恭又将门关上,不许任何人看到厅内发生的事情。

这管家是他父亲赵彦时留下来的老人,忠诚可靠,事关侯栩,且又涉及到荀和,赵恭就不得不小心谨慎起来。

他现在也知道侯栩不是来杀他的,不然的话,他身上没有武器,都已经五十多岁的年龄,根本不是年轻力壮的太史慈的对手,所以反倒更加坦然起来。

吩咐好管家之后,赵恭转过头,脸色凝重地看着侯栩道:“侯先生,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呵呵。”

侯栩笑了笑说道:“部尉不会不知道吧,袁绍已经废掉了冀州天子,向洛阳称臣纳贡,虽然这并不代表什么,但下一步,你们这些臣服于冀州天子的党人,你猜他会如何对待?”

赵恭脸色微变,这些事情,他也不是不知道。当年党锢之祸大赦之后,活下来的老一批党人,基本都已经四十多岁,像袁绍那种三十多岁的,甚至可以算是少壮派。

可十多年过去,他们这一批人都已经老了。袁绍作为党人的青年领袖,被王芬定为接班人,执掌冀州。

结果上位以后,他做了些什么?

将老一批党人束之高阁,重用世家和豪强势力,同时还废掉了很多王芬时期留下来的政策,最重要的是连冀州天子都被他废掉了。

其实党人求政,谁做皇帝他们根本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政治清明,没有贪官污吏,没有阉宦乱权。

不管是冀州天子好,还是洛阳天子也罢,只要能答应他们的政治诉求,谁当天子他们都无所谓,就好像王芬敢于废立皇帝,敢于再造一个朝廷一样。

但问题是袁绍不仅把冀州朝廷给废除,连治理的权力都全部收回去。

这样他们这些党人,就彻底沦为了吉祥物。

别说政治诉求,门都出不去。

赵恭还算好,他的地位不是特别高,袁绍对他的监视不算严重,只是在府邸外围派了一些人看着而已。

荀和陈逸李度三人则完完全全被控制了起来,他们一个是荀昱的儿子,一个是陈蕃的儿子,一个是李膺的侄子,全都是名望最顶流的党人后代,在士林清流团体中威望很高,因而被严加看管。

其中李度去年病逝了,被袁绍一个党人后生晚辈如此对待,府邸中到处都是袁绍的人监视他,虽然看似毕恭毕敬,但活到这把年纪,还被人像囚犯一样看着,谁受得了?

怒急攻心之下,死在了去年冬天。

荀和与陈逸也差不多,两人身体还算硬朗,但同样年岁都已经渐大,整日被人监视着,虽然可以出门,可每次出门都得有数十人跟随,美其名曰是担心他们的安全,自然也被袁绍气得不行。

剩余的老党人本来就不多,邺城只剩下那么十几人,偶尔聚会,私下里也会痛骂袁绍无耻,可骂过之后,又无能为力,为之奈何。

所以赵恭不是不知道他们党人现在所处的位置有多尴尬,只是一直被监视着,找不到其它出路。

现在出路似乎找上门,赵恭也顾不得其它,开门见山地说道:“你代表谁来找的我?”

侯栩指了指西面,微笑道:“朝廷,洛阳朝廷!”

赵恭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似乎不敢相信,又问了一遍:“谁?”

“洛阳天子!”

侯栩又回答了一遍。

“哈哈哈哈。”

赵恭似乎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指着侯栩道:“侯先生,你当年是黄巾逆贼,花钱从宦官手里买了一条命,可也是朝廷最痛恨的恶党,没想到你今日竟然说自己代表了朝廷来找我,这真是有趣的很。”

侯栩笑道:“世事无常嘛,我当年跟着天公将军起义的时候,也不会想到多年之后,我居然能成为朝廷命官。让子谦先生笑话了,我现在是朝廷中散大夫,为光禄勋属官。”

暗地里侯栩是军情司令史,但他在青州行走,肯定要有个明面身份。因此在洗白之后,被朝廷征辟为中散大夫,六百石,属于闲散官职。

不过再是闲散官职,那也是堂堂正正的朝廷命官。当年是反贼,今日摇身一变成了官员,这找谁说理去。

赵恭笑着笑着,眼泪都笑出来,悲怆道:“连侯先生都已经成了朝廷官员,而我们这些党人,反倒变成了逆党。这是什么世道?忠心为国者成了奸逆,反国逆贼进了朝堂,这大汉天下,国之不国,浑浊之世也。”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侯栩淡淡地道:“这个世道就是这样,黑白颠倒,混动不明。所以自应有人开天辟地,站出来将这浑浊之水变清。”

“谁能当此任?”

赵恭问。

“刘青州!”

侯栩指着远方厉声喝道:“袁绍倒行逆施,命不久矣,恢复大汉江山者,唯刘青州也。当今天子伯安公贤明有加,深受世人爱戴。党人再不醒悟过来,投向洛阳朝廷,难道等着袁绍覆灭之后,被彻底打入逆党的罪名吗?”

一番正义呵斥,赵恭仿佛被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愣在原地。

是啊。

他们在冀州已经被袁绍架空,在政治上,再也没法表达他们的诉求。

现在洛阳的天子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被宦官蛊惑的刘宏,变成了素有宗室长者,贤明仁爱的伯安公。

刘虞本来就受天下人爱戴,而且深受之前宦官酿祸的惨剧,听闻皇宫之中,已经不允许有宦官干政,满朝诸公都十分清明,这正是党人起复的好时机。

毕竟他们已经深陷在冀州不能自拔,如今既然有人给了这个台阶,再不顺着这个台阶下,那就意味着他们要跟袁绍绑在同一条船上。

党人想跟袁绍捆绑着吗?

在袁绍将党人们权力夺走之前,他们倒是觉得无所谓。

现在嘛。

再不走,那就是等死。

死倒是不怕。

怕的是万一有一天,洛阳朝廷真的收复天下。

到那个时候,他们就一直是属于冀州逆党一派,被牢牢地钉在耻辱柱上下不来了。

这对于名望满天下的党人来说,那可就真是生不如死。

想到这里,赵恭再也不迟疑,问道:“既然侯先生是代表洛阳朝廷而来,我等党人皆是忠君爱国之辈,自无不多说,要我们做什么,请讲。”

侯栩微微一笑,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

说动了赵恭,那离说动荀和陈逸他们,也不远了。

冀州党人势力虽然被袁绍打击很大,但他们有名望,有残存势力。

只要在袁绍内部矛盾上再添一把火,那么终有一日,这把火将会变成熊熊烈焰,烧塌了袁氏这座大楼。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背剑之人 道人赋 wtw1974 欢迎来到我的地狱 山村情事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养只小人鱼 我努力进监狱的那些年 圣魄魔道 洛公子 虚空塔 宿主今天又不做人了 新现代逍遥录 快穿之这个戏精很6 后来,我成了最野的狗 萌妻高高在上 罗盘里的秘密 红楼梦日记 墨染允心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北宋大法官 抗日之中国战神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北伐就在今日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抗日谍影之代号渔船 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抗日之铁血智将 抗日之铁血战将 三国:开局成了将死黄巾头子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蝉动 家父唐高祖 夫子很闲 被追杀的我,被敌人推上了皇位 表少爷的抗战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最近更新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我是袁术袁公路 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 强国,从清末开始 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 我乃边军一小卒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无敌小公爷 墨影奇局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 三国之谋伐txt下载 - 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 三国之谋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