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耻

狂人阿Q

首页 >> 宋耻 >> 宋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大明第一搅屎棍 衣冠不南渡 大唐:开局迎娶长乐公主 逍遥小贵婿 满唐华彩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宋耻 狂人阿Q - 宋耻全文阅读 - 宋耻txt下载 - 宋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东藩(1)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说实话,这笔买卖让薛庆自己选择,他肯定不同意,山东州县被女真人拉锯那么久,早就残的不能再残,高邮、天长军经过这几年恢复,吸收了十几万山东河北难民,以及回迁的本地人,甚至吸引了一些江南移民,已经恢复到战前,税收丰厚,土地肥沃,还卡着运河沿线吃用不尽。让他移镇,重新开发残破的山东州郡,他肯定没兴趣,他不是有大志的人物,只是一个有一腔血勇的小人物,危难之际,他可以挺身而出,但温柔乡里,他却不想挪窝。

李慢侯考虑良久,能将山东作为一个整体版块,控制在手里,当然最好不过。也就不怕金兵主力南下,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守不住大不了放弃北部,退守南部沂蒙山区,很容易阻挡金兵南下。一旦恢复起来,这里又是最好的前出辽东的后方基地,如果能有整个山东为辽东提供支持,那么就能两头拉扯金军,金军南下,李慢侯就出兵辽东袭扰,金兵回援,李慢侯就从山东北伐,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大机动优势,用船跟马来较量,船还是从海路直线突击,战马却要迂回一个渤海湾,这能一举改变战略上的机动力不足劣势。

所以他很快就同意了,于是薛庆不情不愿的移镇山东,得到了四州之地,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李慢侯劝他说,他在高邮、天长军的土地没人动得了,都是可以传家的财产。来山东不过是给孩子多赚一份,他儿女可不少。这么一说,已经失去斗志很久的薛庆,才慢慢开始打起精神。

不过他打起精神也没什么用,李慢侯给他推荐了一连串官员名单,薛庆自己的人都留在高邮,转为朝廷官员。因为他那些部下也跟他一样,不想来北方过苦日子,也没有给儿女多赚一份产业的想法,要赚的话,守着运河更好赚不是。

薛庆是迫于无奈,只能接受李慢侯的解释。他随便看了看那些名单,就一一任命。反正李慢侯推荐的人,能给他带来好处,肯定不会亏了他。而且让他自己做,其实根本就做不来政务,带兵还凑合,牧民真不行。

薛庆移镇之后,朝廷再次完全控制了运河,从运河南段的真州、扬州,中段的高邮、楚州,北面的徐州、南京,一直到东京,完全掌控在了朝廷手中。藩镇势力彻底离开运河,而且被运河一分为二,东面只有林永的通泰偏居东南、西边的其他藩镇都在淮西,北边的赵立只有一个陈留县,名存实亡。

代价是李慢侯的藩镇势力大大扩张,形成了江北藩镇集团一样的另一个藩镇集团,山东藩镇集团。不过在朝廷看来,这个代价是值得的,山东毕竟直面敌境,而且残破不堪。用山东换运河控制权,赵鼎这样聪明的人,很难不接受。而且将之前连成一片的藩镇集团,分割成了三个互不连接的区域,一旦有变,方便逐个击破。

山东藩镇化后,李慢侯在这一带的权势达到顶峰,现在的山东藩镇,可跟林永他们不一样,都是早就依附李慢侯的势力,是真正的自己人。连他们手下的官员,李慢侯都可以统一调配安置。

因此他可以一体化的操作山东大局,稳定局面的工作,之前已经完成。情况不好也不坏,不好是经济条件极其恶劣,不但人口不足战前的三成,而且被刘豫搜刮的濒临破产。刘豫搜刮的目的,一方面是穷兵黩武,想要南下吞了赵构的花花江山,另一方面则是北上给女真主子进贡,刘豫专门给老百姓设了一门什一税,用来专项给女真人纳贡,每年高达三百多万贯。对于完整的大宋来说不多,可对于一个残破的河南地区来说太重。

又要按时进贡,又要扩军备战,怎么办?靠税收是完全不够的,刘豫还做起了摸金校尉的勾当,把河南一带赵构家的祖坟都刨了,北宋历代君王的坟墓里,埋了太多宝贝,全都成了刘豫的军费,不然刘豫凭什么组织起几十万大军。

现在丧心病狂的刘豫走了,山东人的幸福小日子就来了吗?还没有,幸福要靠他们双手来创造。朝廷之前还没设藩镇的时候,就免了山东的赋税。李慢侯也没打算收,可要休养生息,也得好几年。人口恢复,更是得一两代人。李慢侯能做的,除了继续免除赋税外,就是尽量采用非常规经济手段,来帮助山东人。连开登州、胶州两港,还不够。山东有海州所没有的重要资源,煤、铁都有。

李慢侯决定鼓励开矿,矿产是工业的粮食,矿产开发本身就能带动一系列技术的发展,挖矿可以促进工程学发展,冶矿可以促进化学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矿产是一项能最快速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把地下的资源挖出来,立马就能变现。

于是淄川的煤,莱芜的铁,招远的金,这些本来就已经被发现的矿产,全部招募商人大肆开发。宋朝是一个处在小冰河期的朝代,所有才有女真、蒙古先后南下;宋朝的气温处于一个低区,因此刺激出宋朝的采煤业发展,技术也很成熟。但之前北宋采煤主要在黄河北部地区,在鹤壁的煤矿,竖井从地面可以深入地下四五十米,向四周开掘出总长一里多条采煤巷道,巷道内用油灯照明,还有完整的排水系统。这当然还很粗放,比如油灯照明,那是要命的。但不交学费,怎么进步?

如此危险的工作,普通人不愿意做怎么办,用战俘!战争中可俘虏了不少战俘,甄别一下,被刘豫征发的签军就免了,以前李成、孔彦舟的余部,统统扔进煤矿,这些人曾经杀人放火,甚至吃人肉,无恶不作。疯狂过后,想当良民,当然可以,不过李慢侯有更好的去处给他们之前,就只能让他们挖煤。

山东地区的矿产开采和冶炼,在宋朝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宋朝失去山东,后来的女真、蒙古都没能让山东采矿业恢复过来。

山东矿冶发达的原因,主要是这里矿产丰富,种类很多,容易开采。这也是李慢侯能想到的,最快恢复山东经济的办法。

经济不利的一面,可以用这些优势来弥补,有利的一面当然不能放弃。

山东人口下降了一大半,留下的都是一些土豪,土跟其他地方的土豪一样土,豪却比其他地方的土豪豪的多。

夹在女真人,刘豫,梁山好汉的夹缝中,还能活下来的土豪势力,想不豪也不行。因此这里的土豪各个都是真土豪,都建了堡垒,练了乡兵。李慢侯一一保留下来,而且给他们正式身份,小的是保长,大的是都保长,这让他们没怎么花功夫,就将山东堡垒化,保甲化。同样也不需要动员,他们就知道秋收后,粮食要藏到他们坚固的堡垒里。也学会了强敌来了就跑进山,强敌走了在回家种地的清野行动。

一系列操作完成,都快到年底了。

矿冶果然是见效最快的产业,不指望从其中征税,因此免税一年,许多从业者回归。

山东产铁的州县很多,最大的莱芜监是宋朝四大铁监之一,每年课税近二十万斤铁,产量高达六十万斤,仅次于徐州的利国监,居全国第二位。矿工是钻山高手,战乱中他们存活率甚至比农民更高,因此不少躲过战乱,开始重操旧业。

铁产出来了,李慢侯还从扬州招商,引来了不少工匠,让他们帮军队在这里就近打造武器、铠甲,扬州不少民间作坊已经发展到了很大规模,雇佣上百铁匠通宵达旦烧火锻铁,十分平常。他们从徐州购铁,打造各种工具。

武器是其中利润最高的,李慢侯可是他们的大客户,因为出得起钱,订购最精良的铠甲和兵刃,有一批合作伙伴,邀请他们,没有不来的道理,因此纷纷在山东开了分店。不但供应李慢侯的军队,接受维修的订单,而且还开始向辽东倾销。契丹两大王和渤海高永兴都舍得花钱投资军队。

战争期间,军火利润尤其丰厚,订单量巨大,由此带动了冶铁业的恢复。

采金就不用鼓励了,这东西天生自带吸引力。之前宋朝在登莱二州的采金量最多达到了九千多两,吸引当地人大量撂荒土地跑去淘金,这还是政府控制下的采金数量。李慢侯将金矿区分包给了一个个当地土豪,许多土豪本就是靠着金矿发财的。一年产一万两不在话下,一万两黄金折合十二万两白银,十几万贯铜钱,足以养活几千人的生计。如果作为补充,忙时种地,闲时淘金,几万人都不在话下。不过养活人不是现在该考虑的幸福的难题,没有人需要养活才是难题。

金矿最大的作用,其实就是吸引人。李慢侯又在江南大量张贴告示,鼓励北人返乡,朝廷也很支持,因为在朝廷控制的州县,也在实行这种政策,朝廷很希望开封府一带的流亡百姓返乡,好恢复这里的经济。北人不返乡,北方凋敝,南方不安宁,北人返乡,一举多得。

大量北人被淘金的消息吸引,开始在官府的帮助下,一路向北迁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都市极乐后后宫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碧蓝航线界限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剑道第一魔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wtw1974 新现代逍遥录 虚空塔 【斩天剑】 四神集团2·老婆,跟我回家 我在异世封神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抗日之中国战神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抗日之铁血战将 大明1617 唐人的餐桌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代号惊蛰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最近更新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 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 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 隋烽 一品狂士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十国风华 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 堪破三千世相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 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大唐:请陛下称太子!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宋耻 狂人阿Q - 宋耻txt下载 - 宋耻最新章节 - 宋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