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明景

首页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艳海风波 寡嫂 绝品桃花命 重生何雨柱离开四合院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荒村猎艳 我不是祁厅长,叫我祁书记 田园共妻火辣辣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明景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全文阅读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txt下载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97章 打断腿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陈知年和宋文老师说叶云飞。她没有直接说叶云飞的名字,用过一个‘同事’来代替。陈知年是个细心的人,很容易就发现叶云飞的一些小动作,而且叶云飞应该也没想过要遮掩。

明目张胆。

既坦荡,又有一种‘你奈我何’的嚣张。

人总有一种从众心理,总会有一种‘别人能做,为什么我不能’的疑问。

既然叶云飞能拿?

为什么她陈知年不行?

但是,这样做真的没关系吗?

陈知年疑惑。

“你了解过这方面的法律吗?”

陈知年摇摇头,“还没有。”她想要了解的,但最近太忙一直都没有抽出时间去图书馆。不过,她还要先在图书馆开卡,然后才能免费借书。

在羊城看书很方便,只要在市民图书馆开通一张读者卡就能能在图书馆看书,借书。可惜的是,图书馆距离公司和幸福里都有些远。

陈知年自从工作后就一直在忙,不是忙着工作,就是忙着谈恋爱。每次想去图书馆时,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然后就一拖再拖。

以前,青山镇没有图书馆,陈知年就一直想要见识一下电视里放眼望去都是书的图书馆,想像着有一天,她在这样安静舒适的环境下看书。那时候,她想,如果有这样的好环境,她一定会天天窝在图书馆了。

大学的时候,虽然有学校图书馆,但不大。‘小学鸡’大学图书馆也是一个小鸡仔,根本就不像她在电视里看到的图书馆。

不过,羊城足足五层的市民图书馆倒是满足了陈知年对图书馆的所有幻想。当很可惜,她第一次去的时候没有带身份证,不能办卡。

想着,第二次去一定要办卡,然后借书。

但第二次......一直等到现在也没有前行。

大人,总有各样各样的理由来为自己的失约买单。

“老师,我会认真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的。”陈知年忘记在那本书上看到的:懂法,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人。

“在做一个决定之前,不能只看别人,更应该看法律法规。就好像闯红灯,有人闯吗?有。有人不走斑马线吗?有。有人无视交通规则吗?有......”

但是,这些行为对吗?

肯定不对。

很多人站在红绿灯路口前,安静而又耐心的等到绿灯。即使路上没有车,依然在耐心的等待着。

但是,如果有人率先不顾规则无视红绿灯的存在过马路,就陆续有人跟随。一个两个三个。明知道不对,但还是莫名其妙的就跟着走。

这是一种从众心理。

“自己做出什么选择,不要看别人。”

“当然,处于一个环境中,大家都这样做,而你不融入就会显得很奇怪,甚至被针对。而且,内部人会觉得你不合群,和部门格格不入,或者怀疑你是不是想要收集大家的把柄,然后加以利用?而外人也不会相信你无辜,可能你得了便宜还卖乖。里外不是人。”

“不被同化,就不被信任,这是常情。”

陈知年笑了笑,“我天生丽质,出淤泥而不染。”

宋文老师看了她一样,“出于同一个鱼塘,凭什么你干净?自带去污粉?”

“老师,你越来越幽默了。”陈知年鼓起脸笑了笑,没有告诉宋文老师,她已经被同化了。或者说,不是别人同化她,而是她主动抓住机会为自己争取利益。

“很多事情,不会因为做的人多了就是对的......”宋文老师摇摇头,“快过年了,怎么聊这么沉重的话题?”

宋文老师主动问起周辞白,人品如何?性格如何?相对于村里的人,宋文老师更关注更在意周辞白的人品,而不是他工资多少?家里是否有钱?

相对于钱,宋文老师觉得人品更重要。一个人可以没有钱,但不能没有品。

对周辞白,陈知年有说不完的话题。

反正,她的周辞白就是最好的。

陈知年又和宋文老师说了‘赖皮膏药’的事情。

在青山镇几十年,宋文老师当然知道青山镇的‘癞皮膏药’好用。古代,岭南是‘瘴气’的代名词,提起岭南,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瘴气’。

后来,没有了瘴气,但湿气依然严重。

三十年前,很多外省人因为各种各样的愿意来到这里,很不习惯这里湿润的天气,没过久就因为湿气过重而病倒,包括宋文老师。

因为湿气过重,整个人都浮肿,身上更是像戴上了枷锁一样,沉重,郁闷。用了本地人推荐的‘癞皮膏药’后,情况有所好转。

‘癞皮膏药’很丑很臭,远远闻到就想吐。使用三天后,依然还有一种臭臭的气味萦绕在身上。

‘赖皮膏药’也因此而得名,意思是说这些臭气就好像癞皮狗一样,甩不掉。

“你想要开发‘癞皮膏药’?”作为多年的受益者,宋文老师也清楚‘癞皮膏药’的药效但也清楚它的缺点。

在乡下,丑些、臭些也有人买。

但是城市......宋文老师摇摇头,“应该没有人愿意使用。”

“可以和医药实验室合作,提高药效,除臭......改进制作工艺......”青山镇做不到,但不代表羊城的医药实验室做不到。

改进制作工艺,设计包装,完全可以作为祛湿特效药推出。只要还保留八成的功效,就不怕没有生意。

贴一张‘癞皮膏药’,难道不比喝一杯祛湿茶效果更好?更省钱?

当然了,‘癞皮膏药’什么的,就不要再叫了,真的很难听。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假药。

宋文老师想了想,“可以。我带你去找小李。”

小李,李仁杰,是青山镇的第一把手,更是宋文老师的学生。相对于陈知年,李仁杰和宋文老师的关系更像父子。

李仁杰的父母和宋文老师一样是支援农村建设的知识分子,但因为不适应岭南的气候,也因为身体的被折磨、内心的煎熬而早早就坏了身体,在李仁杰很小的时候就双双去世。

李仁杰是宋文老师养大、教育成才的,所以为人也有些像宋文老师。为了照顾宋文老师,李仁杰在大学毕业后,也回到青山镇。

多年过去,李仁杰成了青山镇的大领导。

不过,宋文老师可不要他照顾。这些年,不管李仁杰如何劝说,宋文老师一直都是一个人住在学校的教书宿舍,然后把大部分工资用来资助孩子。

虽然李仁杰不是本地人,但青山镇的人对他还是比较信服的。

去年,有一辆载着‘苯’的大货车从青山镇经历,意外翻到在河里。虽然本地人不知道什么是‘苯’,但因为李仁杰说这是一种化学药品,有毒。青山镇沿河的人家就足足一个星期没有碰河里的水。

宁愿喝贵的矿泉水,宁愿去山里挑水。

没有人质疑,没有人阳奉阴违,因为大家都很清楚他是为了大家好,大家都愿意信服他。当然个,如果他不总是隔三差五的就去村里宣传读书的重要,建议家长送孩子读书,青山镇的人可能会更喜欢他。

一栋比较破旧的两层小楼就是青山镇领导的办公地,陈知年在一个比较简陋的办公室见到了青山镇的大领导。

真不愧是宋文老师养大教出来的,李仁杰的一些习惯都很像宋文老师。

听说了陈知年的老一,李仁杰很意外。

“真好啊。如果能成功,青山镇也算是有产业支持了。”说真的,青山镇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低,大家手里也有钱,但这些钱主要来自各家的‘女婿’。难得好听,这是女婿孝敬,说得难听,这是青山镇买女儿的见证。

李仁杰去市里开会,不少人都用‘二奶镇’来笑话他。但有什么办法?青山镇人都习惯了用女儿来致富,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李仁杰和宋文老师一起宣传读书的重要性,宣传自强自立自爱的重要性,但效果不大。大家更愿意看到眼前的利益。

至于以后?

谁知道十年、二十年后是什么世界?

所以今朝有酒今朝醉,能赚钱就不要等以后。

读书?

多浪费钱?多浪费时间?

不管是入工厂,还是嫁人,都比读书好。

宣传的人说到口水都干了,还不如‘女婿’的也一个红包有用。

近期内改变青山镇人的思想,这不太可能。经过十年的日积月累,青山镇靠女儿的思想已经被刻入了骨髓里。

改变需要时间。

思想改变不了,但生活还是能提高一些的。

李仁杰迫切的希望青山镇能有立足的产业,一方面为了青山镇人民,一方面也为了他自己。说起来,李仁杰这个大领导也是羞愧,青山镇的办公大楼还不如旁边的居民小楼。

在青山镇,最穷的是他们这些领导。

没有发展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话语权。

为了青山镇的发展,李仁杰没少动脑子,更没少折腾。但是,最后都败在青山镇偏僻尴尬的地理位置上。

位置偏僻,交通不便。

前年,他带领青山镇的人民种植听说在大城市,还有国外都很受欢迎的‘圣女果’。但因为交通不便,收购商的大货车根本就进不来,而且‘圣女果’容易坏,最后只能烂在田里。

一分钱一斤也卖不出去。

去年,李仁杰又带着青山镇的人种植香蕉。

为了大家的利益,李仁杰租来小货车,花费人力物力把大家丰收的香蕉送到市里的火车站,然后装车送到北方去。

庆幸的是,这次收获不错,不少农民都赚了钱。但是,他们的财务不仅没有赚钱,还贴了不少钱。

现在陈知年提起‘癞皮膏药’,李仁杰很快就看到了其中的可能性。然后又听说陈知年的男朋友就是医生,应该有认识的实验室。

青山镇和别人合作,最怕的就是别人抢了属于青山镇的主动权。

陈知年也乐意看到青山镇发展,希望青山镇能再点摘掉‘二奶镇’这顶帽子。人有钱了,想的就多了,能做的选择也多了。

手里有钱了,父母应该就不会因为钱而牺牲掉女儿的幸福。

“谢谢你。我代表青山镇的人民感谢你。”

虽然这件事能不能成,还是个未知数。但李仁杰依然感激陈知年愿意为青山镇的发展出谋划策。

陈知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只是提议。”接下来的工作才是重点。例如,如何找到效果最好的‘癞皮膏药’的方子。

在青山镇,很多老中医都会制作‘癞皮膏药’,但效果各有不同。

有些人制作的‘癞皮膏药’是一贴见效,三贴祛湿。而有些人制作的‘癞皮膏药’则需要用到五贴六贴,不是没有效果,只是效果相对而言小一些。

想要和别人谈合作,就要先整合自己的方子。

还有,方子的保密工作也重要。毕竟,很多人都知道‘癞皮膏药’的好几味药材,制作手法也知道一些。

如果青山镇的‘癞皮膏药’做得好,卖得好,肯定会有不少人想要分一杯羹。然后各种各样的假货就如雨后春笋冒出来。

还有,如何从老中医哪里拿到方子?如果整合优化方子?

这些,都需要李仁杰带领着大家去完成。

陈知年也只是提议,其他的事情就不参与了。但李仁杰有些急,让陈知年立刻给周医生打电话。

看着李仁杰递过来的话筒,陈知年看向宋文老师。

宋文老师点点头。

好吧。

打吧。

在回来之前,周辞白说‘回到给我打电话’报平安。但陈知年回来就睡着了,根本就没有想起这么一回事。

紧接着又被村里的八卦给砸得头昏脑涨,想不起来。又是村长,又是稻子的,她根本就没有时间想起在羊城的男朋友。

昨天晚上快睡觉的时候,村长叔突然过来让陈知年去接电话。原来,周辞白没有等到陈知年的电话,以为她还没有回到,担心她在路上出了什么事而打电话过来。

陈知年都不好意思说,她忘记了,只能赶紧跟周辞白吐槽路上的艰辛,转移话题。一路上的确很辛苦,但回家的一瞬间感觉一切都值得。

回到家,躺在床上时,陈知年突然明白为什么小吴愿意在火车站连续排队三天,就为了买一张回家的车票。

羊城很好,但都不是自己的家。

陈知年本想把周辞白聊一聊清水村,聊一聊她家的,但村长在旁边虎视眈眈,一再提醒‘电话费贵’,陈知年只能遗憾的放下电话。

陈知年接过李仁杰递过来的话筒,然后按下周辞白办公室的电话号码。

周辞白的确认识这方面的人,但他建议陈知年给他外公和舅舅打电话,因为他们认识的人更多。而且,从陈知年的描述看,这只是一件小事,没有必要和别人合作,分掉利润。

在不改变药性的前提下除臭或者降低臭味,然后改进制作工艺,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并不难。

外公虽然退休了,但人脉还在,很爽快的答应帮忙。作为老一辈的人,作为曾经也在农村洒汗水的人,外公也是希望自己能为农村建设出一分力的。

周辞白和陈知年谈恋爱,他们不可能不了解陈知年,还有她的家庭,她的出生的地方。一个人的性格脾气人品素质,和她成长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人都说,看一个人的人品,可以先看他们的父母,然后再他们出生、长成的环境,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陈知年,所以外公和舅舅了解过青山镇,大概知道青山镇是个什么地方。一穷二白不至于,但三观有些歪。

“你们镇也不容易,而我这把老骨头也还有些用处......你们把方子送过来,我帮你们看看......”

听说能避免因为合作而被分掉利益的可能,李仁杰很高兴,一再感谢陈知年。如果不是陈知年提起,他们还真忽略了满满退出人们日常生活的‘癞皮膏药’,如果不是陈知年有认识的人,他们可能还要被分掉不少利益。

外公还说,如果青山镇不介意用二手机器,他还可以帮忙介绍一批被制药工厂淘汰下来的二手制药机器设备。

当然不介意。

对于青山镇来说,能省则省。

现在一切都是起步中,一切都是未知,他们也不敢投入太多。虽然他们都猜想‘癞皮膏药’有市场,发展前景可观,但万事总有意外。没有倒哪一步,谁都不敢肯定的说‘一定能赚,一定能发展起来。’

相对于其他人,李仁杰才是真正的压力巨大。

但有压力,才有动力。

他愿意为青山镇人民背负这样的压力,他愿意把青山镇的发展背负在肩,想要带领青山镇人民走出一条发展之路。

剩下就是整合、优化方子了,李仁杰答应陈知年,在她回羊城之前完成这件事。然后带着方子和陈知年一起去见周辞白的外公。

为了青山镇的未来,李仁杰拼了。

宋文老师也很高兴,在青山镇几十年,他早就把青山镇当自己的家。谁不希望自己的家越来越好?

青山镇越好,愿意读书的人就越多。他们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就越容易。

陈知年和小叔小婶从镇上回来后,爸妈还没有回到,倒是小堂妹从外婆家回来了。小堂妹陈知了最早到家,但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她怕黑,不敢住,所以去外婆家了。

紧接着是小堂弟,然后是陈知年的弟弟妹妹。

又过了三天,爸妈才回到,一身的风尘仆仆。从东莞开摩托车回来,一路上风风雨雨的更不要说尘土了。

一家人,终于齐齐整整了。

家里也热闹起来,开始忙起来。

阿爸和小叔开始准备过年的菜式,例如烧鸡、窑鸡,还有腌制兔子等等,都需要提前准备。阿妈和小婶则开始蒸河粉,做饺子,每一样都不简单。

青山镇过年,河粉是必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不管有钱没钱,必备河粉过年。

先把米放在水里浸泡上十多个小时,然后再到村里唯一的大石磨去磨米浆。一人推磨,一人放米加水。

如果放水太少,推磨的人会比较费力。如果加水太多,米浆会过稀,可能做不成河粉。磨了米浆,然后回家蒸河粉。

青山镇蒸河粉用的是竹制的托盘,在托盘上铺一张密度合适的麻布,然后再舀一勺米浆倒在麻布上。

轻轻地把米浆摇晃均匀。

再把家里的大锅加上水,烧开至沸腾,然后把托盘放在水上蒸。

一张一张。

陈知年很喜欢用新蒸出来的河粉卷馅,俗称粉皮卷。在阿妈和小婶磨米浆的时候,陈知年就带着三妹陈知月还有小堂妹陈知了一起准备馅料。

晚上不做饭了,就吃粉皮卷。

猪肉、韭菜、葱、白萝卜、胡萝卜、虾仁、香菇、木耳......洗干净,剁碎,然后炒熟,搅拌成馅。

香喷喷的,热腾腾的馅料铺在一片河粉上,然后卷起来。

超级好味道。

如果再滴上两滴自制的花生油,更香。

“好香。”小妹一口一口,“很久没有吃粉皮卷了。”

小堂妹也喜欢,一边吃一边建议她爸妈在糖水店里卖粉皮卷。小叔小婶‘呵呵’,这根本不可能的,做一份粉皮卷需要花费的时间不说,就说材料本钱就已经能吓退大部分顾客。

小堂妹撇撇嘴,“馅料可以做得简单些。我看外地人的饺子馅料都比较简单,白菜肉、香菇肉、韭菜鸡蛋等等。”不会像他们这样把所有的材料全部混合在一起,大杂烩。

本地人的粉皮卷或者饺子,最少也要有十种材料,多的可能会也有十五种。很多外地人都不明白,这么多东西搅拌在一起,能好吃吗?

当然好吃了。

虽然看起来很杂,听起来跟杂,但吃起来一点都不杂,层次分明。主要味道是韭菜,然后是香菇、木耳,然后是胡萝卜......

口感则主要是木耳,脆蹦蹦的,然后是新鲜的虾仁,Q弹Q弹的,然后再是韭菜一类......一口粉皮卷能吃出百种滋味。

陈知了已经吃了三份,小肚子都鼓起来了,但她还眼睁睁的看着陈知年,“姐,你太慢了。跟不上节奏。”

陈知年瞪眼,“你们一二三四五个都在等着吃,我一个人卷,要是能跟上节奏才见鬼。”

不伺候了。

“自己吃自己卷。”

自己来就自己来。

小知了立刻就撸高衣袖自己卷。

弟弟妹妹们自己卷,陈知年则给爸妈还有小叔小婶卷一份。

“今晚的馅是大妹炒的?味道不错。”小叔竖起大拇指,“好吃。咸淡适中,味道和口感都刚刚好。”

在炒馅上,即使是小叔这个开饭店的也不如陈知年。

陈知年炒馅的手艺是阿婆教的,而她阿婆炒馅的手艺在村里说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当初,有人从市里过来想要买阿婆炒馅的手艺,但阿婆却说这是秘技,要传给儿媳妇,传给女儿,传给孙女。

可惜,阿婆还没有来得及传授手艺,就病倒,然后去世了。也只有一直跟在阿婆身边的陈知年学了五六成。

即使是五六成也足以让不少人恨不得吞掉舌头了,更不要说她阿婆的手艺了。

阿爸没有说话,连续吃了五条卷粉后速度才慢下来。

“有人说要给北城介绍个姑娘。”

陈北城,是陈知年的大弟,是个比较沉默寡言的年轻人。平时不喜欢说话,不喜欢凑热闹,不喜欢和别人交流。

看起来,消瘦阴郁。

整个人,软绵绵的,双眼无神,没有朝气,没有活力,明明还年轻却总给人一种日落西山的错觉。

就好像现在,大家都站在厨房门口一边吃卷粉一边聊天,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只有他远远的走开。

站在院子里的杨桃树下,好像什么都在乎,什么都不在意,好像大家的聊天内容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即使小叔说让他相亲,他也没有任何表示。

有时候,爸妈看着他慢悠悠爱理不理的样子,就忍不住想要骂人。就没有见过哪个男人像他这样软绵绵的看起来没有朝气,也没有力气。

再加上大弟皮肤白皙,手脚纤细,如果穿上女装,还真的以为这是个病弱的女人。

但是,不管爸妈怎么骂,怎么教,怎么询问,大弟总是一副‘我早已不在凡尘’的态度。不管爸妈说什么,他都沉默。

爸妈问他想要什么样的结婚对象?

不知道。

爸妈问他,要不要相亲结婚?

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

别人不推一下,他就好像能原地长蘑菇。

每次,爸妈和大弟同一个屋檐都要跳气得跳脚。但大弟依然沉默。

你们说你们的,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上,无视外界。陈知年很不明白,人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彻底?

陈知年更想知道,改变大弟性格、脾气的那个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什么事能让扔一夜间性格大变?

以前的大弟神采奕奕、勤劳能干、能说会道,是很多人口中的‘好后生’,很多人都看好他。但是,自从那次之后,大弟就变了。

阿爸希望大弟早日结婚生子。在爸妈看来,先成家后立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就明白男人肩膀的重担,就明白养妻活儿的重要,就会为了自己的小家庭而努力拼搏。

再加上大弟和爸妈的关系不好,他不是顶撞,而是无视、漠视家里所有的人。爸妈也希望大弟结婚后能体会当家长的辛苦,能体谅父母曾经的不容易。

哎。

曾经最省心的孩子,现在让爸妈操碎了心。

“大妹有男朋友了,北城也要相亲了。”阿爸立刻决定让大弟相亲。既然他自己没有本事找女朋友,那就相亲结婚。

村里人介绍的姑娘知根知底,也不用担心找个不好的回来祸害全家。可惜,阿爸想法很好,但总有一些事超出意料之外,总有一些人是披着羊皮的狼。

对于相亲,大弟没有什么想法,也没有什么意见。

事不关己。

阿爸气得又想要骂人了,但被小叔拉住了。

本来父子两人的关系就差,再争争吵吵关系就更差了。阿爸无奈的叹口气,骂不得,打不得。

每次过年,爸妈都会被大弟无所谓的样子气得心口发疼。

全家人都在忙忙碌碌为过年准备,只有大弟在院子里看果树,看天空,看云彩,呆呆愣愣的。用阿爸的话说就是像个小傻子。

陈知年不止一次的问大弟,想要干什么?这样让爸妈操心、担心,他就没有任何的愧疚?

每每这时,大弟就会定定的看着陈知年。有时候,陈知年还能从他的眼神里看到鄙视,莫名其妙的鄙视。

“哎。我就怕他什么都不入心,害了人家姑娘。”阿妈抿抿嘴,长叹一口气,很无奈。好好的儿子,突然变成这样,她却无可奈何,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关心,如何去改变。

“找个好姑娘,很快就懂事了。”小叔笑着打哈哈,“谁结婚前都不懂事。”

希望吧。

爸妈是真的把希望寄托在大弟结婚上,希望他结婚后就懂事。

既然有人给大弟介绍姑娘,肯定就要找个时间相看。

“过年后吧。”

过年前太忙了,所以阿妈把时间定在过年后,而且还准备让堂伯娘还有村里人也介绍一两个。一个不合适再看,再不合适?

继续看。

“三妹的年纪也到了,也要相看了。”阿妈瞪了小妹一眼,“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就相亲。该娶的娶,该嫁的嫁。”

现在村里还没有结婚的姑娘,就她家的两个年龄最大,怎么能不心急?

“阿妈,梅姑姑也没有结婚。”小妹无辜的看着阿妈,“她已经三十多岁了。”

“呸。”阿妈直接喷小妹一口,“你要是敢学她,我打断你的腿。”

梅姑姑是他们邻居家的姑娘,年轻的时候也风光,但人老珠黄后生活就一年不如一年。

“你们要是敢学其他人,好吃懒做,躺着赚钱,我就打断你们的狗腿。哼。”阿妈最看不起那些人,明明就有手有脚却喜欢靠别人。

没脸没皮,不知廉耻。

家里的三个姑娘异口同声:“知道了。”

突然,外面传来堂伯娘的声音,让大家赶紧去陈虾妹家。原来,陈晚秋的男人带着未婚妻过来了。

希望陈晚秋能把女儿交给他们抚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碧蓝航线界限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剑道第一魔 wtw1974 修神外传仙界篇 我有一柄摄魂幡 绝品桃花命 帝少追击令,天才萌宝亿万妻 王爷的心尖宠妃 萧阳叶云舒 
经典收藏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艳海风波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洛公子 魔艳武林后宫传 都市花语 遍地尤物 都市极乐后后宫 绝色神雕 动漫之后宫之旅 逍遥人生 仙剑御香录 后宫春春色 重生51年:隐居深山建立超级家 重回78 震惊!四十才发现自己是天籁之音 田园共妻火辣辣 空间之山村悠闲 我是全能大明星 重生断绝关系,她们陆续重生回来 
最近更新地摊女王 高武:开局俘获校花,我靠装杯杀疯了 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 灵脉苏醒之地球进化 四合院:全职高手,镇压全院! 校花悔断肠:觉醒系统一拳惊江南! 面具下的欲望2 重生之回到地球 直播:从扛楼战神到地表最强男人 都市之想修仙先发疯 出马先锋密录 都市神探:我能看透罪恶 重生1977:从黄泥河猎狼开始 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 出门相个亲,结果相到了黑道千金 村之恋 谁规定剑仙就不能搞笑? 痴情富豪 修真成长记 文娱:开局反串最美贵妃全网爆红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明景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txt下载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最新章节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