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明景

首页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艳海风波 洛公子 春色田野 寡嫂 绝品桃花命 我不是祁厅长,叫我祁书记 田园共妻火辣辣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明景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全文阅读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txt下载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91章 谁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91章 191,谁傻

公司,终于放假了。

陈知年收视好桌面的东西,然后和公司的同事一一打招呼,说‘明年见’。

马总给公司的同事准备了一箱鱿鱼干和一箱核桃干。

在羊城,鱿鱼干很常见。大家喜欢用鱿鱼干炖猪骨汤,鲜美营养补钙。相反,核桃倒是少见一些,也贵一些。

其实,马总准备的这两样东西也是用心了。鱿鱼干主要是为北方的同事准备的,北方远离海,平时也不能不像羊城这样有这么多的新鲜海味。

而羊城的核桃贵、少,有时候有钱难买,则是为南方的同事准备的。

一箱鱿鱼干一箱核桃,这样,不管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都有一份不错的年礼。

陈知年看着一箱鱿鱼干,觉得没有必要带回去,因为她家有很多很多。青山镇近海,想要吃海鲜不要太容易。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鱿鱼干、虾干、虾米、海带等等一些海味。

“杨阳。”陈知年决定和杨阳交换。

陈知年记得杨阳老家有很多核桃。上次,杨阳妈妈还给他寄来满满的一箱剥好的核桃仁,让他送公司的同事。

陈知年用鱿鱼干和杨阳换一箱核桃。

杨阳毫不犹豫的旧答应了。

“oK。真好。”

两箱核桃带回去,让小叔小婶做核桃糕。

“阿年,你还要核桃吗?”王平安家乡也盛产核桃,把核桃带回家,就是浪费体力了。

陈知年:“想要。但是,我的鱿鱼干已经换给杨阳了呀。”

王平安笑眯眯的,“你可以用钱买啊。”

“批发价。”

陈知年有些哭笑不得,然后点点头,“好吧。”

就这样,陈知年和杨阳换了一箱核桃,然后又买了三箱核桃。等周辞白来接她下班的时候,以为都是公司发的年礼,被通天公司的豪爽惊吓了一跳。

“想太多了。这些是我买的。”陈知年看看,“你带两箱去给外公和舅舅,剩下的我带回家去。让小叔小婶做核桃糕。”

“听说核桃营养。最合适老人和孩子,可惜,我家没有孩子。”陈知年家最小的是小叔的儿子,她堂弟,也已经十多岁了。

其实,周辞白一直都好奇,为什么陈知年的小叔小婶只有一女一男两个孩子?这在农村真的很意外。

像陈知年就有四个兄弟姐妹。

不过,周辞白并没有多问,而是问了陈知年关于回家的事。陈知年和小叔小婶决定坐长途客车回乡。

周辞白想到陈知年的大包小包就觉得不容易。

不知不觉中,陈知年就买了很多东西。穿的,用的,吃的,一袋一袋,一包一包。不仅有给亲戚朋友的,还有给宋文老师的。

“其实,真没有多少东西。”陈知年绝对不会承认,她是买东西上了头,买买买,忘记了回乡的艰难了。

“要不,你开车回?”

陈知年摇摇头,“我小叔说不安全。有人拦路抢车。”

特别是从h市到青山镇的那段路,地广人稀的,即使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知道。所以,还是长途客车更安全一些。

虽然麻烦,但只要把行李统统塞上车就好。

“真的没有问题吗?”虽然周辞白没有坐过长途客车,但他熟悉公交车,知道带的东西越多就越麻烦。

陈知年肯定,“当然没问题。”

“我爸妈出来打工的时候,还会带一蛇皮袋的红薯,一蛇皮袋的菜干,一蛇皮袋的衣服之类的东西......反正就很多东西。塞在车厢下就可以了。”

真这么容易?

周辞白很怀疑。

但既然陈知年说的信誓旦旦,周辞白也就信了。

因为很多同事都请假回家过年了,所以医院也很忙。而且,过年这段时间,孩子的发病率也高,感冒了,吃撑了,被鞭炮伤到了......周辞白也在忙。

送陈知年回幸福里后,周辞白又回医院值班。

最近太忙,周辞白眼底都有乌青了。陈知年在咨询了周航飞后,给周辞白买了一款男士用的眼霜,据说能缓解眼睛疲劳,还能去黑眼圈,去眼皱纹。

周航飞就正在使用,听说效果还不错。不过,周辞白常常忘记眼霜这一回事,相对有周航飞的时尚精致,周辞白的生活就有些粗了。

陈知年曾经有幸见过周航飞的梳妆台,并不比林萤光的梳妆台逊色,也是满满当当的护肤品。这对前夫妻,绝对是一路人。

在对时尚和护肤方面是一致的。

直到现在,陈知年都不明白,这么合拍,这么合适的两个人为什么要离婚?

这两人......

陈知年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林萤光高兴就好。

因为电视台过年有节目,所以林萤光和周航飞这对已经离婚的前夫妻又聚在一起过年了。

放假了,就要回家了。

陈知年开始收拾给家人准备的礼物,重要不重要的,统统装进蛇皮袋里去。

在放假前的一个月,陈知年就抽时间陆陆续续的像蚂蚁搬家一样把给家人、亲戚、朋友的礼物买好。

不知不觉,家里已经堆满了礼物。

而且,多得超出了陈知年的想象。不整理不知道,整理出来被吓一跳。

真的太多了。

以前,这里放一点,那里存一点的,并不觉得有多少,但现在所有的东西全部摆放在一起的时候,才惊讶的才发现,像小山一样,多得惊人。

陈知年知道自己买了很多东西,但没想过会这么多。陈知年眨眨眼,看着占据了大半个客厅的大包小包,有瞬间的灵魂出窍。

好像问,她在那?

这是那?

为什么有一种置身批发市场的错觉?

怎么整理才能更方便?

陈知年揉揉眉头,呼呼,整理吧。

统统塞进一个袋子里,应该会显得少些。

朱暖看着陈知年的礼物,发出灵魂一问,“你怎么带回去?”

“你一个人能带这么多东西吗?”朱暖有些眼疼的看着客厅里里堆放着的礼物。

“你为什么要买酒?”

酒是最不容易带的。

磕磕碰碰的,酒坛子就破了。

不方便。

“我外公喜欢喝酒啊。”陈知年看着酒坛子也有些无奈,“要不,我装在雪碧瓶里?会不会影响酒味和口感?”

好像有很多人都是用白色的塑料瓶来装酒。

“可以吗?”

“喝酒的时候还能带有一股雪碧的汽水味?”

陈知年外公喜欢喝酒,但喝的一般都是自己蒸酿的米酒,或者是野果子酒,还有就是比较有养生作用的高杆黑糯米酒。

不过,后者因为材料难种,很少,很难得。

“我想让外公尝尝外面的酒。”

陈知年买的这个酒是叶钦推荐的,据说口感很好,很适合老人。

朱暖两眼望天,“你就算想要买酒,也应该是红酒或者xo之类的吧?”

陈知年摇摇头,“红酒不就是葡萄酒?想要喝,自己买十几斤葡萄自己酿就可以啦。”再说,青山镇的人也不喜欢葡萄酒。

“呵呵。你那叫用葡萄泡酒,不叫酿。”朱暖对此很无奈,她曾经见过幸福里小区里的人酿葡萄酒,真的,很让人无语。

一个大玻璃罐,十几斤葡萄,然后把葡萄捏破扔进玻璃罐里,然后撒上白糖......泡上十天半个月的,就是葡萄酒了。

呵。

她读书少,真不要骗她。

但是,很多本地人却偏喜欢这样泡出来的葡萄酒,还一脸骄傲‘口感和买的一样。’

不过,如果只是和士多店卖的八元十元一瓶的红酒相比,口感应该也没有什么差别。自从红酒走红后,本地的士多店就有不少的红酒,八元一瓶,十元一瓶的。

至于口感?

有口感这回事吗?

不就是带有酸味的葡萄汁吗?

朱暖喜欢红酒,但不喜欢士多店那些劣质的葡萄酒,看起来就像三五产品,连假冒伪劣都算不上。

有些店还回收红酒的酒瓶,然后自己酿,自己装瓶。

一些士多店,还有论斤卖的红酒。

一个大玻璃罐里装着满满的红酒,需要多少就买多少,还送瓶子。士多店把捡来的塑料瓶洗干净,用来给客人装葡萄酒。

一斤、两斤的买,生意竟然还不错。

士多店的老板:自己酿酒,真材实料,没有添加。

甚至有些老板直接打出‘胜过波尔多’‘从波尔多散装进口’等标语出来。

如果有人问‘波尔多’是什么?

老板只有一句话解释:最好的红酒。

朱暖被这样的操作逗笑了。不过,有时候她也会买一斤这样的红酒回来炖红烧肉或者鸡。虽然,口感不正宗,但正如老板说的那样‘真材实料,没有添加’。

口感不好,但做菜还是不错的。

“阿年,你可以让林萤光帮忙买一些好的葡萄酒给你外公,喝了养生,对心血管有保健作用,对身体好。”

陈知年还是摇摇头。

红酒?外公能眼都不眨的喝一瓶。在外公看来,红酒就是饮料。

喝红酒养生?

还不如喝家乡特产的高杆黑糯米酒呢。

高杆黑糯米酒也是红色的,也可以养生,也对心血管有保健作用。但因为高杆黑糯米难种,产量少,所以高杆黑糯米酒特别少。

高杆黑糯米也是一种谷类,杆和普通的稻谷的杆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高度。高杆黑糯米的杆有一米多差不多两米高,而且容易折。

青山镇靠海,每年都有长时间段的台风季。

台风一来,高杆黑糯米就成片的倒下。

有人在田埂边用树枝和绳子护住,但也只是勉强的低档小台风。难种,收获少,所以即使高杆黑糯米酒能卖出高价,村里种的人也不多,因为大部分时候会连稻种的钱都亏掉。

所以,外公平时也只是喝一般的米酒。

陈知年:“红酒是年轻人喜欢的。”一些老酒友都不会喜欢这种偏甜,度数不高,带有一股果汁味的红酒。

“你外公喝过红酒?”朱暖怀疑,红酒不是近几年才时兴起来吗?难道已经流行到小山村去了?

“我们镇有很多有钱的女婿。”

这些有钱的女婿们不仅喜欢附庸风雅,还喜欢紧跟潮流走。

既然流行红酒,那送礼当然就送红酒了。谁会管合不合适?谁会管喜不喜欢?

陈知年第一次喝红酒,是村里一个堂姑姑嫁人办出阁酒的时候。堂姑姑嫁的是一个港商人,年纪已经不小了,听说还有好几个孩子。但因为有钱,不仅给堂姑姑大办出阁酒,还给村里的老人、小孩发大额红包。

陈知年也拿到了有生以来最的一个红包,十元。

八十年代初的十元,真不是一个小数额。更何况,村里的老人和孩子都有。

陈知年还记得自己被教叫‘姐夫’的情景,叫一声‘姐夫’,然后得到一个大红包。陈知年和小伙伴纠正他‘不是姐夫,是姑丈。’

但对方说,不喜欢被叫‘姑丈’,喜欢被叫‘姐夫’。

当时,陈知年和小伙伴都不懂,明明就比阿公还要老了,却还能当姑丈?为什么他喜欢别人叫他‘姐夫’?

不懂。

但并不影响陈知年和小伙伴们的快乐。有吃的,有喝的,还有红包,所以,姐夫就姐夫吧。

不仅陈知年好小伙伴们高兴,村里的人也高兴。

因为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好几个孩子,每家都收获不小。

堂姑姑办出阁酒那天,从外面送来了一箱一箱的红酒。‘姐夫’说是从国外进口的,超级高档,超级贵的酒。

特意让人送来给父老乡亲尝尝。

尝一尝外面的好东西。

当时,小伙伴们还很高兴,‘原来,国外的字和我们的字是一样的。以后嫁出国,就不怕不认识字了。’

是的。

据说进口的高档红酒上全是中文。

不过,不管是不是进口的,能喝到国外有钱人才能喝到的超贵的高档红酒,大家还是很高兴的。

你一碗,我一碗。

一口就去掉大半碗。

其实,对于常喝酒的父老乡亲来说,红酒有些淡。

虽然贵,但真心喝不惯。

如果不是免费的,抱着‘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态,大家还真不想喝。

而‘姐夫’穿梭在人群里,教大家喝酒,摇一摇,晃一晃,闻一闻,小口品尝。村里的人粗鲁惯了,端着碗,轻轻一晃,酒就撒了大半碗。

有些不小心的还被染红了衣服。

而且,红酒被倒在有些粗糙的大腕里,看着有些奇怪。不仅不高档,甚至有些像杀鸡时候装在碗里的鸡血。

甚至有些尖酸刻薄的妒忌堂姑姑嫁得好的人说‘像血,不吉利’。

谁能想到一语成谶。

多年后,远嫁的堂姑姑死于意外流产,听说血流了一地。

堂姑姑去世很多年,大家还记得她家门口摆着的一箱箱的红酒。因为不习惯,所以村里的人并没有怎么喝,喝完一碗酒自顾地倒上自家蒸酿的米酒。

至于红酒?

就被摆在门口,被很多大孩子小孩子拿来当饮料喝。

那天,陈知年和小伙伴们也拿了一瓶红酒到桑田里,偷着喝。

一瓶不够?

两瓶,三瓶。

然后几个小伙伴们一起在桑田里睡了大半天。

家人还以为他们又不知道疯玩到哪里去了。

虽然血红血红的,看起来不太吉利,但‘姐夫们’还是很喜欢给老丈人送红酒。村里的姑姑姐姐们嫁的时候,几乎都少不了红酒。

所以,青山镇的人对红酒真的不陌生,也真的喜欢不起来。给青山镇的人送红酒?呵呵。还不如送几斤猪肉来得受欢迎。

朱暖扶额,“你家乡......确定是小山村?为什么有一种西洋大街的感觉?”

“我们青山镇清水村是一个很洋气的小村。至于你推荐的xo,我们村的人也喝不惯。”最重要的是,现在买到的xo大部分都是假货。

陈知年的大舅王大雷就很喜欢装有钱人,喜欢扮成功人士,常常和别人吹嘘他喝了多贵多贵的xo。

其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就在街口的士多店买的。

能有多贵?

所以,相对于红酒和xo,陈知年更想给外公买一些适合老人适合乡下人的养生酒。那些包装得高大上的酒,还是不要了。

不过,她准备的东西真的太多了。

怎么带回去?

虽然陈知年和小叔小婶一起,但小叔小婶也有很多东西。一年没有回去了,谁的行李都不少。

陈知年只能整理,努力整理。

“好多东西啊。”陈知年有些头痛,“怎么办?”

陈知年看着自己的小小行李箱,里面就两套衣服,两件外套,一双鞋,然后就是一些护肤品和面膜。

这个看起来很贵很高大上的行李箱是林萤光送她的,方便她装行李。但陈知年发现,这个行李的作用还没有一个蛇皮袋大。

行李箱虽然好看,但空间不大,能装得东西很少。除了装她个人的东西,就再也装不下其他东西了。

不仅不方便,还麻烦。

“这一包......”主要是香菇和木耳,还有人参、黑枸杞等等一些广东少见,难买到的东西。

青山镇靠海,不缺海鲜,不缺海味,但缺山珍。虽然青山镇不少山,但都只是小山包,野山珍很少。

“阿年,你买这么多菇干什么?松茸菌、羊肚菌、牛肝菌......还有鸡枞菌。阿年,你家想要开店?”

朱暖有些无语,“这些山里都有,为什么还要买?”

陈知年送朱暖一个白眼,“我家乡的山里没有这些。我家乡的山大部分都被开发出来种果树,种橡胶,或者做梯田。”

很少会有这么多菇类菌类的东西。

“听说,这些菇类菌类炖汤很好喝,也营养。”所以,陈知年就想给外公外婆买一些。

没想到,她买了,周医生也买了。

没有默契的两人都买了不少。

既然买了,肯定是要带回去的。

外公外婆也很少能吃到这么多菇、菌。

朱暖揉揉鼻梁,已经不想说话了。

“你可以寄回去。”

陈知年摇摇头,“更不方便。”过年这段时间,邮递员放假。等送到青山镇的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而且,东西被送到青山镇,再邮递员送到村里,又是一段时间。

所以,带吧。

朱暖很无力,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你喜欢吧。我看着你收拾。”看看陈知年到底有着怎样的三头六臂能把这么多东西带回去。

看着客厅里的一个个蛇皮袋,朱暖觉得这不是她家,而是某个山珍批发市场。

就没有见过有人买山珍是十斤十斤买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开店呢。

朱暖从一包红枣里拿出一把,也不洗,“这红枣不错,也是一起买的?”

“嗯。一个北方小店买的。老板夫妻两人分工合作,老板娘在羊城开店,老板在家乡收购,然后寄过来。”

东西好不好,还是能看出来的。

这些东西的外形虽然不好看,但一看就知道不是人工培育的,是乡下人在山上采摘的野生货。

“阿年,你把地址给我。我也买一些。”

“好。”

陈知年把店名、地址写给朱暖,“我还和老板预定了蜂蜜。不过,要到明年夏秋的时候才能有。”

“老板娘说,她的家乡早就已经大雪封山了,没有冬蜜。只能等夏天,秋天的时候才能收获一批蜂蜜。”

“你外婆家不要有蜂蜜吗?”朱暖躺在沙发上,一脚搭在沙发的边沿上,“你外婆不是为了你而养了蜂?”

“我想尝尝北方的蜂蜜。”陈知年理直气壮,“我想看看北方的蜂蜜和南方的有什么不同?”

“你高兴就好。”朱暖又抓起一把红枣,“这红枣不错。”

朱暖连续吃了两把红枣,陈知年还在收拾东西。

吃的一个蛇皮袋,用的一个蛇皮袋,而被朱暖称为‘贵妇大衣’的红色呢子大衣也被陈知年卷起来塞进一个蛇皮袋。

让她眼角跳的是,陈知年还把给她爸买的一双皮鞋也塞了进去。

朱暖很想问,这皮鞋长途跋涉的回到青山镇还能穿吗?

“呼呼。差不多了。”陈知年伸伸懒腰,压一压蛇皮袋,然后继续塞。

塞一塞。

压一压。

还能继续装。

朱暖看着陈知年,不知道为什么,眼神有些模糊,不真切。莫名的想起还在家乡时候的姐姐们。

朱暖默默移开眼睛。

看着整理出来的几个蛇皮袋,陈知年满满的成就感。

朱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人这样打包东西了。记得她小时候,家里人也是这样的,不管什么东西统统塞在一起,打成一个包裹。

在羊城久了,朱暖很久没有见过这么粗糙,这么接地气的打包方式了。

“其实,也不多。”陈知年用绳子把蛇皮袋封口,然后直接坐在旁边的一个装着衣服的蛇皮袋上,“累死我了。”

朱暖‘呵呵’。

怎么能不累?

足足五个蛇皮袋,还有一个小行李箱。

高大上的行李箱和蛇皮袋摆放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喜感。

“你这个行李箱也一起回去?会不会被挤坏了?”朱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高档的行李箱,应该很贵吧?

陈知年想了想,“应该不会吧?看起来,质量挺好的。”

“不过,我担心的是,别人浑水摸鱼把我的箱子拿走。”羊城到青山镇并不是直达的,一路会有不少的上客、落客。

有些心术不正的人会偷换别人的行李。

这样的事情,陈知年么有经历过,但她高中时候的同桌经历过。不过,同桌是赚了。同桌有个很漂亮的行李袋,里面装的是不值钱的旧衣服。

别人看她的行李袋漂亮,就把她行李拿走了,然后给她剩下一个破旧的蛇皮袋。同桌后来发现,这个破旧的蛇皮袋里装的全是牛仔布。

同桌用这些牛仔布做了不少新衣服。

同桌说:别人应该是不小心拿错的,应该不是故意的。

可能吧。

谁知道呢。

陈知年摸摸行李箱,“我还是换成蛇皮袋吧。”要是被人偷偷换走,她可能连哭都没有眼泪,因为太痛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些事情还是未雨绸缪的好。

陈知年从来不会高估人性的真善美。

人性,最经不起考验。

陈知年把衣服和鞋子装在蛇皮袋里,然后把护肤品装在双肩包。

当初,她从青山镇出来背的就是这个双肩包,现在回去也还是这个双肩包。说起来,这个双肩包陪伴了她很多年。

“你这双肩包不错。”

“我小叔送的。”陈知年得意的在双肩包上拍了拍,“能防水。”

当年,陈知年考上大学,小叔送她的礼物,一直用到现在。这个包包的质量是真的没的说,即使扔在水里,也不会被进水,湿了里面的东西。

不仅布料防水,就连使用的拉链也是防水的。

这个包包,陈知年是打算当传家包用的。

“朱暖,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去?去青山镇过年?青山镇的年味很浓,有很多比较好玩的习俗......”免得一个人留在羊城,孤单寂寞冷。

一个人过年,是什么样的感觉?

陈知年不能想像。

因为她从小到大的记忆,过年都是热热闹闹的。

“不了。我习惯了一个人。”

别人的热闹,和她没有关系。

朱暖拒绝,陈知年也不勉强。

“那你过年前多准备些吃的在家里......”陈知年细心叮嘱。大部分商铺在过年前后的这段时间都会关门,想要买很么,必须在过年前。

朱暖捏捏陈知年的小圆脸,“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朱暖不止第一次一个人过年,她已经很有经验了。

收拾好东西,就要准备回家了。

周辞白先把陈知年的行李送去小叔家,然后和小叔小婶一起回家去。堂妹小知了早在几天前就和村里的人一起回家了。

“这么多东西?”

看着陈知年的几个蛇皮袋,小叔傻了眼,“这是要搬家?”

“这是什么?”

“酒。”

小叔嘴角抽抽,这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贵重东西呢。小叔甚至怀疑是什么古董。

没想到,竟然是一坛酒。

“青山镇最不缺的就是酒。”

用得着这样千里路远的带回去?

“不一样的酒。”陈知年偷偷眨巴一下眼睛,小声说道,“虎骨。”

“祛风湿,养生。”陈知年也是通过叶钦费了不少功夫才买到的。价钱就更不要说了,绝对的高价。

但值得。

小叔眼角跳得更厉害了,“不会被骗了吧?”现在有不少这样的骗子,各种各样的养生酒,然后大部分都是假货。

“熟人介绍的。应该是真的。”

小叔继续泼陈知年冷水,“不熟不骗。”

陈知年嘟嘟嘴,“应该是真的。即使是假的,也当真的喝。”

“几点钟的车?”

陈知年看向订票的小叔。其实,现在坐车还没有定不定票的说法,需要坐车的就给客车的乘务员打电话,说明白有几个人,在什么地方等着。

长途客车从深圳开出,途径东莞、广州,一路上客。

“车,五点半从深圳出来。我们先吃饭吧。”小叔做了陈知年最喜欢的白切鸡。每次,陈知年来吃饭,小叔就会做白切鸡。

而陈知年好像百吃不厌。

很多人喜欢玫瑰鸡、贵妃鸡、文昌鸡、烧鸡、乞丐鸡等等,但陈知年只喜欢白切鸡。

其实,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陈知年会这么喜欢白切鸡?陈知年自己也说不明白,就是喜欢。

小叔小婶还为坐车做了准备,盐焗鸡、面包、水煮蛋等,还有水等等。

陈知年坐长途车是不敢吃任何东西的,因为怕要上厕所。

“小叔,会不会有很多人坐车?”周辞白这几天也没少听说火车站买票难的事情。

长途客车应该和火车站一样吧?

一票难求。

周辞白既担心陈知年几个人挤不上车,又担心超载不安全。

操心。

这是有了女朋友后新增的功能。

应该也是男朋友的必备功能。

陈知年也有些担心,她最怕的就是拥挤。她真的很讨厌那种能清晰的闻到对方身上味道的拥挤。

甚至能分析出,对方是两天还是三天没有洗澡的拥挤。

虽然这样的拥挤,陈知年没少经历,但还是讨厌。

小叔却摇摇头,“可能会没座位,只能在过道里坐小板凳。但应该不至于挤不上......工厂放假早,大部分人都已经回去了。我问过了,这几天的人不算很多。”

“阿飞回去的时候,那才叫多人。他站了一路,从羊城到青山镇。”

陈知年瞪眼,从羊城站着回到青山镇?

不。

拒绝。

她宁愿留在羊城过年,也不会站这一路。

陈知年心有戚戚,然后和小叔商量,如果人太多,他们就开车回去。

为了回家,大家真的能爆发出最大的潜力。

从羊城到青山镇需要二十多个小时,站二十多个小时,想想就腿软。但是,为了回家,为了回去和家人亲人团聚,很多人宁愿站这二十多个小时。

“放心。绝对挤得上。”小叔让陈知年放心。不管怎么样,小叔都不赞同陈知年开车回去,太危险。

陈知年抿抿嘴,“好吧。我会用力挤上去的。”

突然,周辞白想起陈知年挤公交车的样子,她一直都是个不吃亏的姑娘。

吃过饭后,周辞白开车送陈知年和小叔、小婶去等车的地方,已经有不少老乡等在这里了。有些是青山镇的,有些是附近镇的,都是同一辆客车回去。

很多人身边都堆放着几个装得满满的蛇皮袋,大部分人都喜欢用这种容量大、接地气的蛇皮袋装东西,只有一些小年轻喜欢用行李袋或者行李箱。

有人和小叔小婶打招呼,周辞白则把几个人的行李从车里搬出来。

“这是大妹?大妹越来越好看了。”有人认出陈知年,然后笑着打趣她。

“大妹好像胖了一些。”

“脸更白了。”

“衣服也好看。”

“越来越漂亮了。现在年轻人喜欢说的那个叫什么词来着?我想想,对了,气质。大妹的气质越来越好了。”

陈知年是她那一批姑娘里,最好看的一个。和陈知年同龄,或者相差三五岁的姑娘里,陈知年一直都是最漂亮的一个。

早在她初中的时候,就有人想要给她牵线,让她有机会出国。但陈知年拒绝了,说要继续读书,要开大学。

当初,不少人都说陈知年傻。

大学不是这么容易考的。

再说,读大学不也是为了嫁个有钱的男人?

白白错过了好机会。

再后来,陈知年真的考上了大学,但大家的眼睛依然在盯着陈知年的婚事,都在等着,想要看看漂亮的、会读书的陈知年会嫁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从陈知年大学毕业来羊城后,就有不少人说,她也是想要嫁个有钱人的。有了学历,有了文化,想要嫁一个有钱人就更容易了。

“这是大妹的男朋友?”

不少人打量的看向周辞白,目光直白。

小婶点点头,“是。大妹的男朋友。”然后小婶又给周辞白接受村里的老乡,不管是那个都能扯上一星半点关系。

周辞白也顺着小婶的介绍和大家打招呼。不过,虽然大家说的都是粤语,但因为青山镇有着地域性的口音,所以有时候,周辞白还是听不懂大家在说什么。

有时候需要想一想才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有时候还需要陈知年在旁边解释,翻译。虽然同是粤语,但青山镇的口音真的很迷。

陈知年:“青山镇靠近广西。而且,我们旁边还有其他族的人。”所以,口音上就有一些特色。

周辞白,幸好陈知年的粤语很正。

当然,他们两个平时交流一般用普通话。

老乡们听说周辞白是陈知年的男朋友,还是见过了家长的男朋友,就更加肆无忌惮的打量周辞白。

想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

“长得俊。”

“身高够。”

单从外表看,陈知年的男朋友胜过村里所有人的女婿。年轻有为,英俊潇洒,事业有成......是个能让姑娘心动的小伙子。

“做什么工作的?一个月多少工资?老家是哪的?家里人是做什么工作的......有房有车吗?”

陈知年捂脸,这就是青山镇清水村的人,在谈婚论嫁的事情,第一关心的是男方的工资,男方家的是否有钱。

周辞白有些傻眼的看向陈知年,奇怪。当初,他以为陈知年的爸妈会问这样的问题,预备了不少的答案。

但是,陈知年的爸妈没问,只让他好好对陈知年。

没想到,现在被陈知年的老乡‘关心’。

小叔赶紧接过话题,“小周是个医生......”小叔小婶刮脑似的用尽所有的能夸人的词汇来夸赞周辞白。

工作好,工资高,人品也好,家庭更好。

反正就完胜青山镇清水村的那些女婿们,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周辞白。小叔一直都不喜欢青山镇找女婿的标准,只要有钱,就万事好商量。

也不管对方的年纪多大,有几个孩子了,只要有钱,就oK。不关心对方人品好不好,不管对方是二婚三婚,一切向钱看。

在青山镇,钱是姑娘出嫁与否的衡量标准。

以为地理原因,青山绿水出美人,青山镇的姑娘都长得不错,但大部分都嫁给不相宜的男人。虽然有部分是姑娘原因,但大部分都是家长虚荣。

不攀比谁的女婿人品好,却喜欢攀比谁的女婿有钱。

小叔不喜欢,也禁止小知了爱慕虚荣。如果小知了敢找个年纪比他大的女婿,小叔就能打断小知了的腿。

小叔小婶极尽所能的夸赞周辞白,把他说的天上有地下无。学问好,工作好,身体好,家庭好,品德好......

陈知年很怀疑,再说下去,周辞白放的屁都是香的。

“我读书太少,想夸也找不到词。”小叔摸摸头,“上班已经很累了,但小周还是天天来我店里帮忙......”

“对大妹也好。这车,看到没?就是小周给大妹买的。”

“年纪轻轻,已经是大医生了。有车,有房,还有存款......”又开始新的一轮的夸赞。

周辞白耳朵根都红了,农村人夸人都这么直白吗?

周围的老乡更是用一种看‘自家女婿’的眼神来看他,打量,衡量,对比,毫不掩饰。周辞白还是第一次这样被打量,有些无措,也有些尴尬。

陈知年拉住周辞白的手,“要不,你先回去吧。”

“不用。我送你上车。”不看着陈知年上车,他不放心。

虽然同时被这么多人打量有些尴尬,但周辞白也想习惯。因为陈知年说,如果他去青山镇清水村,那是要接受全村人打量的。

如果陈知年在清水村办出阁酒,周辞白还要向村里所有的长辈敬酒,接受他们的教育和祝福。

所以,周辞白顶着大家打量的目光,尽量让自己显得更平和一些,更儒雅一些,更亲切一些。这些,都是看着陈知年长大的父老乡亲。

陈知年在周辞白的手上捏了捏,周辞白看过来,莫名的就明白陈知年想要表达的意思,点点头。

周辞白走到附近的士多店买了一箱水,又买了两大袋面包和蛋糕过来。陈知年和周辞白一起给相亲们送水和吃的。

有些人没有手机,没有电话,担心错过坐车的时间,所以连饭都没有吃就等在这里。

小时候,陈知年听阿爸说起过,他们为了不错过坐车的时间,下午就等在路边了。而路边的吃食太贵,他们是舍不得买的,就一直饿着。

在他们看来,饿一饿,也没事的。

“大妹男朋友不错。”

“是。会做人。”

“不像虾妹的男人,眼睛好像长在头顶,看我们就好像在看蚂蚁。那眼睛啊,就写着‘你们这下等人,就不配和我说话。’”

虾妹,也叫陈晚秋,是陈知年的小伙伴之一。不过,自从虾妹嫁人后,两人就再也没有了联系。

“大妹读书好,找的男人也好。可惜,没有多少钱。”

“我家妞妞还是不要读书了,花这么多学费,就找个打工的男人,能赚多少?能出多少礼金?也不知道陈大海能不能赚回来。”

大家在窃窃私语,但大家自以为的小声,其实都不小声。

陈知年和周辞白都听的一清二楚。

陈知年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如果村里人知道她爸妈不准备要礼金,更要骂爸妈傻了。

只是,到底谁傻?

见仁见智。

想要的不同,答案也不一样。

村里人觉得陈知年爸妈傻,爸妈也觉得村里的人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背剑之人 凡人策 混沌不灭珠 吞天塔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碧蓝航线界限 被拒亲后,我变强了,也变态了 国家请我出狱,我的身份曝光了 被公司开除?我赌石反手收购公司 剑道第一魔 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 综漫致郁系作家,让女主泪洒 wtw1974 修神外传仙界篇 王爷的心尖宠妃 萧阳叶云舒 逆世谋妃 
经典收藏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艳海风波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洛公子 魔艳武林后宫传 都市花语 遍地尤物 都市极乐后后宫 绝色神雕 动漫之后宫之旅 逍遥人生 仙剑御香录 后宫春春色 重回1982小渔村 春色田野 重生51年:隐居深山建立超级家 重回78 我是全能大明星 重生断绝关系,她们陆续重生回来 四合院:这一家子惹不起 
最近更新地摊女王 高武:开局俘获校花,我靠装杯杀疯了 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 灵脉苏醒之地球进化 四合院:全职高手,镇压全院! 校花悔断肠:觉醒系统一拳惊江南! 面具下的欲望2 重生之回到地球 直播:从扛楼战神到地表最强男人 都市之想修仙先发疯 出马先锋密录 都市神探:我能看透罪恶 重生1977:从黄泥河猎狼开始 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 出门相个亲,结果相到了黑道千金 村之恋 谁规定剑仙就不能搞笑? 什么叫我不是舔狗,你是我老婆? 痴情富豪 修真成长记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明景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txt下载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最新章节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