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首页 >> 初唐大农枭 >> 初唐大农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最强兵王 替身太监:我替皇帝宠后宫 大国军舰 开局上谏被杖毙?二命上朝先服毒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 初唐大农枭全文阅读 - 初唐大农枭txt下载 - 初唐大农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五十六章 洺州规划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房谋杜断,那可不是说着玩玩而已的,都没有到一盏茶的功夫,房玄龄就想好了一整套的办法,李建成不是给他和杜如晦封了官职,要调他们去地方任命么,他们回到长安之后,直接奏请去说降邓士政,林士弘,邓文进,徐圆朗和岭南的冯盎等人。

而想要这样的造反军阀势力投降,首先朝廷就得善待这些造反势力的领头者,如果像刘黑闼这样曾经叛乱占领北方十几州的重犯,朝廷都可以不杀,那么,他们投降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

比如,一心想要在循州做土皇帝的林士弘,在李孝恭和李靖的双重压力下,其实已经有投降的意思了,就是怕自己的下场不好。

岭南的冯盎,根本就不参与中原的争霸,一早就有降唐的心思,只是没有具体谈条件。

至于新叛的邓文进,不过是因为蒙受了冤屈,咽不下一口气,怒而杀了上官造反,都有说降的可能。

李世民对于房玄龄的计划十分认可,而如果是由他自己的属下去说降这些人,等将来他真的发动政变上位之后,这些人复叛的可能也会很小,说不定还会成为自己坚定的拥护者,总比他们两个去到一个州县做闲散官,蹉跎岁月来的强。

在李世民将给长孙无忌的信件发送出去的时候,于秋也正式以洺州都督的身份,接管了洺州的军政大权,除了李士诚这个李渊派过来的长史之外,于秋对于洺州治下八县的长官,甚至主簿功曹一类的官员,全部都来了个大换血。

反正之前李世民拿下了洺州之后,只是对这里实行了军官,并没有让朝廷派官。

于是,一大拨原先在洺州别府或者卢氏门下做管事,掌柜,十分有经营头脑的人被于秋任命为了各县的长官。

今后,这些所谓的县令,主薄,功曹,都将以发展商业,振兴本土经济,兴修水利设施,做好农耕等为主要工作目标,治安刑法方面,则全部由驻兵校尉管理,同时还兼职管理县城守备。

至于财税,由于整个河北都处于免税期,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于秋根本没有安排人管这一块。

他在洺州都督府坐堂办公的第一天,就是让八县的新任县令给老百姓上户籍,分田地。

洺州现在光是州城永年县,都有将近四十五万人口,算上周边几个县,总数则差不多达到了五十万,这些人口于秋根本没有打算让他们回到原籍。

而且,也不会给他们很多的田地,因为洺州原本的土地,是不够于秋按照李唐朝廷那样的数量,分给所有人的。

原本农户种植的永业田,口分田,在于秋大笔一挥之后,全部取消,以户数为单位重新分配,下田全面退耕,中田看情况退耕,只保留地势平整,水利灌溉方便,不需要休耕的上田。

按照于秋初步统计的数据,洺州的中田大概有五百多万亩,上田有三百多万亩,以洺州五十万差不多十二三万户的百姓来计算,给所有人均分的话,每户能分六七十亩地,然而,最后于秋只给原本土百姓制定了每户四十亩责任田的标准。

因为,按照于秋的估计,即便是今后给他们配上牛马牲畜,他们可能也种不过来这么多地,因为这个时期四十亩田地已经比后世三十亩田的面积还大了,以后世我国半机械化的种植,都很少有农村的百姓能种植三十亩田的,更加别说,在粮食价格未来几年会大跌的情况下,于秋会让治下百姓种植一些技术难度较高的经济作物。

当然,要是有人说自己家里人口多,感觉种四十亩田不够吃的话,没问题,让你成年了的子女分家出来单独立户,你的子女又可以分到四十亩责任田,不过,今后将会承担相应户数的税赋。

在都督府保证所有农户种四十亩田足够全家吃用的情况下,百姓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反弹。

至于那些外地逃难过来的饥民,愿意继续务农种地的,于秋也会将他们的户籍编到各个以农耕为主的村子,同样也给每户划四十亩田地。

有愿意继续留在洺州城,以及今后各个县城开设的工坊务工的,则会分城内的房屋,或者城池周边十里以内的土地一亩给他们,这些土地可以自由用于建屋,种菜地,养殖牛羊家禽之用。

令人比较意外的是,大部分从各州逃难过来的百姓,都不愿再种地了,他们更情愿在各个工坊务工,原因是过往的教训告诉他们,种地没前途,甚至是死路一条。

而在工坊做事,至少现在顿顿可以吃饱,还有工钱拿。

对于他们的明智选择,于秋表示了鼓励和赞同,并且响应了大家的要求,并没有将选择在城内务工的百姓划归为匠户,而是在大唐原有的户籍册子上,将所有种田和不种田的百姓分别标注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字样。

今后,它们的区别就是纳税的方式的不同而已。

在三天的户籍录入工作完成之后,最终有五万户左右将近二十万人口,被分散在八个县的乡村,成为洺州农村居民,他们将全部获得土质较好,水利灌溉方便的上田四十亩,这样,于秋就分出去了两百万亩左右的上田。

在有六万户左右,大约二十五万人口,被分散在以州城为主的八座城池以及各个乌堡改建的工坊,成为洺州的城镇居民,他们拥有城池周边六万多亩土地,其中有一些是原本的上田。

还有一万多军户,大约五六万人口,则独立于居民之外,他们所种的是整片的军屯田,吃的是大锅饭,所住的是集体分配房屋。

没有分配完毕的一百万亩左右的上田,就是由他们主要负责打理,平均每户的耕种面积达到了将近一百亩,但是,军屯田地不仅仅是由军户家属耕种,都督府会组织集体劳役一起帮忙耕种。

经过一轮裁剪之后,洺州只保留了一万五千正规军的编制,这还包括三千鬼面骑士,最终于秋给周边七县每城的驻兵校尉分了一千人,洺州驻兵五千人,而且,半数以上配了战马,三千鬼面骑士则为机动力量,可以在外机动作战,也可以回洺州休养。

之所以给各个户口不过几千户的县城都驻守一千正规军,一是因为于秋要对各县实行严格的防疫,防灾控制。

二是因为于秋接下来将会对洺州所有地区进行一轮大改造,需要足够多的士兵,做组织管理工作。

秋收之后,洺州可是要进入长达四五个月的霜冻冰雪期,这么长的时间,如果全部让百姓们闲着吃饭,那可不是于秋的风格。

洺州大部分区域都是平原,修路倒不急于一时,修建房屋,帮助百姓抵御寒冬,是第一要务。

可以抗住三尺厚的积雪的砖瓦结构房,是于秋给治下百姓居住的民房制定的硬性标准。

现在洺州境内数十万亩田地即将收割,各地又在源源不断的运送粮食过来,短期基本就没有粮食方面的忧虑了。

积极备货,做好了与西域胡商的易货工作之后,再修建好各家的房屋,准备越冬,就是下半年的主要工作,从八月底,到腊月以前的这两三个月时间内,必须要全面完成所有农村居民的房屋改造工程,部分完成城镇居民的房屋改造工程,先让大家可以安心的住下来,务必不让寒冬冻死洺州的百姓。

这个任务看似艰难,其实于秋在之前的几个月里,已经将任务完成了一小半,而且,已经锻炼出来了一个能够快速修建这种砖瓦房屋的团队,于秋的私人领地内,早就已经修建好了数十个几百户规模的村庄。

并且,在洺州城往洺津渡的六十里左右的道路两侧,也全部都做了村庄修建规划,现在,已经都快完成了一半,在有更多人手投入的情况下,这种一层的砖瓦结构民居,修建起来会更快,毕竟,它的主体除了几面墙和一个房顶之外,就是两座火炕和一个灶台,屋内的家具,百姓们可以去家具厂采购,或则借贷,实在不行,就先堆在炕,以后再慢慢购置家当。

在砖瓦,梁木,窗户,门框门扇都有工坊批量制造的情况下,十多人,两三天就可以砌起一座百来平的砖瓦房屋,晾晒个两三天,去去泥腥子味,基本就可以居住了,至于刷墙装修,美观之类的,可以稍后有空了,自己动手做。

临近中秋,当于秋的规划基本都做妥当的时候,褚飞那边传来了消息,他带领了数十个大驼队,甚至七个国家的使节团,往洺州这边赶来了,最多五天就能到。

这倒是让于秋很惊喜,与商人做贸易,自然是没有与国家做贸易的量大,最关键的是,代表国家与于秋做生意的这些人,更加能满足于秋所需要的一些稀奇古怪的非本土物种的需求,有利于他完成高级物品奖励任务,得到更好的奖品。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女帝痛哭,她杀死了自己最爱的人 综影视穿越 穿成假千金,真千金对我嘎嘎狂宠 废柴光明圣女的异世界求生指南 快穿:病美人仙君又拿白月光剧本 港综:开局死靓仔南,邻居马小玲 小师妹别浪,师尊盯上你了 忘羡的孩子们从天而降 你师兄都无敌了,你们拼什么命啊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我跟极品娘把缺德奶奶嫁出去了 混沌不灭珠 背剑之人 诡鼎 穿越异界:我的魔兽争霸系统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伴你 遍地尤物 
经典收藏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谍海潮生 谍战从特工开始 北宋大法官 我的谍战岁月 新京喋血 我的美利坚 诸天皇帝聊天群 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 救岳飞建强宋 北伐就在今日 谍海风雷 长夜谍影 大唐游侠儿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 红色脊梁 龙兴华夏 三国之殖民海外 
最近更新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秦始皇荡平六国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不叫谢石头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穿越大明朱雄英 班超传奇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成州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明朝皇帝往事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 初唐大农枭txt下载 - 初唐大农枭最新章节 - 初唐大农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